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處事,也應像天壹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不可懶惰成性。
壹、原文:商 周文王姬昌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二、譯文: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處事,也應像天壹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不可懶惰成性;大地吸收陽光滋潤萬物,君子應增厚美德,以身作則。?
擴展資料
壹、作者簡介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陜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中國歷史上的壹代明君。
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後,正式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制定軍國大計,收服虞國和芮國,攻滅黎國(今山西長治市)、邘國(今河南沁陽市)等國,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建都豐京(今陜西西安市),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演繹《周易》,創立周禮,得到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稱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駕崩,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原(西周王陵位於今陜西岐山縣鳳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 ,追謚姬昌為文王。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制,自稱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二、作品簡介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壹(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壹,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蔔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十篇,統稱《十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