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為什麽華北平原成了最熱的地區?

為什麽華北平原成了最熱的地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壹項科學研究表示,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壹——中國華北平原,在本世紀末前可能受到最致命的熱浪襲擊。

 這項研究顯示, 除非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遏制,否則華北平原將在2070年至2100年之間達到致命的35度濕球溫度閾值,戶外工作者可能在極端熱浪襲擊的幾小時內死亡。

 實際上,模型的結果顯示,即便中國大幅降低碳排放,在本世紀下半葉,華北平原也將數次超過35度濕球溫度閾值。

 過去50年,中國的熱浪頻率和強度顯著增加。1951年至2006年期間,中國平均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約1.35℃,平均0.27℃/10年,高於當時全球約0.13℃/10年的速度。中國最近壹次經歷嚴重熱浪襲擊是在2013年夏天,東部地區發生了嚴重的熱浪事件。其中上海徐家匯曾壹度達到40.8℃,創下當地氣象記錄141年以來的最高氣溫。

 在地球任何壹個角落, 歷史 上大氣的濕球溫度都很少超過31℃。但麻省理工此前的壹項研究顯示,本世紀下半葉的熱浪將使得濕球溫度升至31℃-34℃左右。美國國家氣象局將高於31℃的濕球溫度列為“極端危險”,警告人們“如果不立即采取預防措施,可能會患重病甚至死亡”。

 除了中國,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以及南亞大部分地區,也將在本世紀下半葉迎來超過35℃濕球溫度的極端氣候。近幾十年,南亞致命熱浪的發生頻率已經明顯上升。2015年,有 歷史 記錄以來的第五大致命熱浪襲擊印度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導致約3500人死亡。但中國將要面臨的致命熱浪依然比其他地區嚴重。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由於對相對幹燥但高度肥沃的華北平原地區進行了大量灌溉,致命熱浪的風險加劇。

 研究認為,為避免未來熱浪的致命影響,可能需要在設法減排的同時“制定有效的公***衛生適應措施。”

如今正是炎熱的夏季,近些日子華北平原壹帶連續多日的高溫讓這裏的人們很是難受,而且高溫少雨的現象還造成了華北平原大面積的幹旱,個別地區旱情已十分嚴重。

去年的這個時節(2018年7月份),曾經有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誌子刊上發表報告稱華北平原很可能會在本世紀末成為地球上最炎熱的地區。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壹項科學研究認為,我國的華北平原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壹,大量的人類活動也代表著這裏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由於華北平原北西南三面環山,中間還有泰山山區,這裏產生的二氧化碳、霧霾、水汽等都不容易以較快的速度排出(報告重點強調了農田灌溉產生的水汽對氣溫的提升作用),所以當夏季來臨的時候,這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就比較強,空中的霧霾也能吸收陽光使空氣變熱,而這裏的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等造成的水汽蒸發現象又會進壹步增加這裏空氣的溫度,因此隨著全球變暖現象的加劇,華北平原的氣溫升高現象將更為顯著,1970年以來,華北平原的高溫現象已經越來越頻繁,而在2070年之後,華北平原有可能成為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並且不再宜居。

美國麻省理工的研究者是通過驗算壹個氣候模型得出的這壹結論,文章雖然有理有據,但是也有氣象學家提出了質疑,我國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就認為我國受東亞季風氣候影響,而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顯著的季節變化,華北平原夏季高溫是每年都會發生的氣候現象。雖然華北平原的地形容易造成二氧化碳、霧霾和水汽的停留,但也並非不易排出,只要有風很快就能吹向海洋,而且全球變暖是壹種全球現象,華北平原夏季氣溫增高的同時,其他地方的溫度也壹樣會增高。

比如南亞地區的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其地形更不易二氧化碳和霧霾與水汽的排出,如果說我國的華北平原熱到不在宜居的話,那麽印度河和恒河平原,恐怕早就不能再住人了。

今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南亞地區就經歷了極端的高溫,不少地方的溫度都超過了40攝氏度,經常連續多天都是如此,而且晝夜溫差極小,熱浪也奪走了南亞地區壹些人的生命,可是那裏的人們也並沒有耽誤生產生活,天氣條件也並沒有導致那裏的人們無法生存下去。如果和南亞地區的高溫比起來,我國華北平原的氣溫並不算很高,即便在當下,這裏也並非全球氣溫最高的地區。

今年被氣象學家認為是厄爾尼諾年,北半球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高於常年的氣溫,南亞地區之外還有撒哈拉沙漠、西亞地區、歐洲地區、就連青藏高原上的溫度都高於往年,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過夏天的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今年也如願以償地入了夏,很多氣象學家認為這種氣溫的反常現象與全球變暖有關。

全球變暖是整個地球平均溫度升高的現象,它產生的根源被認為是人類活動導致的,可以在生產生活中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增加造成了溫室效應,它會導致地球平均溫度以較快的速度升高,體現在地球表面區域分布上,基本就是各個區域的溫度都在升高,那麽這樣壹來,地球熱帶地區以及亞熱帶地區本來溫度就很高的地方會有更高的溫度,因此不再宜居的地方也會從這些地方開始。

華北平原所處的緯度偏高,每年較為炎熱的時間比較短,壹般不超過4個月,其他時間的氣候還是比較宜人的,相比較而言,南亞人口壹樣稠密的地區高溫天氣的時長要多很多,而且氣溫更高,如果連華北平原都不在宜居了,那麽南亞等世界上很多地區恐怕都無法住人了,這當然是很不現實的。

不過全球變暖還有壹種改變就是可以使得較高溫緯度的寒溫帶變得更加宜居,甚至可以將寒帶地區變成寒溫帶,所以雖然全球變暖屬於非良性氣候變化,卻也是有的少部分的好處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壹項新的研究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和灌溉農業的發展,中國華北平原的熱浪,可能會讓這壹地區,在2100年後,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團隊的研究顯示,如果按照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速度,極端熱浪,很可能出現在農業區域。2070年至2100年之間,這波熱浪,會全面襲擊中國華北平原,使其成為全球受威脅最嚴重的地區之壹。

目前,該地區,約有4億人口居住,但極端的熱浪,既可能威脅生命,也會扼殺該地區的經濟產出。

從中國,到西非,到南亞,這場史無前例的熱浪,來勢兇猛,未來將遠比目前經歷的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