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蟬垂下像帽纓壹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續不斷地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正是因為在高處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二、《秋夜喜遇王處士》
唐·王績?
北場蕓藿罷,東臯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譯文:在房屋北邊的菜園鋤豆完畢,又從東邊田地裏收割黃米歸來。在這月圓的秋夜,恰與老友王處士相遇,更有星星點點的秋螢穿梭飛舞。
三、《入朝洛堤步月》
唐·上官儀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譯文:洛水悠遠綿綿不息地流向遠方,我氣定神閑地驅馬走在洛河長堤。曙光微明,月掛西山,鵲鳥出林,寒蟬在初秋的野外晨風中嘶聲噪鳴。
四、《於易水送人》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沖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經長逝,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五、《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荊溪潺湲流過露出磷磷白石,天氣變得寒冷紅葉也變得稀稀落落。山間小路上本來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要潤濕了人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