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風與民風的關系理解如下:
官員習氣很大程度上決定壹方發展狀態,大部分喜歡業績,不顧百姓真正利益。百姓自然也會投其所好,追求個人利益。不過,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官民在網絡上互動也日益增多,官風正,則民順,官風歪。
民風,指民間的風尚,風氣,壹般指好的方面,漢語詞匯。
1、引證解釋
《禮記·王制》:"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
《漢書·董仲舒傳》:"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
唐朝陳鴻《東城老父傳》:"上之好之,民風尤甚。"?
明朝高啟《吳趨行》:"土物既繁雄,民風亦和平。"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壹回:"於是乎又把六十年前民風淳樸的地方,變了個輕浮險詐的逋逃藪。"
2、人生禮俗
(1)誕生禮俗
做滿月。即嬰兒出生滿月的壹個較隆重的禮俗。此日,外婆家要送衣服、項圈等,親朋送紅包、衣物祝賀。
做對歲。即孩子出生滿壹周時的慶賀活動。外婆家或親戚朋友送新衣新鞋等禮品,主人家設宴接待親朋壹起慶賀。
(2)飲食習俗
甜粄是每年約農歷十二月二十五"入年假"後,人們用糯米粉和糖漿拌勻後放入竹筐再用猛火蒸熟的壹種春節食品,此為節日上聖食品,主要供自食或饋贈親友。
粉粄是用大米粉倒入蒸籠蒸成半透明狀的粄塊,再用刀切成條塊狀的食品。
刀削粄是用大米拌水捏成小塊,用"碾筒"碾壓成薄塊,再用刀切成細長條塊,煮成粉湯的食品。
(3)婚嫁習俗
客家婚嫁舊時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假、迎親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