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精選14篇)

 認真看完壹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壹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壹篇觀後感了。現在妳是否對觀後感壹籌莫展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精選1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開始講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孝心少年黃鳳的爸爸在外打工時,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永遠也站不起來了,六歲的黃鳳開始承擔起家裏的壹切重擔,十二歲那年黃鳳聽別人講上海有家醫院可以醫治她爸爸的病,於是她用掉家裏的二十七元錢,找電焊工焊了壹個能推著走的床,壹路推著爸爸來到上海。住在街邊,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給她們送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上海的壹家軍區醫院免費給她爸爸做了手術。在黃鳳的艱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轉,十年來黃鳳的孝心感動了社會的所有人。

 還有高雨欣、趙文龍、龍花、邵帥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壹個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激勵人心,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是含著淚看完了他們的事跡。

 他們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非常貧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們都能夠擔當起家庭的重擔,不但戰勝了壹切艱難困苦,而且不放棄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特別是高雨欣,母親有病,家裏無經濟來源靠賣燒烤為生,雨欣每天放學後,幫助媽媽賣燒烤直到深夜……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最後四科取得了滿分,成為全縣第壹。

 看了他們的事跡我很感動,我壹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於擔當的美德。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今天晚上,我看了《最美孝心心少年》頒獎晚會。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為救媽媽而捐骨髓的陽光男孩邵帥。

 在邵帥壹歲時,他父母離異,十年後又獲知在北京打拼的母親患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遠在八百多公裏外的邵帥開始日夜牽掛母親的病情,成績直落,小升初考試後還沒到新學校報到,就讓姥爺在當地教育局為他辦理了休學壹年的手續———邵帥要來北京照顧媽媽,因為他和媽媽的骨髓配型成功,捐髓少年將成為母親的守護者。

 感恩,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烏鴉都學會感恩懂得反哺。我們生活在衣食無憂的世界裏,卻從不關心註意那些為我們創造條件的人。我們壹味的沈浸在美好的生活中,卻早不記得那些為了我們和我們所享受的壹切條件而付出汗水與辛勞的人,比如我們的父母。是誰冬天給我們添衣保暖?是誰在我們生病後照顧我們?又是誰為了我們的壹切付出後又不求回報?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去報答幫助過或為我們而付出的人,這不是送還人情,更不是還債,而是去把那些應得的親手送給那些為我們付出和幫助過我們的人。

 總之,愛是無止境的,是可以戰勝壹切的,是永不停息的……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每壹次當我觀看中央電視臺壹年壹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時候,我總是不能自已,時而心潮湧動,時而淚流滿面。頒獎中的每壹位少年那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無不令我由衷地感到敬佩,百感交集,身心如同充電般能量百倍。

 今年最美孝心少年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北恩施馬家寨土家族少女劉倩。

 12歲的她本是豆蔻好年華,可是命運卻早早的無情的奪走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母愛,父親因操勞過度患上了嚴重罕見的慢性鼻竇炎。病壹發作就四肢無力,頭暈腦脹,痛苦地臥床哀嚎。這麽多年,小小年紀的劉倩不但要勤奮學習功課,並且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幫忙做,甚至連自家田地裏的農活也要幫父親操勞。

 當看到小倩在玉米地收割玉米時,不細心割傷自我手的那幕,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記者問她:“疼嗎?”小倩的回答讓相仿年紀的我驚訝萬分。她說:“沒事!就是刮傷了壹點兒。”記者再問:“妳會告訴爸爸嗎?”她眼裏噙著淚花,沈默片刻回答說:“人家都說,兒女受傷父母的心也會疼啊!告訴他,他肯定又要擔心啦!”

 她無時無刻不在為爸爸著想,卻忘記了自我的傷,自我的痛,多麽懂事、堅強!而靜下想壹想同齡的我們呢?也許這時候還依偎在父母的懷中撒嬌淘氣了,更有些人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公子、公主般的安逸生活。什麽時候像小倩那般獨立自強過?什麽時候體會過父母撫育我們辛苦?什麽時候真正的為父母研究過呢?我想,這正是我們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們值得好好體會和學習的寶貴地方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看完這次的視頻,我真正的感受了到臯魚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對待父母的孝心其實也許就是父母下班後的壹杯熱茶,飯桌上手藝拙劣的壹道菜,父母睡覺前的壹盆熱水……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平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點滴做起,從心中純樸自然的愛做起!做壹名名副其實的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壹段《最美孝心少年》的幻燈片,令我深受感動。

 她,壹個十四歲的重慶女孩,吳林香。六歲時父母離異,外公手有殘疾,外婆全身癱瘓。2011年她的媽媽又被查出肺癌晚期,右肺被切除後喪失了自理能力,為了養家繼父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5歲的弟弟和兩位老人。小林香成了家裏唯壹的勞動力。每天忙完了地裏的活還要為家人洗衣服、做飯。在5歲的弟弟眼裏,林香既是姐姐又是媽媽。即使生活這樣艱辛,在家人面前她也從來不說自己的苦,而總是想盡辦法守護這份難得的溫馨,然而甜蜜總是那樣的短暫。這壹晚,媽媽的病又開始發作了,難忍的疼痛讓她的情緒崩潰,甚至想用死來了結病痛對自己和家人的折磨。黑暗中小林香強忍著沒有哭出聲,轉身開燈時偷偷地擦掉了眼淚。林香說其實她以前不愛笑,媽媽生病後,他看書上說微笑可以給人力量,可以感染周圍的人。從那壹刻起,林香便咬牙堅持,即使生活再苦再難,她始終報以微笑。夜深了,小林香關掉所有的電燈,就著蠟燭開始學習,林香說:“這樣既不影響家人休息,還能節省些電費。”微弱的燭光,靜靜地伴著林香和她深埋心底的那個願望。她多麽想當壹名醫生啊!多麽想治好媽媽的病啊!然而命運總是那樣的苛刻。2012年冬天,林香的媽媽病情持續惡化,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媽媽走後,弟弟跟著繼父到了鎮裏,小林香也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初中,每到周末,她都會早早趕回來為外公、外婆做農活。林香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看壹眼媽媽生前的樣子。”媽媽走後,小林香日日夜夜都在想念著她。記者把當時采訪她家時的光盤送給了她,這個從來沒放聲哭過的女孩,在光盤後面認認真真的寫了四個字“我的媽媽”。林香還說:“外公外婆壹天天老了,她要代替媽媽照顧好他們,因為她堅信自己的努力、堅強還有微笑,遠在天堂的媽媽壹定能夠看到。”

 這是壹個多麽感人的故事啊!然而它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我原以為像這樣的故事情節只有在電視劇裏才會有,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小林香這樣生活艱苦,歷經磨難的孩子都在用他們各自的方式和毅力堅強的活著。我連續看了幾個這樣的記錄,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不是覺得無聊而是感覺有壹種東西在不停地觸動著我的心靈,內心深處有壹種說不出的感受。我只能說,我太幸福了,所以從來沒有過今天的感受,才會覺得羞愧難當。之前,我們只知道沒有什麽,只要伸手就會有;想要吃什麽,張嘴就會來。卻從未想過,這背後會有誰為我們付出,而我們還覺得理所當然。我們壹直都生活在被愛的包圍圈裏,從未經歷過風吹雨打,就像是生活在溫室裏的花朵,壹旦厄運來臨,怎麽能承受得了半點折磨。又怎能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呢!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今日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壹齊收看了中央衛視播放的大型公益活動,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壹***評選出了十二位最美孝心少年:李依桐、李易軒、王薺悅、王帥康、劉倩······那些少年堅難而曲折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動,異常是王帥康的故事更是讓我淚流滿面。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的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他的爸爸英年早逝,隨後媽媽改嫁他鄉,奶奶患上了“心肺綜合癥”,家裏僅有爺爺在幾十裏外的工廠打工。王帥康在小學壹年級的時候被醫生診斷患有“馬凡氏綜合癥”,不僅僅有先天性心臟病,視力也慢慢下降,身高也控制不住地長到了1.75米。即使是這樣,王帥康也沒有害怕退縮,反而選擇了堅強地應對生活。為了減輕爺爺的負擔,王帥康每壹天放學後都在外面撿廢品。雖然賣廢品的錢不多,但他還是很開心地用這些錢給爺爺和剛出院的奶奶買好吃的東西。還經常幫爺爺下地給麥苗拔草。

 看完王帥康的事跡,我想到了自我,平時在家有爸爸媽媽的精心照料;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是爸爸媽媽耐心指導著我;犯了錯誤,是爸爸媽媽嚴肅地批評我,督促我改正錯誤。這些都是失去爸爸媽媽的孩子所向往的,而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壹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還經常和父母拌嘴,惹他們生氣。此刻想想真是太慚愧了。

 中華民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禮貌古國,在遠古時候就有“禮儀之邦”之稱。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但世界上能做到這壹點的人又有多少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願乞終養。”這是鳥兒的感恩。而我的感恩是:努力學習,實現夢想。當然,我們要孝順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他們我們也要盡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壹齊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孝”這壹偉大的民族傳統文化,讓她發揚光大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11歲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年齡,但就讀於東勝區蒙古族學校的尼博特爾卻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面對因患腦瘤雙目失明的媽媽,他自覺承擔起了照顧的責任,以樂觀的人生態度去迎接學習、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壹切不幸並沒有讓這位小蒙古漢子屈服。8月26日上午,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並號召全國未成年人向他學習。

 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小小年紀的尼博特爾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被困難擊垮,而是堅強地去面對,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為了讓爸爸安心工作,從7歲開始,他便幾乎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洗衣、買菜、做飯,照顧媽媽起居,有空還會去撿瓶子賣錢貼補家用。除了承擔生活的重擔,他更像是媽媽的眼睛,給媽媽講故事、唱歌,為媽媽帶來歡樂和驚喜。用他自己的話說,“媽媽笑了,世界就亮了。”這是對媽媽發自肺腑的愛,也是壹個孩子面對困難時的樂觀與堅強。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道歷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基本的元素,尼博特爾的孝心感動著所有人。品學兼優的他不僅給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榜樣,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筆者認為,在當前提倡學習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這名蒙古族少年無疑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壹課,他的舉動值得我們每壹個人學習,這種正能量需要我們廣泛傳遞下去。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美孝心少年尼博特爾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他身上所散發的孝老敬親的道德光芒和自立自強的拼搏精神,更是我們奮進的力量。這個盡孝盡善的少年,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幫助和支持,他的故事需要社會輿論更多的關註和傳遞。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他們的事跡都令我們非常感動,很多同學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趙文龍和吳林香的故事。

 趙文龍是壹個13歲的男孩,本是個貪玩的年齡,但老天沒有給他機會,他的媽媽得了很嚴重的病,生活不能自理,爸爸也拋棄了她。趙文龍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每天不僅要做家務還要照顧媽媽還要上學。媽媽每次輸完液都會渾身疼,趙文龍就學著給媽媽按摩,每次都要到淩晨三點,然後才能睡覺,第二天還要早起推著媽媽上醫院,然後再去上學。為了讓媽媽能吃上肉,趙文龍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撿飲料品賣了錢,買壹點肉自己不舍得吃,給媽媽吃。

 吳林香也是個13歲的女孩,她六歲時父母就離婚了,母親被查出肺癌晚期,繼父外出打工,小林香就成了家裏唯壹的勞動力。小林香本來是不愛笑的,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她總是微笑著跟媽媽說話,逗媽媽開心。

 看看他們,再想想我們,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孝心,也做個有孝心的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裏尋妳;孝的承諾,溫暖了妳我的心。

 這是“最美孝心少年”的開頭歌。第四節課,陳媽和我們壹起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舞臺上的每個少年,都有壹個觸目驚心的故事。

 壹段思念和憂傷,壹點違心和笑壹段離別往事,可恨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類,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裏尋妳讓我看見了人生中的那壹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再來看看自己,真是自嘆不如,總是讓媽媽為我擔憂。曾經也想讓媽媽每天笑口常開,卻總是弄得她眉頭緊鎖。每當看到媽媽失望的表情,心裏只有難過,想想自己身為學生,常常的抱怨作業太多了,考試太難了,學習太累了,玩得太少了。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壹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這幾句話完美詮釋了溢於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今後我應該做壹個有孝心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今天,我們在教室裏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我看到了壹位位少年他們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用自己的孝心和善良:愛護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感人事跡。

 其中趙文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的媽媽患有尿毒癥,雙腿不能走路,趙文龍主動擔負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他學會了做家務、做飯,陪媽媽到醫院去透析,當別的孩子在無憂無慮地過著幸福地生活時,他卻肩負著生活的重擔。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也沒有喊壹句累,他依然生活地很開心、很快樂,學校裏發生了什麽有趣的事情,他總要講給媽媽聽。他告訴媽媽:“媽媽,您壹定要好好活著,只要您陪著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想想我們自己,每天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有時候父母不給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報怨、就哭鬧,吃好的東西總是先想到自己,從來不想爸爸、媽媽吃了沒有。其實孝心不壹定要做的多麽轟轟烈烈,我們哪怕幫媽媽做做家務,捶捶背,這也是壹種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妳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是我學習的楷模,我今後也壹定要做壹個孝敬父母的最美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題記

 古人雲:孝,天經地義,地之義,民之行也。所以就又有了“子路百裏負米,江革行傭供母… …”

 今天在班主任的倡議下,我們壹起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姐姐,講述了10位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壹個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黃鳳,壹個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的壹個姑娘,她沒有了媽媽,可是命運也不總是殘酷的,這個貧寒的家庭因為有善良的爸爸,既溫暖又幸福。家裏的頂梁柱爸爸壹直在外地打工供小黃鳳念書。壹次意外徹底打破了這個本該安寧的小家庭,爸爸在壹次施工中不幸從樓上跌落下來,爸爸從此站不起來了,家裏生活的負擔全都落在了黃鳳壹個人的身上。6歲本該是壹個可愛的、童真的、無憂無慮的年齡,可同是6歲的小黃鳳就承擔起了家裏的壹切重擔。她每天照顧爸爸起居生活,她每天晚上隔兩個小時就起來給爸爸翻壹次身,她每天每天的做著,生怕自己做不好。她壹直努力從沒有放棄幫助爸爸治療,黃鳳帶著爸爸到處尋醫問藥。12歲那年,黃鳳聽說上海有家醫院可以治好爸爸的並,於是她找來電焊工給爸爸做了壹張簡易的推床。黃鳳推著爸爸,累的筋疲力盡,可是誰都沒有從她嘴裏聽到過壹句累。上帝來的人間,看到了小黃鳳,他壹定也是被黃鳳的堅持感動了,上海的軍區醫院免費為爸爸做了手術,在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爸爸的病情漸漸好轉起來,看著爸爸壹天天有所好轉,我們第壹次看見黃鳳臉上洋溢著本該她這個年紀常有的笑容。

 捫心自問,我們從未想過我們此時此刻可以為父母做些什麽,或者是能做些什麽,我們曾經做過什麽。還在因為父母催促我們寫作業而鬧脾氣麽,還因為自己不聽話時,聽到父母的教導、訓斥時,擺臉子給父母看麽,還在… …我們能做的其實有很多,我們可以體諒父母,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的家務活,可以認真學習,可以… …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今日,我們全家壹齊流著眼淚,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隨著純真悅耳的歌聲響起,頒獎典禮拉開了序幕。典禮以《眾裏尋妳》貫穿全程,由人物事跡短片引出了每壹位“最美孝心少年”。有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有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等12位少年,他們在那裏理解到了全社會的致敬和禮贊。

 壹位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的家庭變故多多,坎坷多多,但他們在困難面前,沒有屈服,而是用自我最善良的心,去愛著愛他們的人!而是用自我的堅毅與堅守,用自我稚嫩的肩膀堅強地為家撐起壹片藍天!其中,我最為感動的是來自河南的王帥康。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2009年,王帥康的爸爸去世。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征,媽媽改嫁他鄉。為了掙錢養家,年過七旬的爺爺到幾十裏外的工廠打工。王帥康留在家裏,照顧奶奶。王帥康上小學壹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在視覺模糊的世界和病痛折磨中,王帥康選擇堅強。在家裏,他幫忙爺爺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在學校,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他沒有絲毫的怨言和不滿,多麽孝順的孩子啊。這樣的精神和孝心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再來看看自我,像他們這樣年齡是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發,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以往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壹秒開始,讓我們壹齊,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孝心無處不在,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讓我深有感觸。

 家住湖北土家族的11歲男孩王帥康,他爸爸患嚴重的心臟病,兩次手術無力回天,最終撒手人寰。在沈重打擊下,王帥康的奶奶患上嚴重的心肺綜合癥,因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媽媽改嫁他鄉,為了掙錢養家,年近七旬的爺爺跟隨同村的年輕人壹起到幾十裏外的工廠打工,而小帥康留在家裏,承擔起照顧奶奶的重任。王帥康眼睛高度近視,每次放學路上總是彎腰撿路邊的瓶子,家裏的瓶子都用麻袋裝著賣錢。每天奶奶吃藥帥康都會提醒,也總是搶著做家務,不讓爺爺奶奶傷心。

 看了這個節目,我十分感動。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像他壹樣孝順父母呢?我們是溫室裏的花朵,享受著父母對我們的愛無憂無慮,但我們有時還讓父母煩惱,還抱怨父母。而這些少年像是在苦難中存活的野花,但他們依然像父母傾註著自己的愛,他們從不抱怨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家人,孝順著父母。我們應該以最美孝心少年們為榜樣,孝順父母,感恩父母。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今天,我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節目裏,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吳林香了。

 吳林香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媽媽得了癌癥,奶奶渾身癱瘓,弟弟妹妹年幼,13歲的吳林香就成了家裏的頂梁柱。這個年齡本來應該在溫暖的家庭裏,享受父母的疼愛,可是,現在這個家庭沈寂在痛苦的世界裏。洗衣服、做飯、照顧弟弟妹妹等等壹切家務活都落在了吳林香的身上。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消極,每天都堅強的用微笑來面對這些困難。

 後來,媽媽胃癌復發,壹度不想活了,吳林香就鼓勵媽媽說:“妳壹定不要放棄,壹定要堅強的活下去,我們需要妳,這個家離不開妳”。媽媽都感動的哭了。

 看看吳林香他們,再看看自己,從小爸爸媽媽對我疼愛有加,我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為了壹點小事就和媽媽頂嘴,心裏非常慚愧。我今後壹定要多孝順父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還要幫媽媽幹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也是我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今天,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12個少年的事跡讓我深受教育,心靈也為之震撼,他們對長輩、父母充滿了愛,面對家庭的困難,疾病的困擾,不低頭,不屈服,不怕苦,不怕累,以驚人的毅力和滿滿的孝心,使家庭充滿了溫暖,親人們得到了安慰。

 有壹個少年的事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讓成了植物人的媽媽早日蘇醒,他每天放學後都要守在媽媽身邊反復給她講話,並親切地呼喚。他還想辦法把想對媽媽說的話錄了音,每天晚上堅持放給媽媽聽,終於他的媽媽蘇醒了。為了讓他媽媽早日說話,他又每天壹個字壹個字的教,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的努力,媽媽又會說話了。我要向這位孝心少年學習,做個充滿愛心的人。

 上周看完中央電視臺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很受教育,也讓我,我覺得全社會應該深思:這些孩子們出身的家庭很有特點——除了貧困、還是貧困,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孩子從小吃苦,也能吃苦,把吃苦養成了習慣。用壹雙柔嫩的肩膀擔起壹個家的擔子!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忍不住壹次又壹次流淚!是同情是感慨是驚嘆!?為什麽家庭富裕的孩子很少能做到?因為學校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教育對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來說能聽懂也能學會做到,而那些富庶家庭有的雇傭壹個保姆,有的甚至幾個保姆,這些家庭出身的孩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怎麽懂得孝心!

 母親就是壹個家的頂梁柱,所以他們的母親只要有什麽不舒服,這些孝敬父母的孩子都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媽媽治好。如果媽媽不幸去世,他們都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媽媽完成他們生前的願望,支撐好這個家。不管路有多難走他們都會去應付,去克服,哪怕起早貪黑都不休息,盡全力維持好這個家。

 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那麽父愛就是壹片海,給了我們壹個幸福的港灣。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麽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拿什麽來感謝妳,我的父母!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