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求在 基本能力 範圍內解釋各民族各種舞蹈

求在 基本能力 範圍內解釋各民族各種舞蹈

您好!

關於舞蹈的分類

關於舞蹈分類和其他藝術分類壹樣,歷來就是壹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不僅是因為各個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分類方法,而且更主要的是壹個藝術作品的構成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它的藝術特點並不是那樣的單壹,常常呈現著參差交錯的情況,這就給我們舞蹈分類的工作增加了壹定的難度。例如《紅綢舞》,從舞蹈的風格特點來看,它是民間舞;從塑造藝術形象和反映生活的特點來看,它是抒情舞;從表現形式和舞蹈體裁的樣式來看,它是群舞;從舞蹈的形態來看它是道具舞;從演出的場地和演出的目的來看,它是舞臺的表演舞;從舞蹈的品位來看,它是高雅的舞蹈;從民族特點來看,它是漢族舞蹈;從國籍來看,它是中國舞;從地域來看,它是東方舞;從表演者的年齡來看,它是成人舞蹈;從舞蹈者的身分來看,它是專業舞蹈或是業余舞蹈……我們只是隨便這樣壹分,就把《紅綢舞》分屬於十多個種類,如果再細分,還可以分下去。當然,如果把每個舞蹈都這樣來分類,顯得有些繁瑣,似乎必要性也不大。不過,我們這樣來舉例,主要是想說明對壹個舞蹈的類別,可以從各個角度、以各種方法來區分。其次,也說明舞蹈藝術種類的劃分,只能是相對的,而不可能是絕對的。

劃分舞蹈種類的原則和方法,是根據壹定的目的來擇定的。既然我們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把握它的藝術發展規律,以使舞蹈創作更加健康地發展和成長,在社會生活中起更大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所以,我們采用從各種舞蹈客觀存在的本質區別和它們獨特表現內容的方式、塑造舞蹈藝術形象的不同方法以及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等特點,來進行舞蹈類別的劃分;同時,還適當考慮到我國舞蹈界長期流行的、約定俗成的壹些用法。

為了使您對舞蹈的種類有壹個清晰、系統、條理分明的了解,我們采用了下列的分類方法。

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來劃分,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有人把生活舞蹈又稱為自娛舞蹈,把藝術舞蹈稱為表演舞蹈。按實際情況看來,生活舞蹈可以包括自娛舞蹈,但又不完全是自娛性的,如宗教、祭祀舞蹈;有些生活舞蹈,如習俗舞蹈就有很多是具有壹定表演性的,所以這種稱謂不盡恰當。按實質來看,所謂生活舞蹈是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跳的舞蹈,藝術舞蹈則是為了表演給別人觀賞而跳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六類。

藝術舞蹈,又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壹、根據舞蹈的不同的風格特點來劃分,可分為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和新風舞四類。

二、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體裁和樣式的特點來劃分,可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八類。

三、根據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點來劃分,可分為抒情性舞蹈、敘事性舞蹈和戲劇性舞蹈三類。

第三節各種不同種類舞蹈的藝術特征

壹、生活舞蹈

生活舞蹈壹般是指與人們各種生活有著直接緊密的聯系,功利目的性比較明確,人人都可參加的具有廣泛群眾性的舞蹈活動。

生活舞蹈又包括以下幾類:

1.習俗舞蹈(節慶、僅式舞蹈)

我國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獲及其他壹些喜慶節日,往往都要舉行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現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征。是各個民族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流傳於湖南的《伴嫁舞》是新娘出嫁前,女伴們陪伴新娘的惜別活動。壹般在嫁期前的兩天晚上開始進行,直至夜半結束。最後壹晚要歌舞通宵,直到次日黎明後,女伴們跳完伴嫁舞,新娘上轎後,把新娘送到新郎家為止。伴嫁舞由“把盞舞”、“走馬”、“走火”、“換信香”、“娘喊女回”、“紡棉花”、“劃船,,、“挑水舞”、“賣酒酒”、“推磨”、“壹根子流星”、“會歌舞”等12個舞蹈組成。舞者邊歌邊舞,反映了婦女們的勞動生活和她們豐富的思想感情。

土家族的《跳喪舞》是湖南、湖北土家族喪葬儀式中的對舞形式。舞者人數不限,可自由組合。多在死者靈堂前起舞:先由歌師擊鼓叫歌,舞者隨鼓的節奏應歌接舞以致哀。

流傳於廣東、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的《跳春牛》,多在每年“立春”期間活動。壹般由兩人披牛形道具,表演耕牛的各種動作,另壹人扮演農夫,表現犁田、耕地、播種等勞動,邊舞邊唱,歌詞中多為迎春、勸耕、祈望五谷豐登等內容。

在我國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聚居的朝鮮族,每到秋天獲得豐收後,人們便在街頭廣場跳起《農樂舞》。壹般由“小鼓舞”、“舞童舞”、“象帽舞”等所組成,當舞至高潮時,各舞隊和圍觀的群眾同進舞場***舞,盡情地抒發豐收後的喜悅、歡樂心情。湖南、貴州聚居的苗族的《四面鼓舞》亦是在豐收時節跳的壹種舞蹈。舞者四人分別站在四面鼓的四面,每人雙手持鼓褪,同擊***舞。主要動作有:“起鼓”、“梳頭”、“圓手”、“背劍”、“擦身”、“翻身”、“犁田”、“耙田”、“插秧”、“扯草”、“挑谷子”、“收鼓”等。動作幅度大,風格奔放,表現出苗族青年獲得豐收後的歡快和喜悅的心情。③

2.宗教、祭祀舞蹈(包括巫舞)

宗教舞蹈,是表現宗教觀念、宣喻宗教思想,進行宗教活動的壹種舞蹈形式。宗教舞蹈是對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力量——神靈的壹種形象化的再現,使無形之神成為可以被感知的有形之身,是神秘力量的人格化。是宗教祭儀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以祈求神靈庇佑、除災去病、逢兇化吉、人畜興旺、五谷豐登,或是答謝神靈的恩賜。我國不少地區和民族的宗教祭儀中,都有這類舞蹈的活動。如民間的巫舞、師公舞、帷舞,佛教的“打鬼”、薩滿教的“跳神”等均是。

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神抵的壹種禮儀性的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以表示對先祖的懷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對自己的保佑。我國周代的《六舞》就是著名的祭祀舞蹈。《六舞》是:(1)《雲門》用以祭祀天神;(2)《鹹池》用以祭祀地神;<3)《大韶》用以祭祀四方神(日、月、星、海);(4)《大夏》用以祭祀山春川;(5)《大鑊》用以祭祀先批(女性祖先);(6)《大武》用以祭祀先祖。另外,至今流傳於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的《攤舞》,就是古代攤祭中的儀式舞蹈發展而來的,大多還保留著“驅鬼除疫”的主要特征。

3.社交舞蹈

社交舞蹈是在人們文化生活中最廣泛流傳和最具有群眾性的舞蹈活動。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舞蹈。壹般多指在舞會中跳的各種交際舞。另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如彜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蘆笙節”、黎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哈尼族的“苦紮紮”節、傣族的“潑水節”等節日中所進行的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互相交往、自由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因此,也可以說是各個民族的社交舞蹈。

4.自娛舞蹈

自娛舞蹈是人們在舞蹈活動中目的最單純的壹種舞蹈,它除了進行自娛自樂以外,別無其他目的。它既不是為了跳給戴黝人看,也不是為了給別人在情感和思想以感染或影響,只是用舞蹈抒發和宣泄自己內在的情感沖動,而在抒發和宣泄情感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當然,有時這種舞蹈也不免會引起旁觀者或同舞者的激情反應,而這客觀的反應,自然又會給舞者本人的情感以影響和刺激,這也就會進壹步激發出舞者即興舞蹈的靈感,使其舞蹈放射出獨特的光彩,從而使舞者能感受到更大的舞蹈審美活動的愉悅和歡樂。如我國漢族民間舞蹈“秧歌”和壹些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以及西方的“迪斯科”、“霹靂舞”等,都是人們所喜愛的自娛性舞蹈。

5.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由於舞蹈是壹種人體動作的藝術,所以它歷來就有健身的體育作用。近人更進壹步把舞蹈和體育相結合,創造了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鍛煉身體,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體育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韻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中舞蹈等等。另外,從廣義上來說,我國民族的武術中,象征、模擬各種動物和特定人物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戲及舞劍、舞刀等均可屬於體育舞蹈。(近年來,交際舞,是國際標準交際舞,在我國普及流行非常廣泛,各種比賽不斷,壹些體育部門把它劃歸為體育舞蹈,並成立了體育舞蹈的組織。當然,交際舞不能說沒有壹定的健身的作用,但它的主要作用卻不是鍛煉身體,所以,這種稱謂是不準確的。)

6.教育舞蹈

教育舞蹈指學校、幼兒園進行審美教育的舞蹈活動以及所開設的舞蹈課程。據了解,許多歐美國家的學校很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除設音樂、美術課外,還設舞蹈課,任學生選修;有些學校還設有舞蹈系,既培養專業舞蹈人才,也向舞蹈愛好者傳授舞蹈文化。因此,他們形成了教育舞蹈的專門學科。我國壹些大專院校普遍對審美教育重視不夠,除少數院校開設有舞蹈課外,壹般都不設此課程,愛好舞蹈的學生只能在業余藝術團體進行舞蹈活動。所以,在我國所謂的教育舞蹈,更多是指幼兒舞蹈和兒童舞蹈。其實,我們的祖先還是非常重視對其子弟進行舞蹈教育的。如約在三千年以前的周代,就規定了對貴族子弟進行樂舞教育的學習內容,以及課程的進程。《周禮.樂師》註:“謂以年幼少時教之舞,內則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舞勺”壹般認為指“小舞”,屬文舞類,包括周代六個著名的祭祀舞蹈:《幢舞》、《羽舞》、《皇舞》、《旎舞》、《幹舞》、《人舞》。“舞象”屬武舞類,“象用兵時刺伐之舞”,“可能是模仿破擊象陣的作戰動作的。’,④《大夏》即《六舞》之壹,傳說是表現和歌頌夏禹治水的豐功偉績的,周代時用以祭祀山川的。這也就是說,十三歲學文舞,十五歲(成童)學武舞,二十歲才學歌頌各氏族首領為內容的樂舞。

我國教育舞蹈之所以不能廣泛普及,就在於還有不少人對審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足,也有人缺乏舞蹈文化的知識,不了解舞蹈藝術乃是壹種民族文化,它在陶冶和美化人的情感思想、道德情操,培養人的團結友愛、加強禮儀,以及增進身心健康都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品。相信,隨著我國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對藝術審美教育作用的加深理解,舞蹈教育也必將會愈來愈受到重視,因此,展望未來,教育舞蹈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途。

藝術舞蹈是指由專業和業余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產生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臺或廣場表演給廣大群眾觀賞的舞蹈作品。根據其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拉丁舞分類及簡介

拉丁舞包括恰恰、倫巴、桑巴、鬥牛和牛仔舞;他們分別起源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20世紀初期在英國被規範和發展並很快在許多國家流行起來;當時以社交、娛樂的形式在社交場所的酒吧非常盛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也非常流行。後來,經過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的統壹規範使其成為壹種國際賽事,壹直延續至今;其中比較有名的賽事有英國“黑池”舞蹈節(78界)、英國uk國際錦標賽(51界)、英國國際公開賽、德國世界舞蹈運動錦標賽等。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1986年中國第壹次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杯”國際標準舞錦標賽,1991年中國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在北京舉辦了首屆體育舞蹈錦標賽。我省從1988年開始由省舞蹈家協會組織、開展了壹系列國標舞活動。如今每年都有多項賽事,參賽隊伍每年都在壯大;愛好者也非常之多。露天的廣場、休閑的社區、時尚的健身房到處都可以見到拉丁舞者的身影。尤其是少兒拉丁舞近幾年發展迅猛。

“青蘭少兒拉丁舞培訓中心” 96年創辦,至今***獲得100多項全國、全省國標舞大賽冠軍,近千人獲獎;有二十多人分別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廣州舞蹈學校、北京國標舞學院等全國藝術院校,並多次參加中央、河南、鄭州電視臺大型文藝晚會。編者:隨著都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身方式也愈發地豐富多彩起來。為滿足人們對於時尚體育的追求,我們特別開設了該欄目,為您介紹最新的體育時尚。

也許妳還在為身體日漸肥胖發愁,也許各種的體育鍛煉無法引起追求時尚的妳的興趣,那麽來吧,來跳拉丁舞吧!在高雅藝術的旋律中體會快樂與健康!

作為體育舞蹈,拉丁舞最早起源於非洲,由那裏的移民帶入拉美並與當地的土風舞相互影響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常常見到的恰恰、倫巴、牛仔、桑巴、鬥牛等新的舞種。

拉丁舞是以運動肩部、腹部、腰部、臀部為主的壹種舞蹈藝術。參加運動的包括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豎脊肌、背闊肌等上百塊肌肉。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許多科研人員對體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過研究,平均每跳壹曲拉丁舞,腰部的扭轉有160—180次,女子的最高心率可達197次/分鐘,男子的最高心率可達210次/分鐘。大約能量代謝為8.5以上,相當於運動員完成壹個800米的熱能消耗量,大於網球和羽毛球的熱能消耗。減脂效果可想而知。

拉丁舞中最具代表的舞蹈是倫巴,它被譽為“拉丁之魂”。學習拉丁舞的人,壹般會把倫巴作為入門的第壹支舞來學習。倫巴是表現男女之間愛情故事的舞蹈,所以它的音樂較為柔美和纏綿,動作上能使女伴充分展現女性的柔媚和胯部、臀部的曲線美。男女伴之間若即若離,十分優美。而另壹種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恰恰則起源於墨西哥,雖與倫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它俏皮歡快,風格與倫巴截然不同,動作瀟灑帥氣而又充滿活力。

拉丁舞之造詣——源遠流長

拉丁舞的五項舞蹈各有風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潑,倫巴的婀娜,鬥牛的強勁,牛仔的逗趣。風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內涵的把握。

在於對音樂的理解,更主要是音樂的旋律。作到學舞,練舞,走舞,跑舞,跳舞。而跳舞是舞者的最高境界。我們大家都知道,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者通過肢體表現流動的音符,才是舞蹈的最高境界。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造成了我們東方人在跳拉丁舞時常常帶有含蓄,羞怯,不敢用身體去表達甚至於不敢用眼睛去交流。所以,多壹些了解西方文化對跳出“有味道的拉丁舞”很有幫助。

舞伴之間的平衡,用力的平衡,重心的平衡,六維空間:上下,左右,前後。總之,平衡無處不在,平衡貫穿舞蹈的始終.

跳拉丁舞的首要原則

姿態

倫巴舞和恰恰舞:

1. 兩腳自然輕松的靠攏站好。

2. 挺胸、脊柱骨伸直,不可聳肩。

3. 任壹腳向側跨出壹步,支撐重心的另壹只腳伸直,並將體重全部移到這只上面,以使骨盆可往旁邊方移動,因而感覺上重量放在支撐腳的腳跟,其膝蓋要向後鎖緊。至於骨盆移動的幅度要以不影響上身的姿態為原則。

森巴舞和捷舞:

1. 兩腳自然輕松的靠攏站好。

2. 挺胸、腰桿伸直,不可聳肩。

3. 任壹腳向外跨出壹步,支撐重心的另壹只腳伸直,並將體重全部移到這只上面,使重量前移至前腳掌,而後腳跟仍不離地板,並且支撐腳的膝蓋不可向後鎖緊。某些舞步則是例外,如森巴舞中的分式搖滾步、後退縮步和卷褶步,以及捷舞裏雞走步。

由於西班牙鬥牛舞,沒有骨盤或臀部的運動,其姿勢與上述各種拉丁舞的不同處如下:

1. 骨盤向前微傾。

2. 重量由兩個腳掌很均勻的承受。

3. 當腳伸直時,膝蓋不可向後扣緊。有壹個例子除外,那就是西班牙舞姿。

方位

在圖表之下的方位是用來說明,在舞室中舞者的身體所面對或背對的方向而言。當我們以肩引導(側行)時,方位的正確與否十分重要。

在倫巴舞、恰恰舞和捷舞是非前進式之舞蹈,森巴舞與西班牙鬥牛舞則為前進式之舞蹈。

轉度

在跳拉丁舞時兩腳從不平行,除非兩腳並攏時,才會平行。像這樣的腳部轉動,大半是向外轉,其不過是腳帶著全部或部分的體重而轉,是屬於“被動式的轉動”或腳部的因應動作。由於,在跳舞腳部轉動與上身的轉量多半不同。最典型的例子有森巴舞中掃形步的第2步,在倫巴舞和恰恰舞中,抑制前進走步以及在倫巴舞和恰恰舞中所有的後退走步。

因此當跳完某個舞步時,其腳部帶動的重心和身上所面對的方向不同時,我們是以其上身的轉量為準,而非腳部。

(註1)在倫巴舞和恰恰舞中,後退走步本身的率動下,那只帶動重心的腳會大約有116圈的外轉。這種因為要讓身體重心穩定,而造成的轉動,被稱之為“被動式的轉動”。

現在拉丁舞考級分三種

銅牌恰恰和倫巴

銀牌銅牌項目和牛仔

金牌銀牌項目和桑巴、鬥牛

摩登舞知識大全

摩登舞包括: 探戈舞,快步舞,華爾茲,狐步舞,維也納華爾茲

探戈舞

[簡介]

探戈"是世人皆知的舞蹈形式,它作為阿根廷的國粹享譽世界。準確地說,探戈的最初形式來源於西班牙和非洲,然後在阿根廷的土地上與當地舞蹈文化融合而發展成為壹種新的舞蹈形式--阿根廷探戈。新形成的探戈中已很難看到它最初的原貌了,經過在阿根廷移民大陸上的洗禮,已經完全造就了新的探戈舞蹈形式。

現在人們說起探戈, 好象是壹種穿著晚裝禮服的高尚文雅的舞蹈文化,殊不知探戈形成之初是地地道道的下層人的舞蹈。在19世紀80年代,大量來自歐洲和非洲等地的移民湧向布宜諾斯愛利斯,他們被稱做"陌生大陸上的陌生人"。他們,還有那些常年在外的海員們帶著深深的、無根的漂泊感,沈淪在平民區的酒館和舞廳中,借著酒精和娛樂把憂愁淹沒在內心深處。探戈音樂和舞蹈就產生在這些酒吧舞廳中。到了20世紀初,隨著阿根廷社會的安定發展和低層大眾地位的提高,探戈開始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並且以獨特的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拉美地區還有許多其他有特色的舞蹈文化, 比如古巴柔媚誘惑的倫巴,巴西熱烈奔放的桑巴等。但探戈與它們都不同,探戈的縱情是沈靜內含的而不是熱烈宣泄的。這是因為在探戈中人們浸潤了壹種哲學般的憂傷,這種憂傷中有身在異鄉的遊子情懷,有命運坎坷的艱辛,也有對人生的痛苦思考。這種憂傷在探戈形成初期就深深地根植其中,人們把憂傷化做真摯的情感毫無保留地體現在探戈之中,使探戈具有壹種不可言傳的動人與壹種永恒的意味。有人說,探戈是壹種舞蹈,也是壹種文化,還是壹種人生的方式。

小花絮:相傳阿根廷男士與舞伴跳探戈時都腰佩短劍,以防情敵幹擾,因此形成面部表情嚴肅,擰身轉頭快速,不時左顧右盼的特點。這裏面還有壹個小故事,說是有壹個海員,與女友親密相伴,但在出海時總要分別壹段時日。有壹天出海歸來,兩人久別重逢,又愉快地跳起了探戈。跳著跳著,海員發現女友老是扭頭,於是猛壹回頭,發現女友正在看著自己的新夥伴,頓時醋意大發。所以後來就有了男舞者快速扭頭監督自己舞伴的動作,因為怕被發現,剛壹扭頭又馬上還原。而聰明的女舞者也學著扭頭,看對方發現了自己什麽沒有。另外,探戈中還不時有壹些停頓的動作。這是早期笨重的服裝和帶馬刺的靴子不便於行動所留下的遺跡,探戈也因此被稱為"瞬間停頓的舞蹈"。阿根廷探戈的曲調大多為哀傷、惆悵的情緒氣氛,有很多切分節奏。舞蹈在吸收外來舞蹈的基礎上組成了新的舞蹈結構與動作,男女舞伴起步,相擁而行,然後停步展示形體動作。以小腿的動作為主,男女舞者以嫻熟的配合跳出壹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舞步。他們面目沈靜投入,非常默契,跳舞時好象在講述他們生活中的故事。情感自持內蘊,動作張馳有致。兩人以男子為主導,擰身轉頭快速,女舞者在移動的舞步中常常有短暫的後傾以突出頓步。

節拍:2/4

節奏:每小節有2拍

速度:每分鐘32-33小節。

風格:風格和特征令人難以捉摸,人們把這稱之為探戈基調。運步的方向象蟹行、腳法似貓步,行步剛健頓銼,流動中伴以短暫的停頓、動作幹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舞步變化莫測、使人眼花繚亂。被譽為"舞中之王"。

快步舞

[簡介]

節拍:4/4

節奏:每小節有4拍。

第壹、三拍為重拍。

速度:每分鐘50-52小節。

風格:節奏明快,消遙、舞態輕松,灑脫、舞步輕快,自由。在快速的舞步中吸收了芭蕾舞的小跳動作,這些跳步和滑步,使快步舞顯得更為靈巧輕快,舞伴間的配合更加默契。顯現出很高的技巧性和極富魅力的趣味性。

華爾茲

[簡介]

華爾茲擺蕩的技巧

擺蕩的動作與轉身動作是不能分開的,兩者之間並存的是壹種引擎與輪胎的關系,沒有轉身動作,擺蕩的動作將顯得 硬而不平衡,擺蕩的完成表象, 要藉著身轉動作經過身體中心以及腿部、臀部的運動,還有肩膀與手臂的擺轉來達成時間運動的技巧,來完成輕盈且優雅而具有動力型態舞姿。

舞者的思考邏輯會以為上身不動就是好的現象,但肢體是自由的,舞伴之間的配合與協調更是不能受到束縛,身轉動作能使得肢體肌肉能產生松弛的作用,所以擺蕩之前必須作好身轉動作的準備工作;雙膝松曲,自腿部以上將身體稍向前撐,雙肩放松平放,背腰稍微撐緊,身體重力置於雙掌。

開始移動後,舞步裏所指的轉度,指的是雙足之間的轉度,並非指身體的轉度,此點必須特別註意,尤其是女士,幾乎只有前進與後退的動作,轉度則由男士全部來完成。

華爾茲是壹種3拍子的舞蹈。它原是歐洲的壹種土風舞,其中壹部分傳到英國,經整理規範成了英國華爾茲,即華爾茲,也就是我們慣稱的慢三;另壹部分傳到歐洲中部,仍然保持土風舞熱烈、純樸的風格,經整理規範了維也納華爾茲,即我們常說的維也納華爾茲。

節拍:3/4

節奏:每小節有1、2、3拍。第壹拍為重音。第二、三拍為弱音。

速度:每分鐘28-30小節。

風格:動作如流水般順暢、象雲霞般光輝。瀟灑自如、典雅大方。波浪起伏接連不斷的瀟灑旋轉。享有"舞中皇後"的美稱。?

狐步舞

[簡介]

節拍:4/4

節奏:每小節有4拍第壹、三拍為重拍。

速度:每分鐘28-29小節。

風格:如同狐貍走路,輕柔悠閑。寬大平滑的步幅、流暢優雅的舞步、嚴謹的動作、輕松的動態,給人壹種懶洋洋,不慌不忙的感覺。

維.華爾茲

[簡介]

節拍:3/4

節奏:每小節有3拍。第壹拍為重拍,二、三拍為弱拍。

速度:每分鐘59-60小節。

風格:舞步種類很少,沒有很多花樣。在快速旋轉的舞步中,和諧的融入反身、擺動、傾斜、升降等技巧,使舞姿顯得更加輕快流暢、熱烈興奮,得到大家歡迎。因此作為國際標準舞四個基本舞種的附加舞種而保留下來。

基本就是這樣了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