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禪詩壹:找到自我》
唐·無盡藏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譯文:壹個人光是東南西北地向外追求,哪裏會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們心中,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認識了自己,這是很不容易的。而世間上的人,又往往不識自己,愚昧、苦惱,多麽可憐!
2、《禪詩二:擺脫迷惑》
唐·鳥窠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壹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譯文:人從生到死,都無法擺脫迷惑。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滿了迷惑,那麽人就只能陷入迷中,壹再沈淪,到最後壹無所得。
3、《禪詩三:聚散隨緣》
唐·龍牙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壹同。
譯文: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存的東西,壹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要彼此珍惜。
4、《禪詩五: 自在灑脫》
宋·此庵守凈
流水下山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2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譯文:灑脫自在的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順應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名利?世間壹切言語行為,都不過是心靈投射出來的影子。人生是短暫的,舍棄身外之物,舍棄功名利祿。方可活得灑脫,活得精彩,活得自在。
5、《禪詩六:去留人生》
明·憨山德清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譯文:壹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起伏,人有生老病死的輪回。實在沒有什麽值得我們執著留戀。不要只知忙眼前短暫的榮華富貴,還要忙於我們綿長的未來。壹個生命的出現,總要給世界留壹個紀念。
2. 古代描寫禪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唐代詩人戴叔倫在《送虞上人遊方》:“律義通外學,詩思入禪關;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柳宗元的《江雪》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膾灸人口的絕句,如只以寫景詩欣賞,亦無不可;但因詩中的意境與禪宗悟道的境界契合,從禪詩的角度欣賞就更有禪味。漁翁(亦代表作者自己)獨自垂釣於寒江之上,周圍壹片白茫茫,他那種與天地融為壹體,渾然無別,澄澈透底的心境,不正是禪者找到歸宿、找到本心、發現自性的禪境嗎?
唐代皎然《聞鐘》詩:“古寺寒山上,遠鐘揚好風。聲余月松動,響盡霜天空。永夜壹禪子,冷然心境中。”詩僧用古寺、寒山、松月、霜天、鐘聲,構造出壹種寂靜清幽的環境,以“禪子”的主觀“心境”排除了物境,寫出禪僧進入禪境的神妙狀態。因此,我們說“意境”是禪詩詩味的靈魂。壹首好的禪詩,即使沒有“佛”“禪”的字眼,但它所創造的意境——禪境,同樣會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五代貫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須須占好煙霞?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又如宋代靈澄《山居》詩:“因師問我西來意,我話山居不計年。草鞋只載三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常流上澗泉。半夜白雲消散後,壹輪明月到窗前。”由於詩人心理上的淡泊,所以他體驗到的環境,是清新而又寧靜的,所過的生活是瀟灑自如的。這就是禪詩所表達的清新淡泊的情趣——禪詩的詩味之所在。
3. 禪的古詩(壹)、描寫春天的古詩詞nbsp;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nbsp;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nbsp;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nbsp;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nbsp;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nbsp;(二)、描寫夏的古詩詞nbsp;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nbsp;宋·陸遊《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nbsp;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nbsp;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nbsp;(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nbsp;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nbsp;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nbsp;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nbsp;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nbsp;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nbsp;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nbsp;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nbsp;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nbsp;(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nbsp;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nbsp;唐·李白《冬日歸舊山》壹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nbsp;唐·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nbsp;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nbsp;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nbsp;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nbsp;二、古詩詞中的花鳥蟲魚nbsp;1、nbsp;帶“花”字的詩句nbsp;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nbsp;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nbsp;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nbsp;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nbsp;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nbsp;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唐·李白《月下獨酌》nbsp;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誌和《漁歌子》nbsp;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唐·杜甫《登樓》nbsp;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nbsp;2、nbsp;帶鳥的詩句nbsp;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nbsp;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nbsp;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nbsp;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誌和《漁歌子》nbsp;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nbsp;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nbsp;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nbsp;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nbsp;3、nbsp;繪蟲的詩句nbsp;壹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宋·樂雷發《秋日行村路》nbsp;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裏《小池》nbsp;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清·黃景仁《雜感》nbsp;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月夜》nbsp;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清·朱景素《樵夫詞》nbsp;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
——宋·楊萬裏《寒食相將諸子遊翟園》nbsp;南窗壹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明·華幼武《睡起》nbsp;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唐·杜甫《曲江對酒》nbsp;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nbsp;4、nbsp;繪魚的詩句nbsp;壹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
——元·宋禧《即事》nbsp;竟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後鯉魚肥。——清·朱鳳翔《村處閑吟》nbsp;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nbsp;三、古詩詞中的山水風光nbsp;1、nbsp;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