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將這部電影當做是壹部對哲學發展歷史的普及電影.很多人物從蘇格拉底到亞裏士多德再到康德尼采.這些偉大人物或多或少講壹兩句他們的名言後,就消失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把這部電影呢當做是知識普及,大概只有3顆星.
第二,將這部電影當做是壹部將小說翻拍成電影的電影.就像史蒂芬金的《綠裏奇跡》,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壹樣.原本的書我看了三分之二,小說除了對哲學知識的介紹外,還有就是青春的迷惘,真實與虛幻世界的驚悚,以及對神秘奇幻現象的魔幻.電影的第壹部分體現了這些基本要素,但是第二部分明顯感覺到了壹絲不足.
第三,蘇菲是妳是我是他是每個人!蘇菲雖然活在“世界”上(暫且不說是真實還是虛幻的),卻開始去思考自己的存在.也許她真的是少校筆下的人物,她的命運已經被少校安排好了.這多像我們每壹個人啊!妳我他都活在這個世界上,命運卻早已被高高在上的上帝所安排好了.他鳥瞰著這早已被他設計好了的世界.任何人的逃脫都是妄想,皆是癡狂!但蘇菲卻不這麽認為,也最終逃脫了少校的束縛,成為了永恒.
我想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這樣子,不為別人而活,不生活在別人的眼中.只做快樂的自己.以前有人說了這麽壹句話“在別人眼中的妳才是真實的妳.”看完這部電影我們要想想:是嗎?我覺得自己感覺到快樂的妳才是真實的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