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壹個樂曲的名稱。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短歌行》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案設計壹
《短歌行》課堂實錄
首先要學生集體背出《龜雖壽》中的名句:“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然後簡述 故事 ——
?《世說新語》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東晉時代重兵把握的大將軍王敦,每酒後輒詠曹操“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
但是,也有人說曹詩不好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壹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當天夜晚,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取槊立於船頭,慷慨而歌歌詞就是今天學的《短歌行》
師:同學們,曹操這個人我們比較熟悉,妳認為曹操是個什麽樣的人?
生:陰險狡詐,生性多疑,奸雄,會耍手腕,愛面子……
師:能不能具體舉個例子?
生:曹操以借獻刀之由刺殺董卓失敗後逃亡到壹個故友家,人家磨刀霍霍向豬羊想熱情款待他時,他起了疑心,認為要暗殺他,於是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的家人,後來在逃走的路上碰到為他打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將錯就錯也把他殺了,還說了壹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充分說明了曹操的生性多疑,陰險狡詐和心狠手辣……
師:這位同學講的非常好,語言表述流暢,敘述很生動。請坐。
我想,大家對曹操的認識還是有些偏頗的。講之前先請大家翻壹個 句子 :“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生:說曹操,曹操到
師:為什麽這麽翻譯?曹操就是惡魔?
生:這說明我們把曹操當壹個壞人。
師:那麽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妳能不能公正的來評價壹下?
生:……
師:想壹下我們初中學過他的詩嗎?
生:《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師:好,妳們現在認為他至少在哪方面卓有成就?
生:他不僅是政治家還是文學家。
師: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軍事家。《三國誌》中許劭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魯迅評價他說“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易中天評價他說“曹操是個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壹於雄”。建安年間,以曹操為代表,還有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並稱為“三曹”,“三曹”和當時的“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等人在文學上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
師:(投影——“建安風骨”名詞解釋)
師:那麽這首詩寫於什麽時候呢?是在什麽背景下寫的呢?有誰知道?
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壹舉蕩平孫劉勢力。這年冬天十壹月十五日夜,皎月當空,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後置酒宴請諸將。酒至興處,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資料)
師:講的很正確,請坐。曹操素有壹統天下的雄心壯誌,但統壹天下拼的不僅是武力,還要講求謀略,但謀略從何而來?
生:人才。
師:對,人才在戰爭中起著決定性的因素,那麽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問題壹起來走進文本,通過朗讀體會,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揣摩壹下詩人在詩中流露了什麽樣的思想感情?給大家兩分鐘時間,朗讀壹下這首詩。
生:自由讀。
師:下面請壹位同學給我們朗誦壹下這首詩。
·甲生讀(平淡)
師:曹操是壹代梟雄,應該讀壯闊壹些,他是想平定南方,不是借酒澆愁的,應該熱血壹點,他是壹代梟雄嘛。
師:請妳朗誦壹遍
·乙生讀,快了
師:請壹學生評價
生:總體很不錯,有氣勢
師:有沒有不足之處?
生:快了,可以慢點。
師:妳來讀壹下,讓大家欣賞壹下,讀出雄渾之氣。
·丙生讀,把握較好。
師:又有了升華的地方了。請同學們再齊讀壹下這首詩,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齊讀。
師:現在,請大家三人壹組,對照註釋,理解壹下這首詩。註意圈畫詩中的重點字句,並賞析批註。把握曹操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三分鐘時間。
·生討論
師:作為壹首詩來說,肯定有壹脈相承的東西,就是壹首詩的詩眼。那麽本文的詩眼是哪個字?
生:憂
師:所以全篇詩作都是在談憂,抒發憂之情,那麽,在三國鼎立時期,他為什麽而憂?我們帶著問題,體會曹操的心境,壹起讀壹遍。
·生齊讀
師:好,大家的憂已經讀出來了,但是讀得太憂的話,是不是曹操的本意?他到底為什麽而憂?。全詩分為兩節,上下兩節再分別劃分兩節,怎麽劃?
生:四個小節
師:我們來看,他“憂”的是什麽,他這種憂的感情又是怎麽貫穿下來的,我們來看詩作。“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不是說憂,憂什麽?我們古詩中寫酒的不少,誰能舉個例子?
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生:勸君更盡壹杯酒
生: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生: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澆愁愁更愁。
師:很好,那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憂的是什麽?
生:人生短暫、易逝。
師:(板書——壹憂:人生短暫)分析的很準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那麽杜康能不能解此之憂?
生:我覺得不能,他喝完了還是憂,因為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師:既然杜康不能解其憂,那什麽才能解決?他開篇所嘆的是自己的人生短暫,還是在寫別人的人生短暫?
生:我覺得這首詩是寫來招納賢士的。這樣就可以理解為別人的人生短暫,妳們還沒有成就事業,來投靠我吧,成就夢想。
師:好。除了憂自己和別人人生短暫,希望別人來投靠我,除此之外還為什麽而憂?看下壹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是用典,看課下註釋原來是指男女之間的相思,妳穿的這個小衣服真好看,我整天想著妳,即使我不去,妳怎麽不主動給我個消息呢?在這裏用典有什麽作用,同學們思考壹下?
生:契合了曹操的心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意思是即使我不去,妳也給個信啊?他想用這個 典故 ,暗示後面那句話。但為君故,沈吟至今,我天天都在想著妳呀表達了他希望那些賢才來主動投奔他。
師:“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這句話我們又應該怎麽理解?
生:我覺得意思是說妳們來,我的屬下會鼓瑟吹笙迎接妳。
師:所以,他還是在憂,憂的是什麽?
生:怕賢才不來
師:(板書——二憂:求賢不得。)
師:誰能給大家講壹下曹操渴慕賢才的故事或是他對待賢才的態度?
生:(講曹操跣足迎許攸的故事)
師:(補充曹操燒山求賢請阮瑀的故事及曹操對待陳琳和陳宮與魏種的故事)
這是第壹大節,曹操的憂是通過其慷慨之氣體現出來的,我們讀慢壹點,大家體會這種憂的變化。
(生齊讀)
師:第壹節看完了,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節,“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這句用的什麽表現手法?他想幹嘛
生:比興。將人才比作月亮。他想招攬人才,掇,摘取
師:拿明月比喻賢士,我什麽時候可以把妳招攬過來,體現其內心的想法。“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種憂慮,這種求賢不得的擔憂,從內心生發出來,綿綿不絕,由此可見,他這種憂是持續性的。接著看以下四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怎麽解釋。
生:我是這樣理解的:這裏寫了兩種人才的不同態度,壹種是主動來投奔曹操的;另壹種是處於仿徨猶豫不決的,烏鵲比喻那些賢才。
師:他解釋得真好,其他同學有沒有什麽疑慮?到底是曹操去尋找賢士還是賢士自己找來了?這裏的屈駕,是尊稱還是謙指?(尊稱),所以此處應該是賢士來了,千萬不要以為是曹操尋找那些賢士去了。最後兩句找同學說下它們的意思。
生:(翻譯)詩人渴望天下賢才都來歸附,表達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
師:同學說壹下到底賢士來了沒有?
生:來了,“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師:既然賢士已經經歷千辛萬險來了,為什麽還憂呢?
生:賢士來了,但還沒有成就大事,也憂照顧不周。
師:所以,除了憂人生短暫,憂賢士不得,還有壹個最根本的憂,功業未就。三憂壹脈相承。功業未就是對賢士不得的升華,這個升華就是賢士來多少,我都不會感到滿足。(板書——三憂:功業未就)
同學們,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什麽?
生:……用典。
師:那我們來概括壹下用典的好處吧:
師生概括:(板書)
1.豐富詩歌的內容含量;2.使語言更加凝練,莊重典雅;3.擴大了讀者的聯想和想象空間。
師:這首詩通篇以“憂”貫穿全詩,壹氣呵成,我們應該將這首詩背下來。下節課提問背誦默寫,好,下課。
課後 反思 :這節課上的還算滿意,但對題目短歌行的解析省略了,課下問了同學“行”是什麽,有的學生知道是古代詩歌的壹種體裁,分長歌行和短歌行。當我問及長歌行和短歌行的區別和特點時,學生顧名思義地答道長歌行篇幅較長,短歌行篇幅較短。對於長歌行抒發的感情是慷慨激烈短歌行是微吟低徊比較適合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這壹特點就壹概不知了。這是本節教學遺漏疏忽之處,後來又補充了這壹知識點,豐富了學生的古文知識積累。另外,在誦讀的學生對詩歌情感的處理上不是很到位,沒有深入的去揣摩人物,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讀不出曹操那種渴慕賢才而不得的那種憂愁與苦悶及詩人的所表現的內在的那種雄渾氣魄。我想,要想讀懂壹首詩,必須要結合詩歌背景,走進作者,抓住詩眼,反復誦讀揣摩,方能感悟詩歌的內在意蘊。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短歌行》課堂實錄
教學過程:
師:上壹個星期,壹個同學跟我說過,她有壹篇很好的 文章 要給我欣賞,我看了,我覺得有壹些不足,但是的確不錯,至少作者的閱讀面和思考值得大家學習。
生:(他是我哥哥),
師:噢,妳告訴他我很佩服他。他這篇文章,本來她讀,他身體不適,我就代勞了
教師讀學生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案設計二
學情分析 :
高壹學生已經有了壹定的詩歌積累,他們對中國古典詩歌已經有了壹定了解和閱讀能力,對於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內容並不存在太大的困難,所以在課堂上,經師生的***同探討、教師的點撥和啟發,學生應該能夠通過反復誦讀、比較鑒賞和聯想把握詩歌的意境與思想內容。
三維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全詩。
2、培養學生穿透詩文把握文章內涵的能力。
3、 教育 學生自覺珍惜時間,樹立遠大誌向。
教學重點:
1、體會壹個政治家身處動亂時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賢若渴的情懷。
2、熟背全詩。
教學難點:
用典、比興等藝術手法的運用。
教學 方法 :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學法指導:
1、朗讀——想象——感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步驟:
導入: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說曹操,曹操就到),有沒有同學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devil”壹詞是什麽意思呢?為什麽要把“魔鬼”翻譯為曹操呢?接下來,我想請壹些同學談談妳所知道,所了解的曹操。
(提示:可從生平、後世評價等角度切入來談)
學生發言+有沒有補充的
點評: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切入,談到了自己所了解得曹操,這是壹個很好的嘗試,在同學們的發言中,我也註意到了同學們或貶曹,或褒曹的感情傾向
(可能大家是受到壹些影視作品的影響)
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其實小說或戲劇不壹定能客觀地反映曹操的真實性格,也許歷史上的曹操並不像小說、戲劇、或大家所想的那樣,奸邪,狡詐。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幻燈片,壹起來了解壹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壹、作者曹操(展示幻燈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壹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壹方面表現了統壹天下的理想和壯誌,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曹操,壹個令人評說不盡的歷史人物。
那麽今天我們就壹起來學習他的《短歌行》
(幻燈片切入)——短歌行
二、解題
短歌行:古樂曲的名稱,屬於漢樂府舊題,運用樂府舊題來補做新詞的詩歌,就是“擬樂府”。
長歌行與短歌行的區別:根據《樂府解題》,其分別在歌聲、曲調的長短。
在正式賞析本詩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壹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幻燈片切入):寫作背景
三、背景介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壹舉蕩平孫劉勢力。這年冬天十壹月十五日,皎月當空,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後置酒宴請眾文武,飲酒至興,忽聞鴉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賞析詩歌
1、讀
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自由朗讀這首詩
(幻燈片切入)——詩歌!
正音
個人讀和齊讀相結合
2、詩眼
問:進壹步思考:大家能不能在詩中找出感情色彩最濃厚的字眼。
憂(堪稱這首詩的詩眼:壹首詩中壹脈相承的東西,貫穿全詩始終)
那作者憂的又是什麽呢?
3、賞析詩歌
(我們說這首詩總***有兩段,但是我們還可以把這兩段分為四節,所以我們先來齊讀第壹節(從開頭至唯有杜康)
學生朗讀1節
問:作者憂的是什麽?(用本詩句子回答)
那我是不是可以用壹句話概括——人生短暫!!(板書):人生短暫!!
問:作者在這裏是如何形容人生苦短,用到哪種修辭手法?
明確: 比喻(本體、喻體、相似點、作用)
本體: 人生
喻體: 朝露
相似點: 存留時間短暫(轉瞬即逝)
作用: 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
問:作者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杜康最早造酒的人,故後世用杜康指代酒
需明確:
雖然中國酒 文化 源遠流長,古今往來涉及酒的詩篇不勝枚舉。
但是,我們需強調,
酒只是壹種精神寄托,並不能真正達到排憂的作用(目的)
所以在這裏妳別看曹操就被邀明月,欲與爾同銷萬古愁,到最後,他的憂愁真正得到排解了嗎?
沒有!正如李白所說“抽刀……,舉杯。”憂愁沒有排解。那麽曹操還憂愁什麽?
高中語文《短歌行》教案設計三
壹、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第二首詩歌,本單元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的作品。詩中抓住“憂”字來寫詩人為什麽“憂”,如何解“憂”,從而表達希望能夠招攬人才、完成統壹天下的雄心壯誌。通過本課學習,目的在於讓學生掌握鑒賞詩歌內容情感的方法,為以後學習詩歌及高考詩歌鑒賞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曲折表達渴望招納賢才來建功立業的心情。背誦全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閱讀,問題探究,學習運用比喻典故等修辭方式來表達感情的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曹操的“憂”的內涵,體會詩人統壹天下的雄心壯誌,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二、說學生
教學對象是高壹學生。他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必修(壹)的學習。學習了現代詩歌單元,有了壹定的詩歌學習基礎,初步掌握了讀詩的基本方法,但是還未能形成系統的鑒賞詩歌學習方式。同時,本單元學習是高中第壹次接觸古代詩歌,詩歌語言上的障礙和時間上的跨度對他們來說都是學習上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討,增強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三、說教法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據此,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我感知課文內容及情感,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主旨。
2.討論點撥法:從不同角度設疑,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解決疑問,把握詩文內涵,並在理解的基礎上,當堂記憶詩歌。
3.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及時 總結 ,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更好地理解詩歌。
四、說學法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主動思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根據新課標,結合本文特點,我設計具體學法如下:
1.誦讀法
采用形式多樣的誦讀方法:全班齊讀,教師示範,學生默讀,分組朗讀等。
2. 勾畫法
詩歌中字詞理解,典故闡述等知識性內容,指導學生用勾畫圈註法,明確知識點,落實詩歌理解。
3.討論點撥法
從不同角度設疑,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解決疑問,把握詩文內涵。
五、說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壹課時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有大家熟知的劉備、諸葛亮、孫權、曹操等英雄豪傑。多少風流人物在這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又有多少蓋世英雄在這裏叱咤風雲。但是作為三國鼎立中的代表人物——曹操卻始終充滿了爭議性。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概括了人們對曹操的三個稱謂:英雄、奸雄、奸賊。歷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功過由人評說,今天,我們壹同穿越歷史,走近曹操,聆聽《短歌行》,讓我們看看,此時此地的曹操,到底是怎樣的形象。
2.介紹標題及曹操
總結學生所說出的關於曹操的知識,全面了解曹操,用多媒體展示,分別有軍事方面、政治方面和文學方面,重點介紹文學方面的成就,並介紹“建安風骨”,讓學生初步感知曹操詩歌的整體風格。
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是根據歌唱時音節的長短的不同而區別的。長歌慷慨激烈、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短促、微吟低唱,適於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學習本課,驗證是否具有這些風格。
3.幻燈正字音後,齊讀課文
4.結合註釋翻譯,初步感知情感
分組討論:按照詩歌的組句形式,四句壹韻,由八韻組成。全班分為八個小組,每組相互翻譯指定的文句,找出本組指定的詩句中是否體現了“憂”,如果有,讓學生指出如何體現;如果不單單是“憂”,也讓學生進行自我探討。
5.把握詩歌上節內容,探討詩歌情感
明確重點詩句,探討詩句手法以及情感內涵,采用小組自我答疑形式以及教師補充來推進課堂。采用分析手法和情感的形式來組織課堂。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