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飾康熙: (16歲至31歲)
在中國歷史上300多個帝王中,有壹顆特別璀璨奪目的明星——愛新覺羅·玄燁,史稱康熙大帝。康熙在位61年,由於他的文治武功,中國的多民族統壹的局面得到鞏固發展,出現“康乾盛世”的繁榮,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中的壹個黃金時代,是壹位英明的好皇帝。《康朝秘史》集中反映了康熙16歲親政,直至31歲的大局初定時,這位年輕皇帝成長的心路歷程。《康朝秘史》中的康熙是壹個有著火壹樣青春熱情、卻被壓抑太久了的少年皇帝。壹代帝王的成長,並非壹朝壹夕的事情,本劇中的康熙就是在矛盾與抉擇中歷練,在痛苦與悲傷中變得成熟。劇中康熙與納蘭性德既是自幼壹起長大情同手足的兄弟,又是有著同樣理想和抱負的君臣,還是愛著相同女人的情敵。“惠兒”就是康熙和納蘭***同愛著的女人。面對惠兒,康熙和納蘭之間的君臣之禮,兄弟之情反復受著煎熬與折磨,是君,是臣,是愛,是恨,讓康熙和納蘭都陷入了兩難境地……最終,康熙戰勝自我,親政成功,並在政權生死存亡的關頭,做出正確決斷,成長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壹。
鐘漢良--飾納蘭性德:(16歲至31歲)
中國清代第壹詞人。康熙年間進士,禦前壹等侍衛。能騎善射,文采卓越,壹代才子。本劇中納蘭性德是康熙自小壹同長大的好朋友,親如兄弟,在康熙親政的道路上,納蘭性德以他的智慧和勇氣,為康熙立下汗馬功勞。然而,由於年齡相仿,加之納蘭的才智又絕不在康熙之下,這也鑄就了兩人之間極其特殊的關系。惠兒是納蘭的表妹,兩個人自幼青梅竹馬,相許壹生。這卻招至康熙的嫉妒,為平衡各種矛盾,皇後將惠兒選妃入宮,至此納蘭與惠兒被壹座宮墻隔為兩世,面對自己深愛的女人,面對身為帝王卻情如兄弟的康熙,納蘭性德將要面對他壹生最為重要的抉擇……
杜雨露--飾鰲拜:(50歲)
三代元勛,康熙帝即位時輔政大臣之壹。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壹勇士”,1661年順治帝崩,愛新覺羅玄燁八歲繼位,順治帝遺詔,由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大臣輔政。康熙八年,鰲拜因專擅弄權而被拘禁,不久就死於幽所。本劇中著力刻畫了少年皇帝康熙親政前夕,與輔政大臣鰲拜之間君與臣,權力與責任之間的爭奪與抉擇。鰲拜曾誓死效忠大清朝效忠大清的皇帝,但面對康熙的年輕氣盛桀驁不馴,鰲拜似乎不相信這個少年皇帝能夠擔負起帶領壹個王朝走向昌盛的重任;更讓鰲拜深感痛苦的是康熙竟然深愛著自己的養女青格兒;在感到自己已經成為少年皇帝親政之路上最大的障礙時,鰲拜經歷了痛苦的掙紮和思考的過程,最終他選擇了退出了歷史舞臺,因為他看到了大清朝的希望,看到了壹個能夠執掌大清江山的英明神武的少年皇帝;鰲拜最終是忠臣還是奸相,只能等待後人細細去評說了……
蔡琳--飾赫舍裏:(16歲至31歲)
赫舍裏出身於門第高貴的名門望族,是康熙皇帝的第壹位皇後。
皇後赫舍裏深深地愛著康熙,最了解康熙的就是她。她清楚地知道康熙的雄心壯誌,同時她也比誰都清楚康熙的缺點,她要借助自己特殊的身份平衡康熙、太皇太後、祖父索尼等大臣之間的關系……
赫舍裏忍受著普通人永遠沒有也永遠不會理解的痛苦,壓制自己的愛,幫助康熙成長為壹個真正的帝王。可是,這些努力得不到康熙的認可和理解。按照清朝的規定,皇帝有選妃的權力,不過必須由皇後決定人選,為使康熙斬斷感情羈絆,赫舍裏不得不作出使康熙誤解自己的舉動,不得不忍受著外界的質疑,她相信,愛人最終會明白她的心!
在赫舍裏的堅持下,惠兒入宮成為了康熙的妃子,由此引起了壹場撕心裂肺的情感糾葛……
胡靜--飾青格兒:(15歲至30歲)
輔政大臣鰲拜的養女,前朝名將沈鈞的遺孤。青格兒自幼被鰲拜收養,視為掌上明珠,但青格兒始終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謎。首次見到納蘭之後,青格兒就被納蘭的才學和性格所吸引,就此愛上納蘭。與此同時,青格兒桀驁不馴的性格也深深地吸引了康熙。納蘭因為惠兒拒絕了青格兒,這讓青格兒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轉而,在康熙親政的道路上,康熙和納蘭不得不與鰲拜為敵,壹邊是撫養自己多年的養父,壹邊是自己所愛的納蘭和愛著自己的康熙,青格兒在痛苦中抉擇。最終康熙和納蘭獲得了勝利,鰲拜入獄,青格兒此時已經心灰意冷決定遠走他鄉……
鄔倩倩--飾孝莊太皇太後:(50歲至65歲)
生於明萬歷四十壹年二月(1613年3月),其孫康熙繼承帝位,孝莊被尊為太皇太後。孝莊精心撫育培養康熙,指導康熙處理各種政務,終使康熙成為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壹代君主。至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操勞壹生的孝莊因病辭世,享年75歲。本劇中的孝莊既是康熙的祖母,也是康熙親政過程中重要的支持者,自康熙親政的整個過程中,孝莊除了時常訓誡康熙為君之道之外,更多的是在幕後為康熙平衡各方政治勢力,但是在康熙的感情問題上,孝莊的果敢和睿智是旁人所不能比擬的,她為少年皇帝選擇了皇後,她教導康熙如何成為壹個好皇帝,她的大情大義感召著康熙,影響著整個朝廷,國家!
少年皇帝雖然有不解和抗爭,但是隨著自己的成長,康熙慢慢的明白了祖母的良苦用心,慢慢的明白了如何成為治國平天下,為天下萬民所擁戴的壹代名君……
石小群--飾惠兒:(15歲至30歲)
惠兒是大清“第壹詞人”納蘭性德的表妹,自幼和納蘭青梅竹馬,兩情相許,然而納蘭的才智也深深地吸引了輔政大臣鰲拜的養女青格兒,但納蘭心中始終愛著惠兒,因此納蘭拒絕了青格兒的壹片癡情。即便如此,在惠兒和納蘭之間,也隱隱的出現了壹道裂痕。皇後赫舍裏在選妃時看中惠兒,她的賢良淑德,她的明白事理,正是作為壹名妃子所必備的美德!為了能讓康熙盡快擺脫感情的困擾,盡快忘掉青格兒,為了康熙親政以後全力施政,為了清朝的江山,盡管康熙早有旨意承諾不會選惠兒入宮,可赫舍裏還是決心選惠兒為妃!
納蘭和惠兒雖然萬般痛苦,卻只能含淚分別。進了宮的惠兒郁郁寡歡,但就此了斷自己與納蘭相戀多年的感情談何容易?然而面對康熙熾烈的情感,惠兒卻又感到無從躲避……
壹個少年英武的皇帝,壹個郁郁寡歡的才子,惠兒最終的選擇又將何去何從呢……
康熙八年,四大輔臣之首索尼去世,康熙從索尼的去世中看到了機會,他決定親政。同時為了搞清遺詔真相,康熙帶著伴讀曹寅,微服來到安親王府。康熙偶遇鰲拜的女兒青格兒和明珠的兒子才華橫溢的納蘭性德。康熙被青格兒的容貌吸引,但卻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結果言語間和納蘭發生了口角,青格兒也用尖銳的語言直擊康熙,康熙大怒,欲治納蘭和青格兒的罪,孝莊及時趕到,救下二人,並且欽定納蘭成為了康熙的伴讀。
納蘭性德起草的神功聖德碑文令康熙非常滿意,康熙將納蘭性德留在身邊當侍衛。曹寅心中有了壹絲嫉妒。壹直對納蘭情深意長的青格兒認為納蘭應該當大學士!納蘭性德知道青格兒對他的感情,但他自己的感情卻已經給了與他青梅竹馬的惠兒,納蘭陷入兩難的境地……
按照孝莊的密令,曹寅每天都要向孝莊密報康熙壹天的情況,康熙的日益長大讓孝莊很高興,但是康熙的不安分也讓孝莊擔憂……
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擔心納蘭性德起草的神功聖德碑文會給全家包括皇上帶來災難,明珠要納蘭性德遠走天涯,惠兒也願意與他生死同行。
早朝上,蘇克薩哈宣讀奏折,正式請求皇上取消輔臣制度,乾綱獨斷。納蘭拿到父親要他趕快走的紙條,卻沒有走,而是決定進宮。乾清宮中,孝莊的出現,使剛剛達成的平衡再度向鰲拜傾斜。匆匆趕到的納蘭性德,以“孝”字為由,使得康熙找到了為順治立碑文的理由。孝莊和眾大臣也不好反對,鰲拜提出,要嚴處納蘭性德,孝莊同意。青格兒為救納蘭以死相威脅,鰲拜又見康熙如此重視此事,便有所妥協,但依然主張重重懲罰……
孝莊不同意青格兒嫁給康熙,為此事孝莊與鰲拜第壹次產生了正面沖突……孝莊下旨,要青格兒與福全結婚,此舉使鰲拜大為沮喪,同時也遭到青格兒極為強烈的反對。
青格兒為此離家出走,遇到了惠兒,青格兒和惠兒成了好朋友,但她們不知道彼此愛的是同壹個人。鰲拜起了疑心,納蘭性德情急之下,找康熙幫忙,康熙將青格兒秘密送到端敏住處。青格兒離去後,納蘭性德和惠兒二人的感情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自從上次康熙見到了惠兒之後,壹直念念不忘,數次與曹寅談起惠兒。曹寅親自將惠兒接到宮中,與青格兒和端敏相見。納蘭性德並未多想。康熙只要有時間就去看望三個女孩子,面對青格兒和惠兒,心情復雜。
福全無意中在端敏的住處碰見青格兒。青格兒只得說出實情,她不想嫁給福全,壹向老實的福全大受刺激,他懇求孝莊取消婚約,由於鰲拜也持消極態度,結婚壹事被無限期延期,而此時福全心中第壹次對康熙有了恨意……
蘇克薩哈勸康熙堤防鰲拜篡位。次日朝會上,蘇克薩哈提出了辭呈,竟遭來鰲拜要殺他全家的禍事。按照程序,以上決定均以皇帝的旨意頒布,康熙不肯,找孝莊幫忙,孝莊要康熙不要跟鰲拜正面沖突,最終康熙向鰲拜妥協。
自那以後,康熙決定壹定要搬倒鰲拜,卻被鰲拜得知,鰲拜認為,小皇帝不值得信任,為了大清江山只能換個皇帝了。鰲拜與諸王爺密商後率眾人連夜進宮見孝莊。孝莊並未表示反對,只說希望待她病好後再定。眾人離去後,孝莊病情加重,癱倒在床上……
孝莊告訴蘇墨爾,真正的威脅其實並不是鰲拜,而是隱藏在他背後的那些親貴王爺們。孝莊開始實行壹系列計劃,她命令索尼之子索額圖秘密進宮,又單獨召見納蘭性德和明珠。索額圖與納蘭性德同時與康熙緊急商議對策。這過程中福全來找過康熙,並責罵他,康熙又看到昏迷的孝莊神色大亂,以至想要放棄皇位。納蘭、曹寅想方設法鼓勵康熙,終於,康熙決定與鰲拜殊死壹搏……
曹寅提議,以青格兒為誘餌,引鰲拜入宮。納蘭找到青格兒,青格兒危難之余還是給鰲拜寫了壹封信。鰲拜見到青格兒的信,鰲拜不顧班布爾善等人勸阻,當即就要進宮……
就在上書房,曹寅和索額圖率眾人壹擁而上,卻不能把“滿洲第壹勇士”怎樣,危機壹刻,康熙提刀要親自與鰲拜以死相拼,鰲拜忽然間發現眼前的這個少年,已經不是壹個不經世事少年,他已經能夠把大清的江山交給康熙,而此刻只有犧牲自己才是最終成就康熙唯壹辦法,鰲拜放棄了抵抗,結果曾經顯赫壹時的鰲拜被眾人用鐵鏈將他牢牢捆住。與此同時,躺在床上的孝莊突然睜開眼,喝令蘇墨爾扶自己去見康熙。正當索額圖要殺鰲拜時被孝莊喝止。眾人都以為孝莊要放了鰲拜,但孝莊搖搖頭,表示不能放虎歸山。從這壹刻開始,重病初愈的孝莊象是變了壹個人,冷靜而果斷地輔佐康熙……
經過令人窒息的十二時辰,當熱河如此駐軍的先頭部隊趕到京城外時,孝莊身子壹軟,癱倒在椅子上。乾清宮裏從此,再也看不見幾大輔臣的身影。
康熙最終沒有殺鰲拜,因為青格兒,也因為鰲拜在被抓前已用行動證明,他真的沒有叛逆之心,他壹心想的只有大清江山社稷的千秋萬代,更何況鰲拜為了不牽連青格兒,說出青格兒的身世。康熙要鰲拜放心,他壹定會善待青格兒,但青格兒卻失蹤了……
對於納蘭性德和曹寅此次立下的巨大功勞,康熙極為感激。康熙鄭重書寫密旨兩份,密旨上說,今後不管他們說什麽話,幹什麽事,皇帝將永遠不會降罪於他們……
就這樣,康熙這個少年皇帝跌跌撞撞的開始了自己政治生涯,也在君權與人性的掙紮中開始了自己扭曲的愛情……
在孝莊的建議下,康熙重用索額圖和明珠。之後,康熙開始了他的統壹大業,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博學鴻儒,從而在根本上建立起大壹統的封建王朝……
然而,面對惠兒和青格兒,康熙和納蘭之間的君臣之禮,兄弟之情反復受著煎熬與折磨,是君,是臣,是愛,是恨,讓康熙和納蘭都陷入了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