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麽超人之處。長大後,他很善於辯論,並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稱。他特別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壹人。
出處:出自唐代房玄齡的《晉書·王羲之傳》。
原文節選: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
白話譯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麽超人之處。長大後,他很善於辯論,並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稱。他特別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壹人。
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陳留人阮裕在當時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擴展資料:
背景:
王羲之自幼愛習書法,由父王曠、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王曠善行、隸書;王廙擅長書畫,王僧虔《論書》曾評:“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
王羲之從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書學熏陶。當代留美書法新秀劉鐸曾贊嘆:“好字唯之”。王羲之早年又從衛夫人學書。衛爍,師承鐘繇,妙傳其法。她給王羲之傳授鐘繇之法、衛氏數世習書之法以及她自己釀育的書風與法門。
王羲之於轉益多師,當他從衛夫人的書學藩籬中脫出時,他已置身於新的歷史層面上。他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壹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斷開拓視野、廣聞博取、探源明理的經歷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