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成長》教學設計

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成長》教學設計

導語:下面我為大家帶來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成長》教學設計,讓學生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本課要求認識的字有:裹、挎、酬、聖、誕、;要求會寫的字有:腸、夠、駛、輛、箱、胖、窩、聖、誕、悟;要求掌握的詞語有:香腸、壹輛汽車、信箱、胖乎乎、酒窩、聖誕節、恍然大悟。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教學過程:

 個性修改

  第壹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2、 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壹、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篇有關“成長”的課文,妳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麽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復習前面課文內容,引出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 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 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集體交流中提出來。

  3、 自由讀課文,妳能知道課文講了壹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妳產生了疑問?妳想讓老師、同學幫助妳解決什麽問題?

 引導學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故事大意,提出問題,培養歸納、質疑能力。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 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 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妳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 區分形近字:妳能給這些生字找個夥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 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以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學生傳授經驗的方式更利於學生接受知識。

  四、集體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 《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壹件什麽故事?

  2、 讀過課文之後,妳有什麽想法嗎?

  3、 妳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助妳解決?(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

  4、 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學生的質疑中來,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以便於第二課時有目的地學習。

  五、作業

  1、 生字、字詞,熟讀課文。

  2、 向家長詢問或與家長交流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重點部分

  2、 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教學過程:

  壹、從上壹節課學生的質疑引入

  1、 同學們,還記得妳們上節課就《成長》這篇課文提出了哪些問題嗎?(電腦出示這些問題)

  2、 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長”提出的。(出示“因為這樣更利於它的成長”)“這樣”的成長是指怎樣的成長呢?為什麽說“因為這樣更利於它的成長”?

 此環節的安排是從學生前壹節課的質疑引入,使得兩節課銜接自然、緊湊,再抓住學生提出的重點問題,用課文的重點句提出問題,使學生從課始就進入課文的重點,體現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二、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妳會想些什麽?

  2、 集體交流,抓住重點句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裏只允許裝兩塊錢。”(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兩根香腸,但他又從來不買兩根。)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壹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壹根,還可以喝壹聽可樂。”如果妳是他,此時妳會怎樣做呢?

 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走入文本,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所想

 (3)從小男孩的態度,妳感受到了什麽?把妳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壹樣,會產生很多疑問,妳當時會想些什麽呢?

 語言訓練:聽了他的話,我琢磨:也許他的父母不太喜歡他,也許他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也許————,還也許————。

 通過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更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5)到底是什麽原因使小男孩面對自己愛吃的香腸,卻又不舍得買呢?

  3、 體會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麽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壹個大雪天,約翰的.媽媽開著汽車陪他給每家每戶送報紙,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報酬。但他仍然花兩塊錢買壹根香腸和壹聽可樂。

 (2)此時,妳心中又有怎樣的想法呢?妳明白了什麽呢?

 ①約翰是個很有責任感的孩子,冒著大雪堅持送報紙。

 ②約翰家不是沒有錢,是他自己這樣做的,他這樣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約翰的媽媽其實很愛約翰,在大雪天陪他送報,還用這種方式鼓勵他做事要堅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妳想對小約翰或他的媽媽說些什麽呢?

  4、 齊讀第14自然段,為什麽說“因為這樣更利於他的成長”?妳覺得是這樣嗎?妳有沒有相類似的經歷,結合生活實際和大家談壹談妳的看法。

  三、總結全文

  1、 這樣壹個可愛的男孩,我們是不是該記住他呢?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樣子,指名讀第壹自然段描寫約翰外貌的句子。

  2、 妳覺得約翰哪兒可愛?從課文中找出妳認為約翰可愛的語句,讀壹讀。

  3、 如果約翰站在妳的面前,妳會怎樣誇他呢?

  四、作業

  1、 把《成長》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請他們也談談聽後的感受,與家長進行交流。

  2、 把描寫約翰外貌的句子讀壹讀,再抄下來。

  3、 推薦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的兩篇文章《烏塔》和《爸爸錯了》。

  板書設計:

 成長

 送報→工作

 約翰 生活能力得到鍛煉

 節約→生活

 讓 希望

 父母 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