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諺有哪些如下:
1、“人誤田壹時,田誤人壹年”、“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2、“春爭壹日,夏爭壹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3、“小滿芝麻芒種谷”、“早種三分收,晚種三分丟”、“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擴展知識:
1、炎帝黃帝部落聯盟合並、形成了偉大的華夏族(漢族古稱),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國傳說中的第壹個新石器時代歷史時期。
2、標誌著中國若幹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夏朝***傳14代、17王,延續近500年。
3、禹治水有功,被選舉為天子,成為夏朝建立者。禹即位後,建都陽翟(今河南許昌)他壹再會合諸侯,並將中國分為九州,定貢賦的制度。
4、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破壞禪讓的傳統,自立為王,恢復了黃帝初期父子相傳的古老制度。從此,王位傳子、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
5、啟之後繼位的太康被壹位諸侯首領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在後羿手中。仲康死後,其子相即位,後羿的臣子寒浞殺掉後羿與相,自立為王。相的王後緡帶孕逃回母家有仍氏,生少康。
6、少康長大後,收聚夏的殘存勢力,滅掉寒浞,光復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在位時擁有壹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的勢力,並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
7、其後的五代六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歷和幹支記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術鬼神、淫亂,引起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漸衰敗。
8、孔甲再三傳到履癸(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務修德,奢侈無度,殺人無數,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最終被商湯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