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割草。呂不韋《呂氏春秋·處方》:“有芻水旁者,告齊侯者曰:‘水淺深易知。’”
⒉〈名〉①割草,打柴之人。劉開《問說》:“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之微,先民詢之。”②餵牲畜的草料。《呂氏春秋·首時》:“饑馬盈廄,(口莫)然,未見芻也。”③食草的牲畜。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口欲窮芻豢之味。”
芻豢chú huàn 泛指牛羊犬之類的家畜。
芻蕘chú ráo ①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
芻議chú yì 猶“芻言”。草野之人的言論。常用作謙辭。
芻狗 是古人祭神用的稻草狗
同“芻”
⒈割草。呂不韋《呂氏春秋·處方》:“有芻水旁者,告齊侯者曰:‘水淺深易知。’”
⒉〈名〉①割草,打柴之人。劉開《問說》:“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之微,先民詢之。”②餵牲畜的草料。《呂氏春秋·首時》:“饑馬盈廄,(口莫)然,未見芻也。”③食草的牲畜。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口欲窮芻豢之味。”
芻豢chú huàn 泛指牛羊犬之類的家畜。
芻蕘chú ráo ①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
芻議chú yì 猶“芻言”。草野之人的言論。常用作謙辭。
芻狗 是古人祭神用的稻草狗
同“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