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峪名稱歷史悠久。西漢末期因赤眉軍首領樊崇派樊柯、魏方、於平三員大將來此駐紮而得名。 隋朝末年,公元611年,鄒平人王薄,在鄒平、章丘境內的長白山上領導農民起義反抗隋朝的腐朽統治。613年進駐三王峪內長達四年之久,於616年冬規入竇建德起義軍,隨之離開三王峪。
到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於公元881年攻唐者長安,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齊,因不敵唐軍反撲,被迫撤出長安,經河南轉戰山東。於公元883年黃巢率殘部來至三王峪內。次年被唐軍圍攻,又被迫由此撤離,經天馬嶺,跑馬嶺,仲宮轉退在泰山北峪。公元884年,因寡不敵眾戰敗自殺在泰山狼虎谷內。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沖天大將軍”,將其居住紮營的“黃草嶺”更名為“黃巢嶺”。 自明朝後葉至清朝乾隆時期,隨著紡織業的興盛,三王峪內開始植桑養蠶。據乾隆10年、14年的碑文記載,此時蠶場已有原來的三座發展到了八座,可見規模已相當可觀。蒼天無情,歷史有銘。追溯史誌人文、不難看出三王峪的歷史沿源。又因三王峪景區內有著特殊的環構山姿和崖泉幽谷,也引發了許多歷史事件,同時也造就了景區內許多人文、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