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青島歷史過去和現在的變化

青島歷史過去和現在的變化

青島歷史大事

田單破燕

田單破燕戰國時期,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攻克齊國70余城,唯有莒和即墨久攻不下。當時的即墨城位於今青島平度市古峴鎮的大朱毛村壹帶,是與臨淄齊名的齊國大邑。當率眾守城的田單得知燕王以騎劫取代樂毅為將時,便進行反攻。田單下令將城中千余頭牛集中起來,牛角上綁上尖刀,牛身上披五彩繒衣,牛尾上捆葦草並灌上油脂。夜間,在城墻上開幾十處洞穴,將牛縱出,燃其尾部葦草,牛被燒痛,便瘋狂向燕軍營壘沖去,5000名壯士隨後發起猛攻,城中老幼鼓噪助威,燕軍潰敗。田單乘勢收復了齊國全部失地。?

秦始皇三登瑯繯臺

秦始皇三登瑯繯臺瑯繯臺在今青島膠南市瑯繯鎮境內,秦始皇曾三次登臨。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東巡郡縣時首登瑯繯,樂而忘返,留居3月,遷3萬戶於瑯繯臺下,親自督工築起了雄偉的瑯繯臺,立石頌德。次年(前218),秦始皇巡遊膠東半島歸途中,再次登臨瑯繯臺。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巡視東方時,第三次登上瑯繯臺。秦始皇前後三次登臨瑯繯臺期間,還派遣徐福入海求仙藥。?

田橫島五百義士殉節

田橫島五百義士殉節漢劉邦稱帝後,齊王田橫率500徒屬退居今青島即墨市田橫鎮東3?5公裏海中島上。漢王五年(前202),田橫應詔赴洛陽,行至途中自刎而死,隨行兩門客亦死。消息傳到海島後,500壯士肝膽俱裂,於田橫衣冠冢前哀唱《薤露歌》,歌罷集體揮刀自殺殉節。後人感其忠烈,遂收其遺骨合葬於島頂,立廟祭祀,後世遂稱此島為"田橫島"。?

鄭玄講學不其山

鄭玄講學不其山東漢中平五年(188)冬十月,經學家鄭玄(字康成)率門人到不其山(今青島城陽區惜福鎮鐵騎山)避難,並在此處築廬設帳授徒。明正德七年(1512),即墨知縣高允中在鄭康成授徒的書院村,重建"康成書院"。?

法顯嶗山登岸

法顯嶗山登岸東晉名僧法顯去尼泊爾、印度、斯裏蘭卡求取佛經,歷時13年。乘商船返國途中遇颶風,於東晉義熙八年(412)漂泊到嶗山南岸登陸,被長廣郡太守李嶷接至不其縣城。法顯居不其縣城期間,翻譯了不少佛經,對佛教在青島地區的傳播有壹定影響。?

王伯恭聚眾嶗山

王伯恭聚眾嶗山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兗州人王伯恭在嶗山聚眾,反抗北魏南侵,自稱齊王,與東萊鎮將孔伯孫戰,敗死。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鎮之南窯半島,至今留有民間傳聞之"王伯恭點將臺"。?

重建即墨縣

重建即墨縣隋開皇十六年(596)重建即墨縣,治所設於即墨城(今即墨市即墨鎮)。戰國時即墨為齊國大邑,秦代建即墨縣,城址在今平度市古峴鎮,北齊天保七年(556)廢除。重建的即墨縣除包括原即墨縣之部分境域外,還兼有原壯武、不其、臯虞3縣之地,今青島市區皆包括在內。?

設板橋鎮市舶司

設板橋鎮市舶司唐武德六年(623),在今青島膠州市區設板橋鎮,海上貿易肇興。宋元?三年(1088),又設密州板橋鎮市舶司,管理內外航務和中外商人的海上貿易,抽取進出港口的貿易關稅。為宋代北方唯壹對外開放港口。?

宋金海戰

宋金海戰南宋紹興三十壹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兵4路進攻南宋,其中壹路為水軍,由工部尚書蘇保衡任水軍都統制,益都尹完顏鄭家奴為副都統制,率戰船600余艘、軍士7萬余人,由膠西(今青島膠州市)海港出發。駛出膠州灣後,主帥駐泊在靈山衛附近的唐島,船隊則綿延海上數裏。南宋朝廷命李保為浙西路副總管,率僅有的100余艘戰船,於紹興三十壹年八月從江陰出發,北上迎戰。十月,李保水師到達今日照市石臼所海上,與金兵相隔僅30裏。李保力排眾議,率舟出擊,在今青島膠南市鴨島附近與金兵鏖戰,金兵戰船頓成火海而全軍覆沒。因鴨島當時名為陳家島,故又稱"陳家島海戰"。?

丘處機三來嶗山

丘處機三來嶗山金明昌六年(1195)、泰和八年(1208)、大安元年(1209),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3次來嶗山說法闡教和談玄布道,對嶗山道教的發展影響極大。嗣後,嶗山道教進入鼎盛時期,被稱為"全真道教天下第二叢林"。?

膠萊運河漕運

膠萊運河漕運元至元十七年(1280),萊州人姚演建議開鑿膠萊運河,以縮短千裏海程,利於南糧北運。至元十九年(1282)八月,在原膠河和膠萊北河的基礎上開通了從膠州灣麻灣口到萊州灣海倉口的膠萊運河。至元二十壹年(1284)通過這條運河運糧達3600萬公斤,占該年江淮漕糧的60%。因大型糧船不能直接駛入運河,必須在塔埠頭過駁中轉,由是膠州灣內船舶雲集,碼頭岸邊倉廒棋布,是為膠州灣航運空前繁榮的壹年。?

設衛所防禦倭寇

設衛所防禦倭寇明初,為防禦倭寇入侵,沿海設有海防衛所。洪武五年(1372),在膠州境內設靈山衛,下轄夏河千戶所、膠州千戶所和靈山衛本所。洪武二十壹年(1388),在即墨縣境內設鰲山衛,下轄雄崖千戶所和浮山千戶所。為設立衛所,朝廷不僅派來駐軍,還從雲南、江淮遷來大批軍戶,實行屯墾,並從河南、山西向青島地區移民,以鞏固海防。?

青島地區設海關

青島地區設海關清同治四年(1865),東海關在今青島地區的塔埠頭、金家口、青島口設立3個分關,並在靈山衛、女姑口、滄口、沙子口、登窯和薛家島等海口設常關分卡或代辦處,管理口岸和征收關稅。?

清末膠澳設防

清末膠澳設防清末,膠州灣為無防地區。清光緒十七年(1891),北洋大臣李鴻章偕山東巡撫張曜由威海抵膠州灣巡視,返京後,於是年6月11日上奏朝廷,提出膠澳(今青島)設防之建議。6月14日,清政府頒布諭旨,議決在膠澳設防,並調登州鎮總兵章高元於翌年率4營清兵移駐青島。?

德國侵占青島

德國侵占青島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11月1日,德國政府以山東省發生的"巨野教案"為借口,派艦隊進入膠州灣,11月14日晨,德國海軍陸戰隊官兵720人在青島登陸,守將章高元避戰自撤。清政府屈辱求和,11月30日又命章高元率部移駐煙臺。1898年3月6日,清政府被迫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又名《膠澳租界條約》),租期99年,並允許德國在山東修築鐵路和開采沿線礦產。?

青島的鐵路、港口建設

青島的鐵路、港口建設德國侵占青島後,為了掠奪中國資源和擴大勢力範圍,不惜巨資建港築路。膠濟鐵路始建於1899年9月,於1904年6月全線通車。港口建設始於1898年4月,1901年青島小港工程竣工,1904年3月青島大港壹號碼頭北岸的5個泊位建成並對外開放。隨之,二號碼頭、三號碼頭(即今之五號碼頭)和中央棧橋至1906年又次第竣工。1908年建成作為石油碼頭的四號碼頭。至此,青島大港形成規模。?

辛亥革命即墨起義

辛亥革命即墨起義1912年1月,同盟會會員周敦恂、陳獻堂、隋子孚、宋兆麟等20余人,在即墨成立"保安會",籌辦軍火,集聚力量,準備響應辛亥革命。1月27日晚,即墨縣革命黨軍100余人占領縣署,拘禁清朝知縣,成立了臨時民政署。後來,遭清軍鎮壓,起義失敗,死難者17人。?

孫中山蒞臨青島

孫中山蒞臨青島1912年9月,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赴北京商討國是,接受了統籌全國鐵路事宜之大權,隨後赴各地視察。1912年9月28日,孫中山由濟南乘火車到青島,下榻於青島大飯店。在青島期間,孫中山出席了廣東會館組織的歡迎大會,還到青島特別高等學堂發表了講話,並遊覽了嶗山。9月30日,孫中山乘船前往上海。?

日本第壹次侵占青島

日本第壹次侵占青島1914年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無暇東顧青島,給對青島垂涎已久的日本以可乘之機。1914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限於9月15日前將"膠澳租借地"無條件交給日本,德軍對此置若罔聞。1914年8月23日,日本海軍第二艦隊封鎖了膠州灣口的青島海域。9月2日,日本第18師團的壹個旅團在龍口登陸,長途奔襲青島,並乘機占據了膠濟鐵路。9月18日,該師團的另壹個旅團在嶗山灣的仰口登陸。9月23日,參戰的英軍西庫斯聯隊1200余人也從嶗山灣登陸。至此,英、日聯軍完成了從陸地對青島德軍的包圍。10月31日,日軍向占據青島的德軍發起總攻,德軍力寡不敵,於11月7日投降。1914年11月16日,日軍進入青島市區,自此青島又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中國政府收回青島

中國政府收回青島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人民為收回青島曾進行持續不斷的鬥爭,1922年2月4日,中日兩國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又經5個月的交涉,於1922年12月1日簽訂了《山東懸案細目協定》,中國付出巨款,贖回了青島主權和膠濟鐵路。1922年12月10日,中日雙方在青島舉行了交接儀式,中國正式收回青島主權。?

中***青島黨組織建立

中***青島黨組織建立1921年7月中***壹大召開後,出席會議的山東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回山東開展革命工作。1923年秋,鄧恩銘來青島建立中***黨、團組織,在此期間,王盡美亦來青島進行革命活動。鄧恩銘以《膠澳日報》副刊編輯的身份為掩護,深入到工人和知識分子中間宣傳馬列主義,為中***青島黨組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23年11月,鄧恩銘等已發展了11名團員,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島支部,鄧恩銘任書記。1924年夏,又在今四方區海岸路18號召開黨員大會,成立了中***青島組,鄧恩銘任組長。1925年2月,中***青島組改建為中***青島支部。?

青島慘案

青島慘案1925年4月底,青島發生了1?8萬紗廠工人參加的大罷工,5月10日罷工勝利,各紗廠復工。這時,日本廠主不但不履行復工條件,反而勾結軍警封閉工會,於是青島各紗廠又舉行了第二次聯合大罷工。罷工發生後,日本政府壹面派遣軍艦開進膠州灣,準備登陸屠殺工人,壹面強迫北洋政府出面鎮壓。1925年5月29日,山東督軍張宗昌和膠澳督辦溫樹德出動軍警2000余人,包圍3家日商紗廠和工人宿舍,對赤手空拳的工人進行血腥鎮壓,當場死8人,重傷17人,75人被捕,數百人被通緝,3000多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此為震驚中外的"青島慘案"。領導這次工人運動的中***青島黨組織負責人李慰農和支持工人運動的民主人士、青島《公民報》主筆胡信之慘遭殺害。?

大刀會暴動

大刀會暴動自民國以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1927年農歷七月,今青島膠南市北部發生了大刀會暴動,遍布13個鄉鎮、400多個村莊,參加者數萬人。會眾手持大刀長矛,抗捐稅、砸鹽局、圍攻鄉公所、抗擊官兵,聲勢浩大。膠南大刀會與諸城、日照各縣大刀會匯合,攻打王臺鎮,其口號是:"打下王臺進膠縣,打下膠縣進濟南。"軍閥張宗昌調集重兵,出動飛機、大炮、騎兵等圍攻大刀會眾,在殘酷鎮壓下,該年農歷十月大刀會星散解體。?

日資紗廠工人大罷工

日資紗廠工人大罷工1929年7月,青島日資六大紗廠工人為反擊日本廠主用停業手段迫害工人,舉行了聯合大罷工,其他工廠也隨之相繼罷工,在全市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罷工堅持了122天,個別工廠達134天。1936年11月,青島各日資紗廠工人進行罷工和怠工鬥爭,12月2日,駐青島的日本總領事館決定日資9大紗廠全部停工,進行報復。12月3日,日本海軍陸戰隊1000余人在青島強行登陸,包圍紗廠,斷絕交通,逮捕工人,迫使國民黨青島市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7項無理要求,逼令工人復工。?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軍60余艘軍艦和幾十架飛機侵入青島海域和領空,在軍艦和飛機的掩護下,日軍在市郊的山東頭登陸。1月14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的國崎支隊和海軍第四艦隊先後進入市區。國民黨青島市長兼第三艦隊司令沈鴻烈未作任何抵抗之準備,在下令炸毀9個日資紗廠和港口重要設備、炸沈部分艦船後,提前於1937年12月27日率部逃離青島。?

美軍盤踞青島

美軍盤踞青島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軍乘機盤踞青島。1945年10月9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司令謝勃爾少將偕高級幕僚由前海棧橋登陸,10月11、12日,該師2個團和7個直屬營***2?7萬人相繼在青島碼頭登陸。嗣後,美軍蜂擁而來,並出動大批軍艦運送國民黨軍隊至青島。1946年5月13日,美國海軍第7艦隊抵達青島。1946年11月,美國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了《青島海軍基地秘密協定》,把青島變成了美國在遠東的主要海軍基地之壹。美軍盤踞青島期間,不斷進行軍事演習,積極配合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並橫行市區,肆意殘害中國人民。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解放青島的青即戰役,美軍迫於形勢,撤離青島。?

青島市人民政府成立

青島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6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青島。青島市人民政府同日成立,市長馬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