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修辭方法。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作下壹句的起頭。
頂真(頂針),亦稱聯珠、蟬聯,是壹種修辭方法,是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的方法。註意:使用這個方式時,毋須限制上下句的字數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點壹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詞。
例如: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蘭辭》。《木蘭詩》是壹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
譯文:
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
擴展資料:
頂真的分類:
1、句中頂真
即在句中結奏點(斷讀處)傳遞文字,古人稱之為聯綿(連綿)。如長沙白沙井聯:
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按七言聯“二二三”節奏式,可讀為“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德、山、沙、水均為句內頂真。
2、句間頂真
即在各斷句間傳遞文字。如下面壹副戲臺聯堪稱頂真聯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象誰。
這副頂真楹聯概括力極強,僅用了二十二個字,就把戲劇演員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來了,該聯對仗工穩,精巧風趣,聯意雋永,是壹副絕妙戲聯。
3、句句頂真
即無論斷句多少,聯珠到最後壹句,可稱之“連環”。根據其斷句多少,可分為大小兩種。
連環壹般是三個斷句,兩處頂真。
百度百科-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