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文言文寫報告

文言文寫報告

1. 文言文寫壹周總結

是周也,吾未能成事,亦不知己之過,古人雲:聞己過而能改者,大善。然吾少不更事,課業未竟,又因文字了了,治學不謹,術業不專,為吾師所不喜,吾亦聞古人雲:壹日為師,而終身為父,吾深以為然。吾今已明了己之過,亦深悔之,僅祈望師不因之而遷怒於吾,吾願立誓永不再犯,望師玉成之。至於學習標兵,初吾亦為此憂心竟至不能食。 今者,吾以為師不必過於傷懷,人生在世,有得亦有失,豈能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於心,故此事亦不失為吾輩不消弟子之警示耳,吾願為班級奮匹夫之力,所謂班級興衰,匹夫有責,所謂弟子強則班級強,班級強則校強。某不才,只願效仿,古人程門立雪,於學則孜孜以求,於人則信諾重誠,於其他則不敢奢,謹望吾班能於下周再奪學習桂冠。

弟子:XX 頓首

呵呵,小弟弟or小妹妹,寫了壹點,不知道妳看過有何意見,不過我還是建議妳要好好學習,別經常用這種方法,記住自己的命運不是由他人決定的,而是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哦。今天心情不錯,多寫了壹點,別見怪哦

2. 求大神用文言文幫我寫壹篇辭職報告如題,內容大概是我才來三個月,

辭職報告公司領導:本人叫xxx,於xxxxnian x月x日來到本單位該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個月之久.期間,公司領導對我幫助和教誨讓我感覺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可是本人有點愚鈍,常常不能領悟上對對我的教育和培養,至今仍無法達到妳們所需的要求,本人也十分自責,自認為,是自身的原因給單位造成了損失,也使妳們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辜負大家的關心..更辜負了公司對我的培養,這常常讓我徹夜難眠.綜上原因,本人已無臉再在這裏呆下去了,給公司,也給自己壹個了斷,決定從即日起辭去工作.再次感謝領導對我的照顧.辭職人:xxx年月日 以上是那照妳的思路原創而寫,。

3. 用文言文寫壹篇辭職報告

這幾天,浙江湖州幾個網絡社區裏爆出的壹篇號稱“史上最牛辭職信”的帖子,短短兩天就賺了1萬多次點擊率,眾多網友更是紛紛跟帖。據了解,這封辭職信出自湖州某物業的壹名保安之手,由於全文用文言文寫就,且短短400字的文中運用了近20個典故。 在湖州壹個網絡論壇上,筆者找到了這篇400余字的文言文辭職信。從文中,筆者了解到,該信作者是壹名重慶人,在湖州某物業公司任職保安。 為了辨別真偽,筆者找到該作者曾工作過的湖州某物業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證實,這封辭職信的確是之前在他們這裏工作過的壹個名叫李雲舟的保安所寫,信是今年4月份遞交的。 保安隊長陳阿明,曾和李雲舟***事過壹段時間。據他回憶,去年11月份,他還曾因為獲得了壹個全國征文二等獎而受邀去北京參加壹個文學研討會。但是由於沒錢去,他當著大家的面把邀請函給撕了。筆者隨後在該公司提供的檔案中了解到,李雲舟1980年出生,學歷高中。 這封辭職信究竟水平如何?湖州中學的語文老師周淩看後認為,作者熟悉王勃的《滕王閣序》與杜甫的詩歌,文章以駢文形式來表達個人懷才不遇之感,總體來說寫得很不錯,400多字的文章裏引用十多篇古文裏的將近20個典故,頗見作者的古文功底。 據錢江晚報 附:保安辭職信 某某物業紅豐家園管理處: 李雲舟者,蜀中高隱,川北野儒也!浪跡江南,棲滯湖州。雖有經天緯地之才。而奈時遇不濟,命運多舛,馮唐亦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心比天高,身為 *** !自是口吐珠璣,腹羅錦繡,雖無徐儒來下陳蕃之榻,卻有文光可射鬥牛之虛也!文采風流已臨精神世界之絕頂層巔;會當臨絕頂,壹覽眾山小,古今才大難為用。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吾如屈子之憂時傷世,離騷九歌,離風飄零!世人瞽瞽盲盲,徒留汩羅之憾也;更加深陳老杜,胸懷堯天舜日之誌,指奸斥倭,與世不偕,直落得身世浮沈,屑小***怒。可堪千古壹慨! 吾之品格精神,如臨風之玉樹,又如當空之明月浩然,怎堪與俗流***舞哉!可嘆屈身於湖州某某物業,為壹小小秧護員。誠如伏櫪之驥,縱有千裏之誌,而奈縛手縛腳,無所可為,混跡於碌碌無為中矣!鑒於此,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們引咎請辭!從此踏破樊籠飛彩鳳,頓開鐵鎖走蛟龍。好比那萬裏白鷗鷗馳,馳騁於浩蕩雲海之間,誰復可訓也!

4. 文言文總結

《晏子使楚》壹、文言知識1、通假字聖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2、古今異義寡人反取病焉(病:古義指辱;今義為疾病)王曰,何坐(坐:古義指犯罪,今義為坐下)3、壹詞多義使:晏子將使楚 (出使) 上使外將兵(派)聞:楚王聞之(聽說) 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聽見)謂:謂左右曰(對) 太守謂誰(是)習:齊之習辭者也(熟練) 學而時習之(復習)固:齊人固善盜乎(固:本來) 汝心之固(頑固)4、文言句式何以也(倒裝句。

何以,即“以何”)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省略句)5、整體感知:《晏子使楚》這則古詩開頭即點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將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獻計欲***同侮辱晏子。晏子到出國後,楚王及手下按計劃上演壹出誣齊人為盜的假戲,而機智、善變的晏子則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事實,用類推的方法進行反駁,挫敗楚王的陰謀。

6、文章結構:晏子使楚:晏子將使楚(起因) 楚王和手下預謀侮辱晏子(發展) 晏子反駁楚王( *** ) 楚王低頭認輸(結局)晏子:機智、善辯、勇敢的政治家、外交家7、寫作技巧:展示了高超的語言藝術晏子既要反駁楚王的誣蔑,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駁時,他“避席”以對,顯示其莊嚴的態度。但在說話時,又非常註意把握分寸,寓剛於柔,把十分確定的、反擊對方的語言,用模棱兩可、揣度、疑問的形式表達出來,用“嬰聞之”留有余地,用“得無”“邪”等壹類虛詞,使語氣變得委婉,既維護了祖國得尊嚴,又不至於使對方過於難堪,以致損害兩國關系。

晏子在反駁過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義正詞嚴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顯示了睿智的思維和高超的語言藝術。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十分成功晏子:機智勇敢、靈活善辯的政治家風度,不辱使命、有理有節的外交家風度躍然紙上。

楚王:趾高氣揚、自作聰明、傲慢自大的神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窘態表現無余《人琴俱亡》壹、文言知識1、壹詞多義亡:而子敬先亡(死) 亡羊補牢(丟失)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逃跑)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已:此已喪矣(已經)懼其不已(停止)已而夕陽在山(不久)了:語時了不悲(完全) 細若蚊足,鉤畫了了(清清楚楚)絕:因慟絕良久(氣息中止)以為妙絕(極點)沿溯阻絕(斷)群響畢絕(消失)2、文言句式何以都不聞消息(倒裝句。何以,即以何)二、整體感知本文寫的時王子猷於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第壹句寫了弟弟子敬先亡,然後寫子猷通過“都不聞消息”推斷子敬已經死了,但其說話時語不悲傷,給人們留下疑團;去奔喪的途中,子猷壹路不哭,更加加深疑問;待盜悼念時,通過寫子猷擲琴,表現了對弟弟獨特的悼念方式,結尾“月余亦卒”,使我們明白了子猷之所以對“子敬先亡不悲痛”,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也不久於人世,到那時就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見了。全文基調低回,以不悲更突出其悲。

三、結構內容人琴俱亡:子猷、子敬俱病篤 子敬先亡(人亡) 子猷:奔喪不哭; 取琴彈,不調擲地(琴亡); 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情感:手足情深四、寫作特色1、人物形象刻畫得很有個性,主要是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運用得恰如其分,從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語言十分簡潔全文寥寥數十字,把事情的經過寫得波瀾起伏,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子敬先亡、子猷問喪、子猷奔喪彈琴、子猷擲琴、子猷月余亦亡的情節均展示得淋漓盡致,在情節的展示中,子猷痛悼愛弟的形象入木三分,深入人心。而子猷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人琴俱亡”的哭喊又增添了多少淒涼,令讀者唏噓扼腕,感嘆世事無常!《小石潭記》壹、文言知識1、古今異義乃記之而去(去:古義為離開;今義為到……去)2、壹詞多義樂:心樂之(以……為樂,有“感到”“覺得”之意) 山水之樂(樂趣) 醉能同其樂(歡樂)道:伐竹取道(道路) 得道者多助(仁政) 策之不以其道(正確的方法) 不足為外人道也(說)以:卷石底以出(相當於而,表承接,不翻譯) 必以情(以,按照) 何以戰(憑、用、靠) 以其境過清(因為)為:為坻(成為) 不足為外人道也(向,對) 為宮室、器皿、人物(雕刻)蔓:青樹翠蔓(蔓:莖蔓) 不蔓不枝(蔓:牽牽連連)3、詞類活用 鬥折蛇行(鬥,名詞作狀語,像北鬥七星那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爬行那樣) 心樂之(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狀語,向西)二、整體感知《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誌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壹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誌。

三、結構內容小石潭記:發現小石潭——移步換景 潭中景物——特寫鏡頭 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潭中氣氛——寓情於景 記錄同遊者抒發在寂寞處境中悲涼、淒苦的情感四、疑難問題:1、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的“樂”和“憂”的情感。

5. 誰能幫我總結初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壹詞多義——180個實詞虛詞詳解(按音序排列)1. 安:1、怎麽(安求其能千裏也) 2、養(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2、具備。(壹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嶽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8.策:1、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9.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10.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13. 馳:1、騎(願馳千裏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壹簞食,壹豆羹)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26. 惡:1、怎麽(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壹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凡三往)29. 方:1、見方(方七百裏)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壹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壹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