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讀後感 | 《血戰長津湖》

讀後感 | 《血戰長津湖》

國慶帶著全家老小去看了電影,看完後內心余熱不減,於是又讀了這本《血戰長津湖》,如果說電影帶給人的是震撼,那麽書中的各種細節,讓人更能體會這場戰役的殘酷與艱苦。

為什麽很少人知道這場戰役,就像書裏所說:中美軍人都不願回憶長津湖之戰,因為這壹場血戰過於殘酷。

看完書, 最大的感受就是 有些現實是影片和文字都難以描述的。

看電影的時候,每壹根神經都很緊張:誌願軍裝死躲避敵機的那段,真希望飛機飛過就沒事了,可是該死的美軍還要飛回來比賽掃射死屍。這壹段讓我想起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人同樣比賽殺人的那壹段,是人性之惡毒,還是戰爭讓人變成屠夫?

每次以為要勝利了,結果飛機和坦克輪著來轟炸,盼著槍林彈雨快些結束,但是哪有那麽容易?

電影中的畫面帶給人不壹般的沖擊感,英雄色彩及主角光環,也是緊抓人心。而書中的細節描述,讓人看到更多的殘酷的壹面。在長津湖接近零下40℃的嚴寒中,長達28天的決戰,武器和裝備懸殊之差,豈止是壹個鏡頭就能完全體現的,現實超乎了戰士們的預期,更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無法想象的。

很多誌願軍受傷,原本可以被救活的,卻活活的被凍死。有人被機槍掃射不倒,把敵人都嚇跑了,因為身子全部凍僵直直地僵立著。有的人走著停壹會就沒了,即便有壹絲氣,也是沒得救也沒法救。

而美軍有寒帽、厚呢軍裝、毛衣、大衣、毛襪、皮靴和鴨絨睡袋。連隊裝備棉帳篷、火爐等。每班、每輛車除配備小汽油爐外,陣地上還有專門供熱的電爐。由於彈藥、汽油充足,為防止裝備受凍損壞、汽車不能發動,規定隔壹段時間射擊壹次,汽車發動壹次。有肉、豆制成的熟食罐頭(C種野戰口糧),甚至有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罐頭(B種野戰口糧)供應,還有聖誕大餐各種補己。

更不要提武器的差別,美軍飛機大炮坦克,而我們的誌願軍只有炸藥包,手榴彈加步槍,手榴彈在冰天雪地中,拉都拉不動,不會像影片中那樣,壹拉壹個響。

美軍並非紙老虎,但是誌願軍的意誌就是看不見的鋼槍與大炮,生生的把裝備精良的敵人打敗。

看看那冰雕連的戰士的那幾段描述,讓人眼睛都濕潤了。

現實也許比文字描述的還要殘酷百倍,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讓我們看到勝利背後的代價。

如果布兵時不那麽操之過急,而是糧草先行,準備充足?如果軍官之間的溝通能夠徹底些,明白些;如果國家的通訊能發達些,而這些如果在解放初期的中國,並沒有那麽容易做到。千萬個如果,也無法挽回戰死沙場,還有那些凍死的戰士。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史詩般的戰鬥 ,不管勝負如何, 吾輩當常常緬懷前輩,更當汲取經驗教訓,珍惜眼前的和平,而不是因為戰役的殘酷,和現世的安穩,就將他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