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什麽是幼小銜接教育

什麽是幼小銜接教育

壹、幼小銜接是什麽?

“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其有兩層含義,壹是狹義的幼小銜接是集中在大班下學期;二是廣義的幼小銜接是貫穿在3-6歲整個學齡學前階段。

3-6歲是孩子黃金學習敏感期,因此建議家長進行通過幼兒園三年進行教育,讓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識,更加無縫地適應小學,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提高孩子的能力,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而不是等到孩子到幼兒園大班或者幼升小暑期再來突擊準備。

二、為什麽要進行幼小銜接?

2021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減緩銜接坡度,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為幼兒園與小學做好銜接工作指明了方向。

幼小銜接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壹個重大的轉折期。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遊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學教育主要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學習為主的教育,兩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由於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必然要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幼兒要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建立壹套新的行為方式,以滿足適應性情況的需要。

所以,有效的幼小銜接可以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能夠使幼兒入學後,在身心、情感、社會性適應和學習適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從而順利地實現由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

三、幼小銜接幾大誤區,家長務必重視避開

首先,嚴禁超前超前學習小學課程,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已經明確規定:嚴禁小學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選拔考試,嚴禁小學壹年級以任何理由壓縮課程或加快課程進度。

其次,針對幼兒園孩子直接教授小學低年級的內容,只是讓孩子在幼兒園把小學壹、二年級的部分內容學完了。看似孩子比其他小孩子掌握更多知識,其實是違背了孩子學習發展規律,上學以後孩子會感覺到,小學學習很容易,不用很用心,也不用很努力,讓孩子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第三,單純讓孩子學習與小學主科相對應的內容,如加大數學、語文讀寫、英語的學習比重,幼兒的室內外遊戲和體育活動、社會性交往與交流活動、藝術創造活動相應減少。這種不當的幼小銜接會令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孩子在幼兒園就累壞了,嚇怕了,也對學習厭倦了,這對小學及後繼階段的學習十分不利。

因此科學做好幼小銜接很重要,它直接關乎幼兒能否實現幼兒園向小學的順利過渡,關乎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終身發展。

四、幼小銜接,銜接什麽?

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不是知識的準備問題,而是如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其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因此,幼小銜接應該以幼兒發展為本,遵循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註重興趣、習慣、能力的培養。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明確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1)是身心準備,引導孩子向往小學生活

建議家長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於小學的事,比如小學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與幼兒園有什麽不同,自己兒時上學的趣事等;也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幫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積極的入學期待。

(2)是生活準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建議家長配合幼兒園調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兒早睡早起、按時入園;同時以身作則,以規律作息影響幼兒。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自覺洗手,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環境中讀寫畫,連續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註意用眼衛生等等。

(3)是社會準備,培養孩子良好社交能力

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鼓勵幼兒與他人交往合作,培養遵守規則的意識,註意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主動與同伴、老師問好。

(4)是學習準備,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基礎學習能力有助於入學後適應不同學科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更加主動、持久、投入地學習。

5-6歲幼兒處在學習習慣和興趣培養的重要時期。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幼兒對學習的渴望,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任務意識和自制能力,能幫助幼兒更加從容地步入小學生活,也能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入學準備不是完成“固定知識”的傳授,不是提前,不是搶跑,而是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強化學習興趣、願望、能力和品質的準備。

五、大班幼小銜接,家庭如何為上小學做準備

(1)不要讓家庭為孩子上學承擔過重的負擔

家校距離太遠、或者家庭經濟壓力太大,會讓孩子有壓力——背負為了自己上學整個家庭不堪重負的壓力,即使家長嘴上不說,孩子也能感覺到,這對幼小的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健康的。

(2)給孩子辦壹個入學派對,慶祝孩子即將進入新的階段

在孩子上小學前,全家人壹起拍照留念或者聚餐,也是很好的慶祝方式,讓孩子感受上小學是壹個非常開心值得慶祝的事情。

(3)讓孩子參與到上小學的準備過程中

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即將上學的小學門口走壹走,如果被允許,還可以進入學校熟悉壹下環境,看看教室、圖書館、操場、洗手間。提前熟悉小學環境,讓孩子進入學校後不再感到陌生,讓孩子更安心。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購買書包、文具、校服的小學入學物品準備過程中,讓孩子感受上小學是自己的事情。

(4)家長壹定避免給孩子負面暗示

有的家長,從與其他家長的溝通中,得知有的孩子上小學後適應有困難,產生焦慮,在孩子在場的時候,流露出這種擔心,就給孩子了壹個“上小學困難”的暗示;另壹極,過度渲染理想化小學也不可取,可能會讓孩子在實際上學後有失落感。請家長註意莫用負面的話來嚇唬孩子(如 “妳就淘吧,過些日子上學了讓老師治妳!”之類),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壓力感和抵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