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是唐代詩人張謂(壹說戎昱)創作的壹首七絕。和其它詠梅詩不同,這首詩著重寫出了“早”字,“早”指梅花開放之早。
原文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
有壹樹梅花淩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過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全詩通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尋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 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擴展資料:
《早梅》賞析
這首詩立意詠贊早梅的高潔,但作者並沒有發壹句議論和贊語,卻將早梅的高潔品格和詩人的贊美之情清晰地刻劃出來。
壹首絕句,僅二十八個字,就能將梅花寫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穎之外,還在於詩人從現實生活的觀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顏色(潔白)、地點(偏僻)、季節(早春)、氣質(耐寒)、姿態(俏麗)等特征,加以藝術的提煉和概括。
並借助像“白玉條”“冬雪壓枝”等生動、形象的比喻,鮮明、傳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氣質,使人生發出美不勝嘆的感覺。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這首詩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
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這首《早梅》意境可謂異曲同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