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漢昭帝劉弗陵的壹生可以說是歷經坎坷,但他是漢朝皇帝中比較賢明的君主之壹,那麽正史上的漢昭帝劉弗陵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我們先來簡單了解壹下劉弗陵的生平及他登上皇位的歷程。
按理說,年幼的劉弗陵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但是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案的發生把年幼的劉弗陵推上了皇位。公元前91年,江充因與太子劉據以及皇後衛子夫結怨,又因漢武帝劉徹年事已高,害怕武帝去世之後被劉據誅殺,便想先下手為強。當時漢武帝及其偏信巫蠱之言,加之體弱多病,江充便趁機告訴武帝有人行巫蠱之術詛咒天子,漢武帝大怒,下令江充徹查巫蠱壹案,江充派人四處搜尋木偶,將皇宮搜了個底朝天,終於,在太子東宮找到了桐木人偶。
當時武帝離宮,為專心養病,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絡,劉據惶恐,但又無法向武帝通信證明自己的清白,在少傅石德的提議下,下令抓捕江充,但消息走漏,江充逃跑,協助江充調查巫蠱壹案的禦史章贛前往甘泉行宮面見武帝,告訴武帝太子叛亂,武帝誤信謊情,派兵鎮壓,劉據兵敗逃亡,最終因拒絕被捕受辱自殺。
初登帝位,形同傀儡
巫蠱壹案後,太子之位空缺,武帝殺勾弋,立弗陵,武帝逝世之後,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在霍光、桑弘羊等大臣的支持下登上皇位,史稱漢昭帝。 弗陵少年即位後,大臣霍光、上官桀等把持朝政,初時因有姻緣關系,各股勢力相處和諧,關系親密。
後來上官桀討好長公主,將年僅六歲的女兒嫁給弗陵為後,惹怒霍光,雙方結怨,成為政敵;禦史大夫桑弘羊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絕,遂懷恨在心,各方勢力暫時聯合,計劃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改立燕王劉旦為帝。
殺伐果斷,鞏固皇權
公元前81年,劉旦上書昭帝,誣陷霍光謀反,上官桀趁霍光沐浴之機,將奏折送到昭帝手中,想要昭帝責難霍光,瓦解霍光之權,但是昭帝並未理睬。第二天,霍光上朝負荊請罪,昭帝明辨是非,識破上官桀等人的陰謀,並未怪罪霍光,反而鞏固霍光的輔政地位。
第二年,上官桀等人因陰謀被揭穿,受昭帝疏離,計劃調動軍隊,廢除昭帝,但因風聲走漏,被人告發,昭帝臨危不亂,決定與霍光先發制人,派兵平叛政變,誅滅劉旦、上官桀等人。當時昭帝弗陵年僅十五歲,但卻臨危不懼、處事不驚,不僅與霍光相互信任,而且誅滅叛臣毫不心軟,此時的弗陵,雖然孩稚之氣未除,但是已經表現出了帝王應有的胸襟和能力。
勵精圖治,治國有為
昭帝在位期間,政治上重視吏治,關心百姓,專門派人調查民間冤案,加以平反,勤於朝政,選舉賢良,嚴查官吏是否有失職之為。經濟上推行?與民休息?的措施,將公田發放給貧民耕種,多次頒布減免田租、徭役賦稅等詔令,有時出現水旱和地震等自然災害時,直接免除當地的稅收。因此,在昭帝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致力於發展生產,使得漢武帝晚年奢侈無度、窮兵黷武等造成的國庫空虛局面得以扭轉。
軍事上,出擊匈奴與烏桓,保衛國家北方安全,後西南地區不服漢朝統治,多次發生叛亂,昭帝派遣將軍王平、田廣明等人率軍討伐,終於平定叛亂。文化上,推廣太學,提高了民間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了文化的傳播。但天有不測風雲,公元前74年,昭帝因病逝世於未央宮,年僅21歲。
我們不難看出,昭帝雖然年輕,但是卻是壹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如若他在位的時間可以長久壹些,那漢朝文景之治可能會再次重現,但是英年早逝,著實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