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規則如下。期貨是可以雙向操作的,也就是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在做多時,價格上漲賺錢,價格下跌虧錢。在做空時,價格下跌賺錢,價格上漲虧錢。期貨是可以進行T+0操作的,也就是可以當天買入或賣出後,當天平倉。
期貨采用的是保證金制度,任何交易者必須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值的壹定比例繳納保證金。在國內交易的期貨品種中,保證金比例壹般在10%左右,交易所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保證金比例。也就是說,期貨買賣操作是帶有杠桿的。
期貨買賣也是有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品種不壹樣漲跌幅限制也是不同的。
期貨采用的是每日結算制度,也就是交易所會按當日結算價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費用。
溫馨提示:不構成投資建議,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賀悶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壹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準合約的模式。
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禪攔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壹時間交收壹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範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壹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壹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準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
這種標準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壹種專門買賣標準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壹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衡源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