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清明節祭掃主題班會方案

清明節祭掃主題班會方案

 下面是整理的清明節祭掃主題班會方案,歡迎參考。

  清明節祭掃主題班會方案(壹)

 目的意義

 通過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形式,結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成人宣誓儀式活動。目的使學生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加深對“成人”含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以及對國家和民族所負有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學生為建設祖國,保衛先烈們打下的江山而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的動力;使學生認識到18歲已“成人”,作為壹名社會主義“四有”公民,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肩上的擔子重、責任大,以及作為明天社會主義革命事業的捍衛者和建設者應具備較高的道德文明和科學文化素質。

 活動時間

 4月5日清明節下午。

 活動地點

 紀念碑或烈士紀念墓地。

 參加人員

 壹個班級(或全校)16歲壹18歲全體同學。校長、校團委書記、班主任、校記者站記者、家長代表。

 活動準備

 掃墓工具,錄音機及磁帶,白花若幹及兩束鮮花,團旗1面,手持揚聲器2把,演講稿,宣誓誓詞,故事稿,講話稿,合唱歌曲。

 活動程序

 列隊來到紀念碑(或墓地)前,面向紀念碑。

 男女主持人走到隊伍前致獻詞:

 男:又是壹個清明節,我們站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

 女:天空為今天垂淚,松濤為今天嗚咽。

 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於地下。 女: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男: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巔。

 女: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男:為了改變這壹切,多少仁人誌士在苦苦探索與奮鬥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 男:今天,我們在這裏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女:以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英魂。

 合:先烈們,妳們安息吧!

 (奏哀樂,全體默哀3分鐘。)

 男:松濤陣陣,那仿佛是先烈們發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們,如果妳們在天有靈,就請妳們看壹看妳們的鮮血澆灌出的美麗的鮮花吧!

 (合唱《五月的鮮花》,同時學生代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束。)

 女:歷史刻在石頭上的記錄可以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失,但刻在人們頭腦中的記憶卻永遠清晰。

 男:有形的紀念碑可能會垮掉,但人們心裏的紀念碑卻永遠屹立。 女: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怎能忘記!

 (同學講述烈士的英雄事跡。)

 男: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擁有壹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嗎?

 女:不,他們希望的是受過深重災難的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

 男:如果說昨天我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但今天我們要意識到我們肩上也擔負了沈重的擔子,因為,我們已18歲了。(學生演講《國家?民族?責任》) 女:18歲,像鮮花壹般美好,像黃金壹般珍貴。

 男:18歲不單單是人生旅途的壹個站點,更是壹個轉折點。

 女:18歲我們的肩上將挑起:

 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擔。

 女:18歲我們的雙手將托起:

 男:21世紀希望的太陽。

 女:歷史將革命的接力棒傳給了找們這壹代人,

 男:今天,我們以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名義承諾。——合:請聽我們的宣誓:18歲成人儀式誓詞:在此正式成人之際,我以壹個中華人民***和國公民的名義面對國旗莊嚴宣誓:捍衛神聖憲法,維護法律尊嚴,履行公民義務,承擔社會道義,國家昌盛為先,人民利益至上,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無愧祖國培育,勤勉自勵,奮發有為,不負長輩厚望,以我壯誌激情,創造嶄新未來,以我火紅青春,建設錦繡中華。(宣讀18歲成人儀式誓詞。由校團委書記領誓,全體同學宣誓。)

 女:雖然我們已經成人,但我們的肩膀還是有些稚嫩。

 男:我們還應像蜜蜂壹樣,在知識中汲取力量。

 女:我們能有今天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精心的培養。

 男:下面請校長講話。

 (校長就18歲成人意識和成人儀式談談健康成長的幾大要素和對學生的要求)

 女: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希望,未來的希望,當然,也是家長的希望。下面我們請家長委員會代表講話。

 (家長代表談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希望。)?

 男:先輩們,妳們祈盼的幼鳥翼已日漸豐滿,

 女:我們將把重擔挑上逐漸成熟的肩,

 男: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建設,

 女:21世紀在向我們召喚,合:我們將用勤勞和智慧去開創明大, 男: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去摘取科學王冠上的明珠。

 女:我們要加強自己的公民意識,努力成為老壹輩革命家所期望的“四有”新人。

 男:讓我們記住這莊嚴的時刻,

 女:讓我們記住這鄭重的承諾,

 合:我們要讓先烈的鮮血染紅的旗幟永遠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全體同學齊呼“以我熱血青春,創造祖國美好明天”。)

 女:請聽***青團之歌——《光榮啊,中國***青團》。烈士紀念碑前活動結束。

 回校後,班主任老師總結。

 校記者站記者分別采訪參加這次活動的老師及學生,並及時報道。

 活動提示

 (1)列隊集合註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後也要清點好人數。(2)《對明天的承諾》儀式結束後,不應就此而終止,對學生“成人”意識教育要繼續開展。

 附:清明節常識:

 清明節的祭掃禮儀

 (1)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壹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裏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麽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

 的日 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壹個月。

 (2)祭掃烈士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壹般活動程序是:全體肅立在紀念碑前聆聽領導講話;代表在碑前演講;全體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奏樂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參觀事跡展,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註意的禮儀事項: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聖,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著整潔,要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認真觀看了解烈士事跡;註意衛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清明節祭掃主題班會方案(二)

 活動背景: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至於清明節的來歷、風俗、文化內涵等他們也知之甚少。針對他們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

 教育目標:

 1、通過班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了解。

 2、通講故事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努力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3、通過活動能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好好學習、熱愛生活、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活動過程:

 熊文潔: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於地下。 危震: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熊文潔: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巔。

 危震: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熊文潔:為了改變這壹切,多少仁人誌士在苦苦探索與奮鬥中含恨而去。 危震:只有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 熊文潔:今天,我們在這裏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危震:以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英魂。合:先烈們,妳們安息吧! 熊文潔:松濤陣陣,那仿佛是先烈們發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們,如果妳們在天有靈,就請妳們看壹看妳們的鮮血澆灌出的美麗的鮮花吧!

 危震:歷史刻在石頭上的記錄可以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失,但刻在人們頭腦中的記憶卻永遠清晰。

 熊文潔:有形的紀念碑可能會垮掉,但人們心裏的紀念碑卻永遠屹立。 危震: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怎能忘記!

 熊文潔: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擁有壹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嗎?

 危震:不,他們希望的是受過深重災難的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 熊文潔: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為了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我們舉辦了這次班會。

 (壹)、了解清明節

 林珂:清明節習俗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壹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裏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麽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壹個月。

 祭掃烈士墓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二)、學會去愛

 1、講英雄故事 (熊老師)

 2、片段:解放戰爭

 熊文潔:為新中國獻身的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如果是妳,妳敢嗎?

 劉章鵬、李倩、熊文潔讀習作《小夜鶯,我想對妳說》。

 危震: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道路是先輩用鮮血鋪成的。是他們為我們民族的解放,***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東方紅,太陽升”,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掀開了我們祖國嶄新的歷史篇章!他們把生存的權利留給了後代,用血肉築成了新的長城。認識到劉邦是小我,是小愛,他們才是大我,是大愛。

 3、於銘詩朗誦《站在烈士紀念碑前》

 壹陣雷聲從墓碑上碾過 像掌聲 沒有人願意 在十八歲就永遠睡去 唯獨綠色的他們 為了保護身後 那群白鴿子的夢 自動匍匐在地下 築起壹座長城 忘記是罪過 但也不要用“永遠年輕” 來安慰這些長眠的人 也許有壹天 墓碑也會長出皺紋 代替他們模仿 那個早已向往的 將軍的年齡 還是別出聲 崇敬烈士的人 必須像烈士壹樣沈默 只有雷有權力轟隆隆碾過 像戰場的回聲 或者 我們的心聲 在烈士紀念碑前 ——少先隊員在烈士墓前獻詩 為什麽我們的腳步輕輕? 為什麽我們的心情沈重? 為什麽蒼天落淚? 為什麽松柏也動情? 這是壹所偉大的學校, 播撒著革命的火種。 這是壹片聖潔的凈土, 安放著先烈的英靈。 從戊戍六君子的甘灑熱血, 到狼牙山五壯士的驚世壯動; 從“四.壹二”的白色恐怖, 到秋收起義的隆隆炮聲; 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 到抗日戰爭的滾滾硝煙; 從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 到天安門城樓上第壹面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 先烈們鬥誌昂揚、勢不可擋。 先烈們視死如歸、氣貫長虹! 把滾燙的熱血傾灑, 把鮮花般的年華奉獻。 槍林彈雨中, 您挺起堅毅的身軀; 硝煙彌漫中, 您發出震天的吼聲! 前面的戰士倒下了, 又有無數的戰士沖向前; 壹面紅旗倒下了, 又有無數面紅旗高高舉起。 熱血奏響壯烈的凱歌, 青春譜寫光輝的歷程。 烈士長存! 豐碑永恒! 憶往昔, 訴不盡我們對烈士無限的崇敬。 看今朝, 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

 長江、黃河, 因為妳們滿腔的熱血而沸騰。 巍巍昆侖、萬裏長城, 因為妳們豪邁的壯誌而永恒! 敬愛的烈士啊! 妳們雖然長眠不醒, 但我們卻將妳們永記。 雄碑聳立,是妳高大的身影, 溪水長流,是妳不朽的心靈, 松柏常青,是妳長存的浩氣, 藍天白雲,是妳英魂的棲地。 如今,我們站在金色的陽光下, 手撫滾燙的赤心,充滿壯誌豪情; 就讓鮮艷的五星紅旗為我們作證, 妳們未能走完的征程將有我們進行! 我們是文明禮貌的人; 我們是勇敢頑強的人; 我們是探索新知的人; 我們是雷鋒精神的傳人; 我們是***產主義的接班人。

 班主任總結:

 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節日含義, 中國人歷來註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華夏兒女也壹定會壹代代延續而這種溫情。我們還要沿著革命先烈走過的足跡,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明節有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熱愛它,過好它,還要更好的傳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