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地方經濟環境束縛郵政發展
自然環境的影響。
農村郵政支局虧損依然嚴重。
資金緊張,局(所)布局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環境變化。
(二)職工素質偏低,人才缺乏對郵政發展的影響
人員素質低,無後備人才。
人員冗余,負擔沈重。
(三)不規範的市場競爭對郵政發展的影響
從外部環境看,入世後郵政市場的開放也將越來越加大力度。發達國家壹些頗具規模的郵政集團公司已經不滿足於本國發展業務,而是通過收購、兼並等手段,走上了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並把目光投向了潛力較大的中國郵政。可以說我們在技術、業務、服務、資金等方面都無法與其競爭,因此生存的困難較大。首當其沖的就是速遞市場,FEDEX、UPS、DHL等跨國公司依靠雄厚的實力和成熟的市場經驗,大舉進攻我國的速遞市場,這將對我國速遞行業的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
從國內環境來看,科學技術尤其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給郵政業務帶來了猛烈的沖擊。來自國內的競爭對手瞄準郵政"船大難掉頭"及經營機制不夠靈活等劣勢,充分發揮小、快、靈的優勢,見縫插針,搶占市場。
從郵政自身來看,分營後郵政資金緊張,尤其是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再加上我們的資費較同行業偏高、時限較同行業慢,以包裹市場為例,資費比鐵路快件高10-30%,比私人物流公司高20-50%,比配貨和汽運高50-70%。時限比鐵路快件等渠道慢2-4天。另外我們的服務也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