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七年級語文《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2、掌握文言字詞

 3、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態、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5、學無止境,開卷有益,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與《傷仲永》比較)

  重點

 1、字詞。(本文是略讀課文,字詞部分以課外準備、課內教授相結合)

 2、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難點

 聯系課文、生活,讓學生真正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的'道理。

  教學設想

 1、學生在課下借助工具書自瀆課文,對字詞自讀質疑。

 2、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神態、心理。

 3、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 1課時

  預習

 熟讀課文,利用課下註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並記下疑點。

  教學過程

 壹、導入。

 以關羽導入,引出呂蒙。

 多媒體展示關羽圖片,以敗走麥城的故事,引出呂蒙。

 二、介紹《資治通鑒》和司馬光。

 通過預習《孫權勸學》,妳們覺得《資治通鑒》應該是壹本什麽樣的書?

 明確:了解文學常識的目的是:豐富我們的文學知識和修養,並給我們提供進壹步學習、看書的基礎。

 三、全班朗讀全文。

 用幻燈片打出幾個應該註意的讀音。

 四、字詞過關。

 昨天已經讓同學們利用課下註釋和工具書預習課文了。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壹下大家的重點字詞和字詞疑點。

 1、每個小組至少提出3個重點字詞,並解釋詞義。

 2、提出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字詞疑難點。

 給學生2分鐘的交流時間,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回答。

 五、翻譯全文。

 請壹個同學翻譯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註出翻譯不恰當的地方和翻譯得精彩的地方。

 (教師總的指導)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課文之後,我們回過頭來想壹想。呂蒙為什麽能夠打敗關羽呢?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誰起了重要作用呢?孫權。

 請大家再次深入地閱讀課文,想壹想孫權、呂蒙是什麽樣的人(分析人物形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我們在《最後壹課》中學了很多描寫人物的方法(外貌、語言、動作、神態)。那麽,在這篇課文中,主要采取了什麽描寫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