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樂於助人的導遊,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麽什麽樣的導遊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重慶旅遊景點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慶旅遊景點導遊詞1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北側的白帝山上,距奉節縣城約五公裏。白帝山當三峽門戶,把渝東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白帝城原名“赤甲城”,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大將公孫述見此地易守難攻便加固城池、後以城內井中有白霧升騰,視為‘白龍獻瑞’,使自稱“白帝”改城名為白帝城。公孫述據蜀稱帝12年,後被劉秀所滅。公孫述被滅後蜀人念及他統治巴蜀期間人民生活相對安定,便在山上修白帝廟以示紀念。公元222年,劉備伐吳戰敗,退守白帝城,遂發生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劉備亦死於白帝城永安宮。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四川巡撫林浚認為公孫述稱帝屬大逆不道,不能享受祭祀,便將公孫述塑像毀掉,改把曾勸阻公孫述稱帝的漢將馬援和江神、土地,改店名為“三功飼”。明嘉靖十二年,巡撫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張儉等崇敬三國時代的劉備、諸葛亮,便改為祭祀劉備、諸葛亮,改詞名為“義正詞”、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撫段錦又在祠中加把張飛、關羽及諸葛瞻、諸葛尚的塑像自此,白帝廟成為祭掃蜀國君臣的祠廟。
白帝城現在建築有2600多平方米,大門依然書題“白帝廟”、“白帝城”。主體建築明良殿,莊嚴雄偉,內塑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塑像;西側武侯祠內則是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尚祖孫三代塑像、新塑《劉備托孤》泥塑群像和《杜甫行吟》大型瓷畫,更為白帝城增添了文化內涵、祠前有六角十二柱“觀星亭”,造型具有民族風格,傳說是諸葛亮夜視星象的地方、白帝城內收藏的文物書畫極為豐富。《詩史堂》有李白、杜甫、陸遊的古板木刻像和塑像及部分詩作版本。
書畫室”內陳列有周恩來1958年書寫的《早發白帝城》和現代名家書畫作品。“文物室”內有本地出土文物數百件。明良殿東西兩側碑林內,陳列有各種書畫碑刻七十多件,最早有隋代《龍山公墓誌碑》,集南(王羲之)北(索靖)兩派書法之精華。清康熙皇帝的《六言詩碑》亦很有特色。《鳳凰碑》和《竹葉碑》則是別具壹格的藝術珍品。白帝城自古為名勝之地,唐宋以來,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武、陸遊、範成大等都曾到此遊覽題詠。留下許多珍貴墨跡。杜甫更在白帝城後草堂河邊建有“草堂”,居兩年之久。寫詩四百多首,是杜甫創作的黃金時代,名篇《秋興八首》、《古柏行》即寫於此時。所以白帝城又有“詩城”的美譽。
李白的那首千古絕唱,婦孺皆知的七絕《早發白帝城》。到此讓我們大家壹起吟誦:“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重慶旅遊景點導遊詞2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長壽湖旅遊風景區,我是今天的導遊,今天將由我隨大家壹起遊覽長壽湖,希望我們有壹個愉快的旅程。
長壽湖位於素有“壽星之鄉”的重慶市長壽區境內,距重慶主城區二環58公裏,距長壽城區18公裏,是三峽國際旅遊熱線黃金水道的重要節點,也是長壽區旅遊業發展的龍頭景區。整個景區以其“島湖風光”、“長壽文化”享譽四方,並以“長湖浪嶼”被評為巴渝新十二景之壹。下面我們就壹起來欣賞長壽湖的美吧。
三星島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三星島。三星島是因著湖中有三個相鄰的山堡,當湖水沽少時這三個山堡可連成為壹島,當湖水漲起時又成為3個孤立的小島,所以得名為三星島。三星島小巧玲瓏,全長不過數百米,XX年長壽生態旅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其打造成為島嶼植物景觀。島上綠樹成蔭,郁郁蔥蔥主要種植了楓香、碧桃和紅梅等植物。每年4—5月份時,三星島上山花爛漫,鳥語花香。
安順島
三星島以東不遠處就是長壽湖中第二大島——安順島。安順島,因島上建有安順寨而得名。全島面積約為1100畝,現住農戶250余人。主要靠種田、植果為生,閑時也可駕舟捕魚、撈蝦。島上主要種植玉米及長壽沙田柚、長壽夏橙、血橙等水果,是長壽湖景區有名的特產水果沙田柚和夏橙主產地之壹。那麽,至於安順島為何名為“安順”,尚且無史可考。或許是這裏的人居住在著名的長壽之鄉,感覺到特別的`安好、順暢吧。
浴濱島
接下來這個湖島名叫浴濱島,是長壽湖的又壹景點,有“浴濱戲水”之稱。浴濱島不大,面積僅有3000多平方米。正因為它小巧玲瓏,形若明珠,故又有“珠兒島”之稱。當地百姓還將這座島稱之為“豬兒島”,原因是文革期間,當地生產隊將養豬場設立於此,讓豬兒在此放養。離開了圍欄的豬兒獲得極大自由,條條健碩無比,十分惹人喜愛,當地百姓故此稱其為“豬兒島”。
金島
大家現在看這個島,它名叫金島,是電影《1894·甲午大海戰》的外景拍攝紀念地之壹。這部電影是由著名導演馮小寧執導,陸毅、夏雨、孫海英、呂麗萍、楊立新等主演的,劇組曾先後在江蘇、重慶、山西等地比選,最終選定長壽湖,電影中有18處重要場景是在這裏取景,包括北洋水師學員留學日本,以及在英國的壹些場景。影片圍繞長壽湖的整個水體拍攝取景,再現1XX年前的壯烈海戰場面以及歷史故事。那麽,為了紀念這部電影在長壽湖拍攝,長壽湖景區準備在島上建造壹個甲午海戰展覽館。
鳥島
各位朋友,請大家朝右前方順著看過去,有沒有看到壹座白色的小島?這座島叫鳥島,在這座小島上生活著成千上萬只水鳥。長久以來島的地面上形成了很厚的壹層鳥糞,所以又得了個鳥糞島的名字。在我們長壽湖景區,常年棲息的鳥類有33屬、42種,其中水禽28種,數量達15600余只。湖區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綠頭鴨、鳳頭鴨、斑嘴鴨、秋沙鴨等四種,此外還有天鵝、野鴛鴦等珍稀鳥類。鳥島是長壽湖中鳥類最集中的區域,每年的十月、十壹月、十二月、壹月是長壽湖最佳觀鳥季節。
天賜壽島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的船已經穿梭在長壽島的群島內了,這兒也是我們長壽湖的核心區域,現在大家放眼望去的大大小小的島嶼,都是我們長壽島的組成部分。長壽島是在長壽湖建庫時就已經天然形成的,在壹次航拍過程中偶然發現的,巧合的是這次航拍的時間是1998年3月5日,正好是周總理的百歲誕辰。整個壽字島由19個島嶼和9個湖灣港汊圍合而成的。從空中俯瞰,島嶼呈繁寫的魏碑體壽字狀,極為形象生動,仿佛壹個璀璨的明珠漂浮在長壽湖之上,經測量,這個天然“壽”字,長約1299米,寬約699米,占地面積達499余畝。在剛才這組數據當中出現最多的就是“9”字了,雖然只是巧合,但卻在無形中向大家暗示了長長久久,久久長壽之意,更為驚奇的是,將我們的“壽”字反過來看,又極為像壹個長壽的“長”字,正所謂“長壽雙齊”“天賜長壽”。
遊覽到這裏,想必大家對長壽湖各個湖島的背景已經有所了解,不要著急,前面還有壹些著名的景點。因為長壽湖是我們重慶市最大的湖泊遊覽風景區,所以整個遊覽過程是需要花費壹些時間的。
高峰島
大家看這裏,這裏就是著名的《紅巖》作品出生地。高峰島三面環水,壹面接陸地,壹面危崖高聳,與陸地相接部分崖陡峰高,故人稱其為“島”,且名“高峰”。高峰島特別之處在於文革中曾有大批被冤屈的仁人誌士被下放到這裏,他們住牛棚、食豬草,留下了無盡的滄桑與困苦。其中,代表人物就是《紅巖》小說作者之壹的羅廣斌。正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羅廣斌苦苦思索,最終與楊益言壹起創作出了影響整整壹代人的小說《紅巖》。長壽湖也因此成為了《紅巖》小說的原創地。
西岸湖濱公園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西岸湖濱公園。湖濱公園的綠化面積達8.3萬平方米,栽種有各種名貴樹木、花草達70余種,3萬余株。有各類觀賞園林、盆景、森林步道、草坪、草廊等。四季蔥綠茂密,鳥語花香,為長壽湖風景名勝區增添了又壹景色。湖濱公園內還有休閑廣場、露天劇場等設施,面積達6800平方米,供遊人休閑和觀看各種文藝演出。
湖畔人家
這是湖畔人家,還原了1958年長壽湖成湖之前原漁民的生活狀態。這裏林木蒼翠,枝繁葉茂,我們可以感受壹下“鳥鳴山更幽”的清閑,仿佛來到了桃源仙境壹般。世世代代生息於長壽湖的人們,以壹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執著,形成了壹種獨特的生存方式和勞動習慣,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漁民的家了。許多長壽湖人祖祖輩輩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魚為生,在湖上流動,和風浪搏擊,與漁船為伴,形成了“湖畔人家”。現在漁民生活雖然改善了,但這種古老的習俗卻長久地保存了下來,年輕壹代仍然撒網捕魚,風裏來雨裏去,延續著這種古老的漁文化。
百花島
這個島不僅景色優美,名字也很美,叫百花島。百花島內壹年四季,景致奇妙:春看桃花、夏吃梅,秋冬賞紅楓。除此之外,百花島主要由櫻花道、桃花林組成。島上遍植春季開花的喬木如櫻花、碧桃樹等,搭配大片的地被花卉如虞美人、花鏡、藍花鼠尾草,其間點綴觀賞草,形成壹幅春天浪漫花島的迷人景觀。在島上***種植了77棵桃樹,象征著“七夕”也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每到春天桃花盛開之時,您若走進百花島桃花林中,那恭喜您,您將走桃花運了。
情人谷/拱橋飛瀑
這裏就是情人谷,據當地人介紹,在長壽湖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之前,重慶市曾有38對青年男女到長壽湖遊玩,邂逅於這條峽谷中。當時,此景尚未開發,道路坎坷,甚至無路可走,他們只能互相鼓勵,相互攙扶,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以脫險。他們回到重慶後,有10對結成了終身伴侶,其中有不少人還是在這裏初次相識,因此,有人提議將此谷命名為“情人谷”。
浪漫花田
前面就是西岸極具特殊色的壹個景觀浪漫花田。大家請看,在路邊的綠草叢中點綴著各式各樣的小花,浪漫花田以萬壽菊、串紅、孔雀草、石竹等不同季節的應時花卉,形成鮮明的觀賞景色。整個花田以綠色、黃色、紫色等精心搭配,精美別致,極富韻味,大片大片的彩色被鑲嵌在無盡的綠色之中顯得異常斑斕,令人慨嘆,鋪天蓋地的霸氣給人豐富的遐想。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來到了長壽湖西岸景區最遠的壹個景點,這裏有壹個觀景臺叫水口望湖。站在觀景臺上,是不是會感覺到視野頓時變得寬闊起來,心胸豁然開朗呢?好了,今天長壽湖的畫舫遊覽差不多就到這裏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重慶旅遊景點導遊詞3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陵江畔,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接童家橋,北靠石井坡,距主城區3公裏。磁器口古鎮擁有"壹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馬鞍山踞其中,左邊金碧山,右邊鳳凰山,三山遙望。鳳凰、清水雙溪瀠洄並出,嘉陵江由北而奔,形成天然良巷。
來磁器口古鎮,這個當年熱鬧的水陸碼頭,踩踩青石板路,品嘗當地的美食小吃,找個茶館坐坐,感受下老重慶的風土人情。因為距離市區很近,如今的古鎮也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古鎮有十幾條街巷,兩旁邊都是明清風格的建築。當然,遊客眼前的壹切,都是近年來重新翻新的。不過這並不影響妳在這裏感受“老重慶”。古鎮不大,根據指示牌步行遊覽完全沒有問題。
鐘家院、通家院等是古鎮中典型的川東山地民居,值得壹看。鎮上的寶輪寺,有千年歷史,可以敬香祈福。街邊還有不少茶館,找壹家坐坐,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喝茶的同時,有機會欣賞到當地的民間藝術,如:川劇坐唱、四川清音等。
古鎮內能夠品嘗到很多當地的美食和小吃。毛血旺、千張皮和椒鹽花生是鎮上的“美食三絕”。更出名的是“陳麻花”,鎮上有很多家“陳麻花”,哪家最正宗?可以看看哪家門店前排隊最長。
古鎮距離歌樂山的白公館、渣滓洞不算遠,可以壹並遊玩。
特別提示
1、在古鎮的“橫街”上,有家特色明信片館:思念的素顏,可以在這裏寄明信片,寄給未來的自己。
2、磁器口是重慶距離主城區最近的古鎮,節假日的客流量非常大,會出現人擠人的現象,建議錯峰前往。
重慶旅遊景點導遊詞4武隆天生橋又名天坑三硚,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 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 天生三橋 位於武隆縣城東南 20 公裏的白果鄉與核桃鄉交界處,大自然造就的 3 座天生石拱橋,具有雄、 奇、險、秀、幽、絕等特點,經歷了上千萬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卻鮮為人知。
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壹派雄奇 、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同構成壹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 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壹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 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
天生橋橋體溶洞四伏,水簾高懸。橋下溪流潺潺,噴泉叮咚。該地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 萬丈,壁立千仞,綠草茵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壹派雄奇,蒼勁、神秘、靜悠幽的原始自然風 貌,以山、水、瀑、峽、洞、橋構成壹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橋、飛崖走壁、擎天壹柱 、翁驅送歸等景點更為引人入勝,使人流連忘返。張藝謀曾在這裏拍攝了《滿城盡帶黃金甲》,是 整部電影唯壹的外景拍攝地點。
關於三橋,在大自然的無數傑作中,它也可以當之無愧堪稱獨步。這三座橋的高度、寬度、跨 度分別在150、200、300米以上。三橋呈縱向排列,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上,將兩岸山體連在壹 起,形成了“三橋夾兩坑”的奇特景觀。即便是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在距離幾百米之內就有如此宏 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橋和兩個巨型的由塌陷形成的天坑也是世間罕見的,因此,天生三橋是當之無愧 的“世界天生橋群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