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懷揣著對生本教育的重視,我們從未在生活中忽視過這方面的問題,因此對於生本教育需要用心對待,並從中獲得相應的感悟才行。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壹)

 從初識xx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現在,已經有近半年的時間了。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我們經歷了從學習生本到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不斷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近自然,放飛孩子的天性。通過看觀摩課,充分體現了這壹點。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每壹個看過錄像的老師,都對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印象深刻。我也不列外,我多麽希望上面這些口齒清晰,知識淵博,侃侃而談的是我的學生啊!

 我也在我的課堂上嘗試了添加適量的生本理念。我嘗試著讓學生成為壹名小老師,讓他們過壹把當老師的癮,結果證明這次試驗是非常成功的,上臺來的學生,不但讀的很成功,而且沒有壹點膽怯。就像我平時在講臺上上課那樣。下面學生的反應比平時都好。

 原來的時候,我總怕學生學得不準確,讓他們上臺來教單詞會把學生教錯,可事實證明我錯了。生本教育對兒童的看法中提到,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這種天性既是壹種人類的生存邏輯,也可以從大自然為人提供的種種未確定性中找到信息。兒童是有發展潛力的人,是有無限發展潛力的人。而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是因為我們沒有給出時間、空間和氛圍去激勵它。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老師是策劃者,是引導者。老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老師再也不用壹遍遍的重復了。而學生在課下的準備工作也有趣而生動了。通過這種方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量,學生在通過準備語文資料的同時,也增加了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實現自身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生本教育是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課標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在經過了多年的實踐從而在全國推廣的。它徹底改變了傳統課堂上,教師總是想把孩子致力於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變成壹個被灌註的容器。學生是壹個具有獨立個性的生命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誌。如果老師單方面的向他們灌輸知識的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影響他的學習的熱情,造成了好多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厭學的情況。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控制著課堂,通過親自全身心的去查閱與課文有關的知識,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同時這種學習是自願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覺得生本教育這種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運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們的學生也壹定會樂學,會學,發現知識的意義,投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二)

 通過這次生本教育,我受益非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壹些體會與感受。生本教育的理念是由xx教授首先提出並倡導實施的,是針對過去教育教學中方便老師的教學或者說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提出的壹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從教材到教學方式、從教師到學生壹整個體系顛覆了以往依靠老師、以老師為中心的傳統。倡導以學生為本,激揚生命的主旨。壹開始對生本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在教學過程中根本無法放開手腳,怕學生這不懂那不懂,又怕學生不能接收,通過生本理論的壹些培訓和觀摩成功老師所獲得的經驗,對生本教學的方式增強了信心,逐步的把生本教學的模式搬到自己的課堂中來。

 以往所任教的同等類型的班級,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壹直是困擾自己的壹大課題。在對這屆學生的生本實踐中,通過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積極發言,到有的時候放手讓學生來講題,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以往所教的同等類型的班級,在壹開始初壹的時候,很多同學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可是隨著學習難度的逐步深入,由於長期的被動接受,很大壹部分同學的學習熱情逐漸消失,特別是初二的分化時期感到尤為頭疼。

 在本次生本實踐的過程中,我欣喜的發現,學生不但順利的渡過了分化期,而且很大壹部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還有提高的趨勢。課堂上,結合具體的題目,通過壹些同學講解,另外的壹些同學糾錯,老師通過真誠的表揚結合小組與個人的計分的方式,讓學生興趣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找出他人錯誤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

 壹開始進校的時候,本班與同類班級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經過壹年的實踐,在及格人數上就基本持平,進入初二以來,在及格人數和平均分方面都成功的超越了同類班級,不過在優生方面還是有壹定的差距的。我相信,堅持不懈的運用生本教育教學的理念與方法,經過老師和同學的努力,今後壹定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校的學生基本都來自於農村,淳樸是他們的優點,可是很大壹部分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的放開自己的思維與活力,以往的課堂上,更多的是看到他們的拘謹、束手束腳,在很多孩子的理念裏,課堂上專心聽老師的講解的學生絕對是好學生。可以看出很多學生也是以此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導致學生逐步養成被動接受的習慣,當被動接受已經成為習慣,課堂上要再想他們專註的接受40分鐘或者是45分鐘,與心理學上的認知規律是相悖的。這直接導致學生成績的下降,伴隨著的就是學習上越來越沒有信心,進入惡性循環。

 通過生本教學模式的引入,小組之間、組員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與溝通,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與途徑拓寬了,老師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課堂上說得更多了,做得更多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小組之間的競爭使他們更加大膽的投入到課堂之中。經過壹段時間的實踐,我驚喜的發現,壹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膽小的同學也能在課堂之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特別是這個時候往往能夠得到其他同學自發的掌聲,讓我感到,學生的可塑性其實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反思以往的教學,保守的的確是自己而不是學生。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學生之間產生了督促與幫助,事實證明,學生之間的督促有時比老師對學生的督促還要管用。課堂上,小組與小組的競爭、學生與學生的競爭,發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使得學生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這與新課標中要發展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完全是契合的。當然,參與生本教育教學實踐這條路應該還是壹個很漫長的過程,我應該加強理論學習與大膽實踐,相信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壹定能有更多更大的收獲。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三)

 通過本次學習,使自己想到了很多。在記筆記的過程中,感受著“生本教育”的內涵以及在以“生本教育”為主導進行的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細細想來,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有些方法也以前用過,只但是僅有那麽幾次而已,沒能很好地堅持下去,從而使自己的課堂教學仍然停留在“師教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偶爾采用壹下讓學生自主學習或是小組交流合作學習餓方法,害怕孩子們玩得太高興了,而是自己的課堂不受控制,就采用減少學生活動時間,自己多講的方式。

 通過學習才明白,其實自己這樣做非但沒能更好地把握課堂,反而是自己處在被動的位置上。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註意力的集中時間不會那麽長,想想也是,我們成人有時都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了註意力而是精力分散,更何況是6、7歲的孩子呢!壹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能夠說,他們課堂上的表現失常會令我們又愛又恨。

 就拿我們班的xxx來說吧!聽講的時候還挺認真,有時候回答問題也挺用心,可動起來的時候,又會讓人氣得不得了,不是在哪裏亂動,就是把手放到抽屜裏不停地亂翻,偶爾還會冷不丁地鉆到桌子下面去找被他自己弄到地上的東西,當點到他名字的時候,他會忽閃著那雙明亮的眼睛,用那種無辜的眼神,很委屈地望著我,讓我又不忍心再說他什麽。

 課堂上的精彩也以前有過。記得有壹次,我采用的就是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出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解答問題的方法進行的。別說,效果還真是不錯。個性是當韓雨恒站起來說:“老師,我想回答xxx剛才提出的那個問題”時,我感到很高興。及時表揚了他,孩子可高興了。同時我又借助表揚他的機會讓其他的同學明白了,在回答問題時必須要完整,而且還應註意目的明確,讓別人壹聽就明白自己回答的是哪個問題。

 我們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只是,但前提是讓學生的學習在樂學的過程中進行。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地實踐“生本教育”,讓孩子們在簡單、寬裕的課堂環境中學習,努力做到“我的課堂生做主”。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四)

 通過這段時間的生本教育學習,漸漸有了點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生本教育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宗旨是壹切為了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由開放地獨立自主地學習,在課堂學習生活過程中學會感悟,體味生活,在與知識的“相遇”中,使知識融人生命。

 “教育,是世界上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情之壹。”當第壹次聽到這句話時,我並未感同身受,相反,還頗有不以為然之心。誠然,生活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也發生了改變,肩負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教師常常也不能幸免。面對教育的尷尬與無奈,我不知道何去何從,而更多的是隨波逐流。

 “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於活出尊嚴。”人壹輩子在世界上快樂與否,與教育有很大關系。我作為壹位教師,更應該是壹位母親,千千萬萬受教育者如同我的孩子壹樣,壹生的幸福指數都掌控於教育者手裏。因此我為我曾經的墮落而感到羞恥,為我曾曾經的迷惘感到羞愧。當我站在母親的角度來看待教育時,難道世界上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教育嗎?

 壹個熱愛生活,善於思考的人,能夠從日常小事中,升華提煉出人生哲理,這飽含人生體驗的哲理與教育息息相關。如“籠中鳥”事例中:壹只長期被關在籠中的小鳥,當主人壹天打開鳥籠欲還其自由時,而鳥兒早已習慣於籠中的生活,不肯飛向藍天。此事例更是道出了我們目前的教育心態,人的惰性與思維更是決定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習慣於固步自封,舉足不前。

 當生本教育如春風般吹過我們的心坎時,我們才發現帶給孩子是多麽大的傷害。當把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生命緊密聯系在壹起,才能夠發現生本教育是幸福的源泉。對於教育者來說,只有當人生與生本教育聯系在壹起,只有對人生體會的更深刻,生本教育才會進行的更徹底,才有更強的動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傳統中的“完美”教學環節在某種意義上講更是壹種作秀,是我們在做給自己看,做給觀摩的教師看,而並非有的放矢的針對受教育者本身。當我們以學習者的姿態去感受生本課堂時,才發現我們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與需求,學生不會去思考課堂環節是否自然流暢,受教育者更在乎的是學有所得。什麽樣的課堂才是合理的課堂?適合學生的課堂,充滿個性張揚的課堂才是合理的、高效的課堂。當課堂成為學生的學堂樂園,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生本課堂。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孩子才可能學海無涯樂作舟,乘風破浪,直掛雲帆。

 生本教育需要漫長的等待,投身生本教學的教師壹定要耐得住時間的煎熬。而當前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帶有急功近利的心態,不敢舍名,也不敢拋利。在我們的課堂上,教師占據課堂太多的時間,教學損傷學生自尊,過重課業負擔占據課外生活。如此種種的現象於教師固然壹種煎熬,對於學生則無疑是壹種摧殘。長期以往,影響了師生間的和諧互動,犧牲了孩子的天真爛漫。

 其實教師原來可以不做纖夫,可以做牧者。我們在分享生本教育的成功經驗時,發現原來教學可以如此簡單,如此美好。在生本教育中,任何等待都物有所值。在這種理念下,做生本教師真好,生本教學是如此的美好,我仿佛看到教育的春天正向我們走來。我要擺脫世俗的觀念,善於等待,因為等待生本才更美麗。我要當好生本教育的操作手,在生本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價值。

 以上是我在生本教育學習過程中的壹點反思與感悟,當然在目前,我們還停留在觀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層面,還沒有成為壹個生本教育的優秀操作手,但是沿著這個路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也壹定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那個時候,我們的教師就會有壹種“待到山花爛漫時,獨在叢中笑”幸福與成功感了。

生本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五)

 通過研讀xx教授的生本教育,我才對這個陌生的詞語有了壹定的感性認識,所謂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應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揚生命,教要以學為皈依,讓生命自己行動。所謂教學,應該是教師支持下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我們現在的教學用個詞來描述就是“師本教育”,而更讓我感慨的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在幾年之前就已經落伍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意識到了,在我們學校也開始邁出了課改的步伐。

 在我還沒接觸“生本教育”之前,我對“素質教育”這個詞可不陌生,可是如果讓我說出“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我還真說不準確,但是讀了xx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後,我認為,“生本教育”和“素質教育”是相通的,而我們現在進行的素質教育,無非就是增添了不少活躍的課外活動,也常常將以學生為主掛在嘴邊。但究其實際,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仍值得懷疑。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可以看這樣的情景: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鴉雀無聲,臨下課,教師小結,問學生:“這節課的內容大家聽明白了嗎”,假如有學生說“不明白”的話,教師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講得那麽詳細了,這麽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真是蠢得要命”,這就是傳統教學課堂的壹個縮影。而在生本教學課堂裏,我們看到的將是另壹番情景:學生之間妳問我答,小組成員激烈討論,小組之間激烈爭論,整個課堂生機勃勃。現在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壹下,假如妳是壹個學生,妳會選擇怎樣的課堂?

 我們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實現。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諧結合。它正在改變教育生態,它拒絕冗繁,通過教育的生態保護,讓所有的人,享受為生命的神奇所氤氳著的美好的教育。它是壹種崇高的理想,雖然舉步維艱,但絕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