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關於晏嬰的文言文

關於晏嬰的文言文

1. 關於晏子的文言文及翻譯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註釋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壹個作名詞即使者,壹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裏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壹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

命——命令,這裏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裏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就是不賢,沒有德才的人。

評點

這個寓言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的才幹,同時也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品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想侮辱他,因為他身材矮小,楚國人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壹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中進去。晏子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此門中入城吧。"楚國人只好改道請晏子從大門中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恐怕是沒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人挨著人,肩並著肩,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壹樣,怎麽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麽派妳這樣壹個人來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訪賢明的國君,無能的人就派他出訪無能為力的國君,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智慧評點:

外交無小事,尤其在牽涉到國格的時候,更是絲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針尖對麥芒"的方式,維持了國格,也維護了個人尊嚴。

2. 有關晏子的古文有哪些

關於晏子的古文

晏子諫齊景公施仁政

景公探爵,弱故反之。晏子聞之,不待請而入,見景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胡為者也?”景公曰:“我探爵,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賀曰:“吾君有聖王之道矣。”景公曰:“寡人入探爵,弱故反之。其當聖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對曰:“君探爵,弱故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禽獸亦加焉,而況於人乎?此聖王之道也。”

譯文齊景公探視小鳥,看到小鳥很弱就回來了。晏子聽到這件事,不等景公召請就入宮,看到景公擔心得都出汗了。晏子就問:“國君為何如此啊?”景公說:“我去看小鳥,小鳥十分瘦弱,所以我就回來了。”晏子在殿北徘徊了壹陣子,就再拜而祝賀道:“我們的國君具備聖王之道了。”景公不解地問:“寡人只是去看小鳥,小鳥太弱,就回來了。這就符合聖王之道,是什麽原因呢?”晏子回答:“國君去看小鳥,小鳥弱,所以國君回來了,這就是愛護弱者啊!我們的國君仁愛禽獸尚且如此,何況是對人呢?這就是聖人之道。”

3. 晏子有關的文言文

《晏子春秋》壹部書都是以下是關於晏子最著名的兩個故事了~《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

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

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

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壹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壹人詣(yì)王。

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 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壹個小洞請晏子進去。

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壹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壹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麽能說沒有人才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麽為什麽會打發妳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裏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國王那裏去。我晏嬰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於辭令的人,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麽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壹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

大王就問:‘這人是幹什麽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麽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壹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

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幹什麽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

這是什麽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二桃殺三士典故漫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

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仰天而嘆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壹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

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

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

當是時也,冶少不能遊,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裏,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視之,則大黿之首。

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

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其桃而宜。”

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

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釋義晏子讓齊景公賜三士二桃,讓他們論功食桃,終致三士自殺而死。

後遂用“二桃殺三士、齊相計”等謂施用陰謀手段殺人;用“齊三士、三士”等指此三人,也借指被謀害的人。追問:第壹句是,宴子朝,乘弊車,駕駑馬。

追答:第六卷 內篇雜下第六 晏子朝,乘弊車,駕駑馬。景公見之曰:“嘻!夫子之祿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對曰:“賴君之賜,得以壽三族,及國遊士,皆得生焉。

4. 那個,關於晏子的文言文,100字以內,兩篇

晏子使楚,壹篇是那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的什麽什麽的,還有壹篇是楚王在門口難為晏子,讓他走旁門什麽的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 為其來也,臣請縛壹人過王而行。王曰‘ 何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王曰‘ 何坐?’曰:‘ 坐盜 。’ ”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壹人詣王。王曰:“ 縛者曷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5. 那個,關於晏子的文言文,100字以內,兩篇

晏子使楚,壹篇是那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的什麽什麽的,還有壹篇是楚王在門口難為晏子,讓他走旁門什麽的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 為其來也,臣請縛壹人過王而行.王曰‘ 何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王曰‘ 何坐?’曰:‘ 坐盜 .’ ”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壹人詣王.王曰:“ 縛者曷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6. 有關晏子的故事 文言文

社 鼠①? 景公問晏子曰②:“國何患?”晏子對曰:“患夫社鼠③。”

公曰:“何謂 也?”對曰:“夫社束木而塗之④,鼠因往托焉⑤,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 塗⑥。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會故也⑦。

夫國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⑧。內則 蔽善惡於君上⑨,外則賣權重於百姓⑩。

不誅之則為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B11 ?,腹而有之?B12?,此亦國之社鼠也。”? 作者介紹? 《晏子春秋》,相傳為晏子所作,實際是後人根據其言行編寫的。

晏子,名嬰,字仲,謚平 ,史稱晏平仲,春秋時代齊國人,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任國相,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晏子春秋》***八卷,二百五十章。

其文短小精悍,活潑流暢。? 註釋? ①選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②景公:齊國國君,名杵臼,公元前517—490年在位。晏 子:即晏嬰,齊國大夫。

③社:土地廟。④束木:把木條編排結紮。

塗:作動詞用,抹泥。 這裏指墻壁的結構。

⑤托:寄托。⑥敗:毀壞。

塗:塗抹上的泥,作名詞用。⑦以:因為。

故:原因。⑧人主:國君。

下文的“君上”也指國君。人主左右,指國君親近的小人。

⑨蔽 :蒙蔽、隱瞞。⑩賣:賣弄。

重:權。賣權重,即賣弄權勢。

?B11?案據:把持,保護。 ?B12?腹:厚。

有:通“友”,親愛的意思。“腹”和“有”都作動詞用。

之:代詞,指 上文的“左右”。這句的意思是指人主對他的左右恩禮親厚。

? 譯文? 壹天,齊景公問晏子說:“對壹個國家來說,最大的憂患是什麽呢?”? 晏子回答道:“最大的憂患的社廟的老鼠。”? 齊景公不解地問:“這是什麽意思呢?”? 晏子回答說:“社廟的墻壁是把許多木條聯結在壹起,外面抹上泥土而成的。

老鼠喜歡到那 裏寄居。人們想要消滅它們,用火去熏,怕燒壞木頭;用水去灌,又怕毀壞泥墻。

因此,老鼠憑借這個,作威作福,使人們很難根除。說到國家,也有社鼠,就是國君親信的那些小人。

他們在朝中隱瞞善惡,蒙蔽君王;在外賣弄權勢,欺壓百姓。如果不殺掉這種人,就會釀成禍患,但要殺他們,他們則是國君的寵臣,國君的心腹,人們無可奈何。

這些人實在是貽 害國家而又難以根除的社鼠啊!”? 題旨壞人,得到當權者的信任和庇護,其危害就更大。? 晏子之禦①?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②,其夫為相禦,擁大蓋③,策駟 馬④,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⑤,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門 尺,身相齊國⑥,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誌念深矣⑦,常有以自下者⑧。

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⑨。”

其後夫自抑損⑩,晏子怪 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B11?。? 註釋? ①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②窺:讀kuī虧,偷看。③蓋:車上的傘。

④策:鞭打 。駟:讀sì四,古代壹輛車上套的四匹馬稱駟。

⑤去:離去,意即“離婚”。⑥相:用作 動詞,為相,作相國。

⑦誌念深:即深謀遠慮。⑧自下:虛恭謙下。

⑨是以:所以,因此。 ⑩抑損:謙退,謙遜。

?B11?大夫:我國奴隸制社會中,諸侯國臣屬分三等:卿、大夫、士。這裏泛指官員。

? 譯文? 晏子提任齊國的相國。壹天,他乘車外出,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看,只見自己丈夫為晏子 駕馭車馬,坐在車上的大傘之下,揮鞭催馬,趾高氣揚,十分得意。

? 過了壹會,車夫歸來,他的妻子便要和他離婚。? 車夫莫名其妙,忙問妻子緣故。

? 妻子說:“晏子高不滿六尺,身為齊國宰相,名揚天下。今天,我看他外出,雖然胸懷大誌 ,滿腹韜略,卻顯得十分謙虛。

而妳身高八尺,不過作人家的車夫,卻神氣十足,不可壹世,所以,我不願再和妳壹起生活了。”? 從此以後,車夫便謙虛謹慎起來。

? 晏子見了,感到很奇怪,就詢問車夫。? 車夫如實相告,晏子聽了,感嘆不已,於是便推薦他做了大夫。

? 題旨對比批評能見效,改正錯誤自受益。? 牛頭馬肉①?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②,國人盡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 者,裂其衣③,斷其帶。”

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 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④,而禁之 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

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

”使內勿服,不逾月而國莫之服⑤。? 註釋? ①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②靈公:齊靈公,公元前581—554年在位。飾:服飾,裝 飾。

③裂:作動詞,撕破,撕毀。④內:內宮。

⑤逾:越,過。莫之服:即“莫服之”。

之 ,代指“男子飾”。? 譯文? 齊靈公喜歡內宮的婦女女扮男裝,結果上行下效,壹時成風,全國婦女都穿起男服來。

? 靈公使官吏禁止,下令說:“凡是女扮男裝的,壹律撕毀所穿衣服,扯斷所系帶子。”? 然而,盡管人們親眼看到有人受罰,女扮男裝的風氣還是煞不住。

? 靈公對此很傷腦筋。這天,晏子進見,靈公問道:“我讓官吏嚴禁國中女扮男裝,還下令毀掉她們的衣帶,這壹切人們都親眼所見,為什麽還禁止不了呢?” 晏子回答說:“您允許宮廷嬪妃女扮男裝,卻對外禁止,這好比肉店門口高。

7. 求關於晏子的文言故事(要加譯文)

原文: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壹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壹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麽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壹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幹什麽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麽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壹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幹什麽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壹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麽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壹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