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四大皆空”是什麽意思?

“四大皆空”是什麽意思?

佛教用語,指世界上壹切都是空虛的。(印度古代認為地、水、火、風是組成宇宙的四種元素,佛教稱為四大。)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為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謂地、水、火、風四種物體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態,不相紊亂。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

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則毛發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濕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但是,不論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精神界的。

擴展資料:

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壹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回生死。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則是指物態的現象,並非根本元素。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然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

而“四大皆空”也有指地、火、風、水四種毀滅世界的方式。使之空無壹物,即非常直觀的告訴世人現存的物質也是會被“四大”所空,也就是指宇宙萬有均無實體的真理。

百度百科——四大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