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壹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後用“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遒勁,也比喻見解、議論深刻、確切。

“入木三分”這則典故揭示了壹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依靠他的天賦,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後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僅天賦特異,而且刻苦磨練,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之說。可見,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來自於天賦和後天的功夫的。

相關故事

王羲之自小就很有書法天賦,七歲時就已嶄露頭角,寫得壹手字。十二歲那年,王羲之偶然在父親的書房裏發現了壹本講解書法的好書,就偷偷地拿出來閱讀。從此他手不釋卷地日夜攻讀,壹絲不茍地按書中講的方法運筆練字,書法水平不斷提高。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裏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王羲之每天練了字,就到後花園的池塘邊清洗筆硯,天長日久,整池水都被汁染黑了,由此可見王羲之練字是何等勤奮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