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壹,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反思應該怎麽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壹單元《語文園地壹》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壹單元《語文園地壹》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教學目標
1、學習分清文章主次、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
2、了解不同詞語表達同壹個意思的表達方法。
3、了解不同習俗的寓意。
4、學寫壹段文字,提高書寫速度。
5、誦讀古詩詞,積累優美詞句。
壹、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4篇課文,今天,我們將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2、請同學們先回憶壹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說壹說每篇課文給妳留下什麽印象。(學生自由交流)
二、學習“交流平臺”。
1、現在我們來交流壹下,本單元的幾篇課文讓妳學到了什麽?(學生自由交流)
2、交流《北京的春節》,課文重點寫了什麽?(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壹>、元宵節)為什麽這麽寫?(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3、交流學習心得。
①《臘八粥》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兩件事情。其中八兒等粥寫得詳細,壹家人喝粥寫得簡略。八兒等粥之所以寫得詳細,是因為通過八兒母子的對話以及八兒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寫,更能表現出臘八粥的色香味美,及壹家人溫馨美好、其樂融融的氛圍。而對壹家人吃粥這件事,作者別出心裁地用簡略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壹家人吃飽後的情景,對表現臘八粥的美味,及壹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結構完整緊湊。
②詳略得當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條理清晰、表達清楚。要做到詳略得當,首先應想好要表達哪些主要內容,哪些次要內容,然後主要內容詳細寫,次要內容則要簡略。
③寫人的文章,首先確定好想表現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圍繞中心選材,對表現人物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進行詳寫。
4、小結:讀文章的時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領會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習作的時候,先想好要表達哪些主要內容,這些內容要寫得具體詳細壹點,而次要內容則寫得簡略壹些。詳略安排得當,中心突出,表達才清楚。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壹)第壹題。
讀下面的句子,註意加點的部分,說說妳發現了什麽。
課件展示:學生自由讀後交流:“壹律”“清壹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勇奪第壹”“喜獲金牌”“摘得桂冠”“拔得頭籌”都是“取得第壹”的意思。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麽?(不同詞語表達同壹個意思,避免重復,讓文章表達更生動。)
(二)第二題。
1、課件展示問題:妳知道下面這些習俗的寓意嗎?妳還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習俗?
過年的時候吃年糕: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過年的時候吃魚:
建築上雕刻蝙蝠:
2、學生自由交流。
四、學習“書寫提示”。
1、學生觀察書寫提示裏的文字,交流書寫註意事項。
(1)大小相兼。每個字字形大小不同,存在著壹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
(2)收放結合。壹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體。壹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被包圍部分大小適宜,周圍留白越小越好。
2、學生照樣子寫壹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強調書寫速度)
3、師生交流、評價。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日積月累”的詩句,註意讀準“晞(xī)”的讀音。
2、學生交流詩句意思,明白時間是寶貴的,要珍惜時間。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
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雕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學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時,只要大致說出語意就好。)
3、多種形式朗讀,熟讀成誦。說說妳讀懂了什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表明要珍惜時間。)
4、結合實際,學生談談如何珍惜時間。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抓住特點介紹事物、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學習了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壹個意思的表達方法,了解了不同習俗的寓意,同時積累了珍惜時間的古詩詞。同學們要學會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習得抓住特點描寫、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2、通過詞語比較,了解了不同詞語表達同壹意思的表達方法。
3、結合生活體驗,了解不同習俗的寓意,豐富了生活體驗。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壹單元《語文園地壹》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2教學要求:
1.積累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積累《所見》壹詩。
2.積累帶身體部位的四字詞語。學會用合適的方式朗讀句子,表達句子意思。
3.在班裏組織幾個興趣小組,然後小組內為小組取名字,小組內成員策劃活動方案。成員間交流方案是否有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教學重難點:
在班裏組織幾個興趣小組,然後小組內為小組取名字,小組內成員策劃活動方案。成員間交流方案是否有改進的地方。最後開始實施方案。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2課時
第壹課時
壹、交流平臺
1.讓同學把課本看到第壹課,找到自己認為有新鮮感的句子。
2.點名讓學生大聲朗讀出來。
3.男生、女生分別讀壹些有新鮮感的句子。並表達自己的看法。
4.師總結:有新鮮感的句子壹般都運用了某些寫作手法。我們平時要註意積累,還可以嘗試仿寫。
二、詞句段運用
1.把課本上13面詞句段運用第壹題的兩行詞語找男生讀壹次。
2.學生都交流壹下自己的發現。
3.分組說說自己的發現。
4.師點撥。
5.課下讓學生積累詞語。
6.老師點名讓學生讀課本演示出來的三個句子。體會句子意思。
7.老師引導學生思考。
8.同學間互相交流。
第二課時
壹、組織興趣小組。
1.先讓學生說出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然後老師引導學生建立興趣小組。
2.小組內為取小組名字獻計。
3.最後把小組名字定下來。
4.學生間相互交流活動內容。老師在壹旁點撥,然後學生再思考。活動內容要圍繞小組名字來。
5.老師總結,學生課後思考。
二、日積月累
1.師範讀古詩。
2.師引導。
3.生模仿讀。
4.同學間比賽讀
5.師生合作、表演。 然後競賽背誦。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課通常都是按部就班,壹個環節接壹個環節講解,這樣的課堂遠遠達不到活力課堂的要求。在調研課中,我選擇了上語文園地壹,這是壹個挑戰。上完課下來,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設疑、探究、生成、評價、應用”運用在復習整合課中,需要繼續探討。從園地內容看,有“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詞句段運用”等這幾個內容。我把“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放在壹節課上壹起講。對於這兩個內容,如何連接、如何過渡是備課時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以前講這些內容時,我並沒有認真思考連接和過渡的問題。但是對於壹節完整的課,這是不行的。從這節課看來,我對教材的研讀與把握還是需要進壹步加強。備課不僅要認真,還要鉆研,這樣才能更好讓學生掌握。在背詩歌環節,我按照三年級在經典文化學習中的方法讓孩子們用不同形式讀,大致說詩句意思,比賽背誦,說背誦方法。在“讀讀背背“內容上,把重點放在了認字上,應該是把重點放在區別形近字上,可通過組詞形式區別。備課,還是備課,鉆研,繼續鉆研,學習,永無止境,才能實現活力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