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的過程;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合作能力;通過觀察圖片、看錄象提高觀察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倫理觀和價值觀;增強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受精和胚胎發育
難點:胚胎的發育過程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過程
師:通過上壹節課的學習,大家已經知道人類作為壹種生物是由森林古猿進化來的。那麽,我們每壹個人作為壹個個體又是怎樣來到世上的呢?課前老師讓大家問問媽媽自己是從哪裏來的。媽媽是怎麽說的?
生:媽媽說我是從大山裏撿來的。
生:媽媽說我是從石頭縫裏刨出來的,爸爸說我是從肚臍眼裏蹦出來的。
生:我是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的。
師:哪壹個答案比較準確呢?那麽,媽媽的肚子裏怎麽會有了妳?妳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怎樣壹天天長大的呢?這恐怕有些父母說不清楚的。也有些父母認為生殖問題太敏感,而回避回答,這是不正確的。其實,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開花結果相類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細胞相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通過這節課,妳會知道人是怎麽來到這個世上的。回家後可以給父母講講,將來也可以給妳的孩子講講。
師:大家互相觀察,男女同學外觀上有什麽明顯差別?
生:(回答略)
師:看看這兩幅相片,猜猜哪個是小男孩,哪個是小女孩(出示兩張七八個月大的小孩相片)。小時候男孩、女孩外貌差別不大,人們主要靠什麽確定其性別呢?
生:(回答略)
師:可見,男人和女人最本質的區別是生殖系統不壹樣,並且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這是人的生殖系統正面圖(出示深件)。請大家仔細觀察,明確各個結構的名稱和主要功能,聯想壹下這些結構在身體上的位置,並試著填寫側面圖,有能力的同學把第12頁第2題做壹做,也可以小組合作進行。(小組討論、識圖、填圖)
師:好。哪位同學能把妳做的習題拿上來展示壹下?(把習題通過大型投影儀顯示出來,學生自己找出錯誤,並糾正)
師:大家的識圖能力比較強。老師想問壹個問題:子宮的名稱和它的功能有關嗎?
生:有關系。子宮就是孩子居住的“宮殿”。
師:對。確切地說,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這些是生殖系統的結構,那麽,什麽是它們的功能呢?請看練習2。
生:輸精管和輸卵管──輸送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
生:陰莖和陰道──精子出入的通道。
生:睪丸和卵巢──產生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並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師:想壹想,屏幕所示這些結構的功能,哪些已經在妳身上發生?哪些還沒有發生?
生:我在壹本書上看見卵細胞的產生好像跟月經有關。
師:妳說的不錯。青春期以後,女同學逐漸出現了月經,男同學出現了遺精,這就說明他們分別能產生卵細胞和精子。那麽,壹個小小的精子和壹個小小的卵細胞是怎樣發育成壹個新個體的呢?受精後,壹個受精卵發育成為壹個新個體,要經歷壹系列非常復雜的變化。這是壹個受精卵發育過程的示意圖(演示課件)。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胎兒。仔細觀察,什麽時候胚胎開始具有人的形態?
生:第8周。
師:兩個月左右的胚胎,長約25厘米,初具人的形態,此後稱為胎兒。胎兒壹天天長大,他(她)的營養是從哪兒來的呢?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課件:子宮內胎兒、臍帶和胎盤之間的關系)。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互相討論,也可以寫在紙條上傳給我。(識圖、討論)
生:胎兒為什麽要生活在羊水裏?
生:胎兒的血液與母體的血液是相連的嗎?
生:為什麽胎兒的頭朝下?
生:臍帶斷了怎麽辦?
生:雙胞胎是***有壹條臍帶,還是各有壹條臍帶?
……
(大家分組討論,課堂氣氛很熱烈,最後由老師簡要點評)
師:如果父母抽煙、喝酒、吸毒,對胎兒有無影響?為什麽?
生:有影響:毒素可以通過臍帶、胎盤傳到胎兒身上。
師:所以說吸煙不僅危害自己,也會影響下壹代。胎兒發育成熟以後,就要與母體分離,這是分娩過程(動態的分娩過程),同時胎盤也要排出來。這樣,壹個新生兒就誕生了。新生兒的臍帶末端則逐漸萎縮,日後就成了肚臍眼。打開檔案夾。課前老師讓大家回家訪問媽媽。那麽,現在妳如何看待懷孕、分娩的過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
生:媽媽懷我時經常嘔吐,吃不下飯,很辛苦。我要經常幫媽媽做家務。
生:媽媽懷孕時有壹次生病,她堅持不吃藥。
生:媽媽說她生我時很痛苦,現在我還不能做別的,我只有好好學習。
師:分娩是痛苦的,但新生命的誕生又是相當美好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人類的繁衍、延續。這節課我們***同探討了人的生殖,包括生殖系統和生殖過程。靠男女生殖系統,自然孕育出後代是最自然、最平常的事情。可是有壹些夫婦由於身體的原因壹直不能生育。妳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幫助他們實現這個願望嗎?
生:可以用試管嬰兒技術。
生:還可以用克隆的 方法 。(學生可以針對這兩種方法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很感興趣,教師也參與其中)
師:其實,人體本身存在著許多奧秘,這還有待於人類進壹步去探索。
八、教學 反思
初中生物德育 教育 探討
摘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逐步提高,教學內容和教學思想也慢慢趨向現代化。然而,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卻始終是德育的發展和建設。現代教育的發展並不只是重視成績的好壞,德育對每壹個學生的發展和樹立健全的人格也是至關重要的。初中生是處於青春期萌芽和發展的時期,具有很強的塑造性和發展性。在教學中如果單獨和直接的向他們灌輸德育知識,會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更有甚至會適得其反,造成不可必要的麻煩。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和講解德育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培養健全人格,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
關鍵詞:
初中生物;德育教育
人教版教科書的目標是培養“四有”新人,形成正確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意識、團體意識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壹目標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要不斷滲透德育知識,特別又是塑造性強的初中階段,作為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在傳授生物知識的同時滲透和發展德育知識,讓學生在知識和思想人格上***同成長和發展。
壹、全面了解教材,努力實施德育教育
德育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對於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單獨的德育教育是非常乏味無趣的。所以,德育如果以其他生物等知識為載體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對初中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能為教學帶來很好的效果。所以,初中生物教師要全面的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要努力把德育內容滲透在生物知識中,提高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和培養他們樹立健全人格,提高初中生思想上的覺悟。如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學科第壹單元《生物和生物圈》最後壹節熱愛生命中,教師除了傳授生物知識以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思,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傳授了生物知識,又在趣味的課堂中滲透了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德育內容。
二、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加強德育教育的內容
傳統課堂都是以教師講解和灌輸知識為主,學生聽講為輔助。很多初中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下都是很難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結合實際情況,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同時,初中生物教師也應該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滲透在課堂的講解中。但是,在課堂上進行德育教育不得生搬硬套。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要以 文化 知識為基礎的,是要從認識、感知、體會,再到行使這壹思想過程。認識就是指在課堂上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們產生對思想道德的認識,是教師進行德育教育的基礎人。如:人教版 八年級 生物第三章《生物的進化》中的第壹節《物種的起源》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模式,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把德育知識的基礎貫穿在《物種起源》這壹課堂中,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對自己生活的環境有所了解,告訴他們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保護和愛護它們。這樣,教師就很好的將德育知識滲透在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得到了思想上的認識和發展。感知和體會就是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思想認識進行處理和分析的過程,最後的行使就是實踐。毛澤東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之前在課堂中滲透的德育知識都是為實踐做鋪墊的,壹個人只有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崇高的認識才能算是真正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認真鉆研和全面了解初中生物教材,努力把德育知識滲透在每壹個人初中生物知識點中,特別又是情感上的教育與價值觀的確立,這都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也是滲透德育知識的最終目標。
三、利用多種教學途徑,積極滲透德育知識
初中生是非常的活潑好動,自主性非常強的。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每壹個初中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計劃,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教師在講解初中生物第壹單元《生物和生物圈》時,生物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生物圈,讓學生親近大自然。這樣,利用親身實踐來感受大自然,符合初中生好動的表現,同時,也是向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壹個重要方法。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初中生的 愛好 和興趣組織壹些課外活動,如對自己身邊的花草樹木進行修剪和掛牌,讓學生在修剪的過程中體會勞動人民的艱辛,在掛牌的過程中讓學生對這些植物做進壹步的了解和深入,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培養初中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習慣。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節日如: 植樹節 ,愛鳥周,地球日等,讓學生用遊戲比賽的方式進行宣傳,如制作畫稿和卡片,辦宣傳欄和板報。這樣既讓每壹個學生積極投入到了學習和宣傳中,又增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而且靈活有效的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實施了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自我學習,自我實踐和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快樂成長和發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四、結語
德育是任何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德育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註重德育教育的發展,努力專研和了解教材,打破傳統的教學課堂模式,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相應的計劃,采取多種多樣的 教學方法 ,在傳授學生生物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發現和挖掘書本知識裏的德育內容,使初中生在獲取生物知識的同時得到思想道德上和人格品質上的教育和發展。努力讓每壹個初中生成為壹個有文化、有思想、有道、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作者:__偉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白坭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孝華,康薇.基於學生主體性分析立德樹人的現實路徑[J].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4(04)
[2]張春傑.珍愛生命——淺談生物學習中生命價值觀教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2(01)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設計相關 文章 :
1. 七年級下生物教案設計
2. 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案
3.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設計
4. 七年級下生物教案
5. 2017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