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霜冷長河讀後感

霜冷長河讀後感

 《霜冷長河》是著名作家余秋雨所寫,有多方面的故事:關於友情、名譽、謠言、嫉妒、善良、年齡、及最後的課程等栩栩如生的故事。為您我整理霜冷長河讀後感,歡迎閱讀。

  霜冷長河讀後感(壹)

 暑假中,閑來無事,就隨手拿起壹本余秋雨先生的《霜冷長河》讀了起來,哪知壹讀之下竟大感興趣,.不釋手,壹口氣讀完了整本,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這是壹本講述人生哲理和如何做人的散文集,其中固然有許多深奧的道理是我所暫時無法理解的,但同樣有壹些寫出了我心中所想,使我為之產生***鳴,尤其是第二輯中?關於嫉妒?的幾篇文章,讀完它們,我想了很多很多?

 人們常常要問何為?嫉妒?,所謂?嫉妒?,就是指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的壹種心理狀態。其實嫉妒是人的壹種本性,它在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奧塞羅在嫉妒,林黛玉在嫉妒,周公瑾在嫉妒,甚至連神話故事中那些頂天立地的天神也在嫉妒。?而事實上,人人都有嫉妒他人的經歷,我們中又有誰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個從不嫉妒的人?這正如余秋雨所說的?面對嫉妒,誰也難以充當壹位居高臨下的醫生。這是我們城堡中壹種源遠流長的傳染病,已有不少人因它而瘋,因它而死,只是還留下了不少病情稍輕的人。?可見,嫉妒是人性的壹種,它既可以出現在壹個偉人的頭腦中,也可以出現在壹個齷齪小人的頭腦裏,任誰也無法擯除。對於嫉妒與嫉妒者,我們常常抱著壹種鄙夷和憤怒的眼光,認為嫉妒別人的人,壹定是壹個卑鄙無恥之徒,而殊不知,這類人是最值得同情,值得可憐的,也是最不幸的。試問壹句,他(她)為什麽要嫉妒?還不是因為別人處處都強於他(她)。且別人做的事正是自己最想做的,但自己做不到,別人卻做到了。於是,羨慕、不服氣等諸多情感因素匯聚在壹起,就有了嫉妒。這樣看來,嫉妒者處處不及人,就只有靠占壹點口頭上的便宜來平衡壹下自己失控的心理,真是不幸之極了。關於嫉妒者的不幸,余秋雨先生在書中闡述得非常詳盡。

 ?壹個人壹旦陷入了嫉妒就成了半個傻.,頻頻地用伶牙俐齒來自我作踐,壹次次打自己得耳光還覺得紅光滿面,真是可憐。?世界上最不幸得人是誰?我得回答是:嫉妒的人?對方的每壹個成績,都被看成是針對自己的拳腳,成績不斷則拳腳不斷,所以只能時時圓睜著張皇失措的雙眼,不等多久就感到遍體鱗傷。?等等說法真是大得五吾心。

 嫉妒是人之本性,壹個會嫉妒的人才是真實的人,我們應該學會高貴的嫉妒,將嫉妒降到最低程度,是它即便在破碎時也能體現壹點人類的尊嚴。?人類多壹點奧賽羅的咆哮、林黛玉的眼淚、周公瑾的長嘆怕什麽?

  霜冷長河讀後感(二)

 人生是個廣博深奧的課題,我們身處於浩潮又充滿哲思的境域裏,諸多事理物由是我們所不能理解又極卻去探求知曉的。人生在世,有什麼是我們窮極壹生要去追尋、去探求、去體驗、去學習乃至去得到的呢?活在世上,盡管我們所知有限,對於生命,我們仍需於熱愛它、參與它,去投入其中使其成為壹員,其中道理究竟為何呢?是我們自出生即被賦予的本能、責任嗎?亦是我們熱情不減的投入生命、參與生活不僅為求溫飽而已,更求精神靈性上的了悟、超越?我想答案不在外求而存於個人心中吧。生命是什麼,生活又是為了什麼,每個人心底都有其所闡釋的答案吧!

 <<霜冷長河>>很有意思的壹本著作,不僅為人生各個課題作了個人的註解,還引領我們走進自己的內在去看、去問、去聆聽、去與自我做對話,思索為什麼生命是這樣的,而我們所認定的是絕對的嗎?不,這沒有壹定的答案,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給我們解答。這是完全個人的,必須自己去會驗、感受和探索,唯有通過自己真正的經歷,投入、付出和感覺些什麼,那才是純粹自己的。

 在有限的個人生命中,我們都在找尋我,探尋生命、發現事理、發展人我情愛與學習生活,終其壹生我們可能發展事業、成就誌業、結交知友、嫁娶育兒、投入誌工等等,也可能隨波逐流、蹉跎時光、壹事無成、積累債業,但這壹切可否歸結於發展~完熟的自我個人呢?<<~生死書>>裏道出人生的課題是:我們必須去參與生活,去學會我們各自的人生體驗要教導我們的種種深刻意義,然後往內在精神提升,去參破人的貪瞋癡身口意,乃至了悟其實存在是無,萬念萬欲是無,壹切人我是非,憎恨癡迷也是無,壹切皆是無也是空,誠如人心本是壹潭平靜無波的湖,我們要投擲什麼使它波瀾起伏亦或保有其寧謐深邃。

 再來,我們談到了愛,<<霜冷長河>>之末章節<最後的課程>講述的是牶壹最限好的經驗:愛,也是老教授終其壹生的信仰,盡管他的形體正日漸消隕,他那熾烈明亮的精神靈性仍使我們感動不已;尤其震憾於他對人性純潔的信諾與他那對生命的活潑熱情。對於生命他以自身如燭蠟消融般的身軀向我們揭示了生命的終極意義,我們還能如此沈迷於俗世的聲光迷樂,無視於生命所要給予我們的,其實正是如此美妙的經驗嗎?愛,正是生命最豐厚的禮物。

 人生種種都在向我們展現生命甜美,然而人生充滿著未知與短暫,我們何不勇敢地投入生命,邁開步伐,大步大步地去生活;敞開心靈,熱切地擁抱世界,熱聯地愛和參與,膽大而自知地自我許諾和追尋?讓生命真實而熱烈的活起來。

  霜冷長河讀後感(三)

 仰望星漢燦爛的五千年歷史長河,大江大河的影子隨處可見,文人墨客競相追捧--妳看,在孟浩然的筆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江河是何等的蕩氣回腸;在劉禹錫的筆下,"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江河又成了如此的"和風細雨";在蘇軾的筆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河閃現的是--氣勢磅礴!然而,在余秋雨的筆下,《霜冷長河》中的江河卻是與眾不同的。

 許是壹種深沈的思念,遙遠的冥想在牽引著我,他的江河是壹種深沈的回憶,柔韌堅決而又延綿不斷的,是秋雨先生心中的河,平靜而又悲壯,是文化歷史的長河,源遠而又流長。他說"我更傾心的,則是秋風初起,霜天水影的景象。為什麽更傾心?因為只有那個時候,春天的激情早已減退,夏天實用也已終結,大地霜降,河水驟冷,冷走了喧鬧的附加,冷回了安詳的本體。涼涼的河水綿綿千裏,給收獲的泥土壹番長長的寧靜,給燥熱的人間壹個久久的寒噤。"秋雨先生正是想要通過這種意象的闡釋,把握並揭示自己體驗到生命形態的另壹側面:經歷過幾番風雨、幾番滄桑之後,生命漸漸平息了最初的歡騰與激蕩,也由此開始了壹種更為深沈的積澱,趨於平和。這種積澱因融入了自身坎坷人生的情感閱歷,而具有了更為深刻的生命體驗與認知;因融入了中華幾千年文化的滄桑,而具有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愈發的透徹、厚重。經過生活的磨礪,情感的積澱,秋雨先生關於江河的冥想猶如陳年老酒愈發顯現出芬芳誘人。類似夢囈的話語亦似遙遠的回響,冥冥之中的似曾相識牽動著秋雨先生點點滴滴的往事情懷。寧靜而又悲壯的黑龍江邊,秋雨先生展開了如飛的思緒,"難道上壹輩子,我曾坐著狗拉雪橇駛行在冰封的黑龍江上,也許我在半道上凍僵了?"這種人河之間的神秘的緣分,是那樣的具體,又是那麽朦朧而令人神傷。秋雨先生的體驗在黑龍江找到了壹種寄托、慰藉,人生就是這樣壹條河,綿延不息,悲壯卻並不悲涼,從容不迫而又氣度不凡。

  霜冷長河讀後感(四)

 秋雨先生在《霜冷長河》中開始了人生之旅的更加深入的探尋,《文化苦旅》讓我有想長大親自到各地看個究竟的沖動,《山居筆記》讓我有以後老年也想隱秘在山林間過日子寫文章的意念,但是《霜冷長河》影響我卻最深:沒有尖銳批判與嚴峻審視,顯得極為理性而含蓄,平添了幾分親切和平易,猶如長河般的平靜而自然,水到渠成般的順暢。

 其中讓我十分有感觸的,是有關名譽的問題,。雖然幾乎每個名人都會說他不在乎自己有不有名,但是秋雨卻說:世間上這麽多善良的人願意撕裂自己、毀滅自己,是為了什麽?就為了名呀!他舉了中國古代第壹女詩人李清照的例子:李清照為了替丈夫洗刷名聲,她散盡了家庭的全部遺產,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但是最終名譽追回來了沒有?真是天知道了!

 走筆至此,相信《霜冷長河》這條人生之河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沈澱。當然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只有如此。如果還想更深入的認識生命,建議去買壹本回家看,讓載者人生重量的妳在這條冷靜而安詳的長河上緩緩行舟去。

 最後截取幾個優美的句子,和大家壹起***享:

 1、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麽。

 2、從被追求的那壹刻開始,名譽就是壹種罪惡。只有在那些人們能自然擁有而不必強求的地方,它才能成為壹種美德。

 3、惡者播弄謠言,愚者享受謠言,勇者擊退謠言,智者阻止謠言,仁者消解謠言。

 4、忌妒是自己的敵人,也是他人的敵人。

 5、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結果,那也不能稱為善。善是超乎因果聯系的東西。

 6、什麽是死亡?死亡就是江入大海,大海接納了江河,又結束了江河。

  霜冷長河讀後感(五)

 我之所為讀後感,並無特定的框架,皆是有感而發,純粹的記憶性感受。

 余秋雨先生在壹開頭的序裏就點明白了為什麽寫作此書,扣住了書名,因為他的壹生都與河有緣,或者他的前世也是,這從那個似瘋非瘋的北京人口裏便可得出,那個極具幻想的故事也許是他杜撰出來的,但是很容易讓人相信,因為他的經歷應該會有這類事情發生,並且讓人羨慕之,心向往之。

 這是壹本講述人生哲理和如何做人的散文集,其中固然有許多深奧的道理是我所暫時無法理解的,但同樣有壹些寫出了我心中所想,使我為之產生***鳴,尤其是第二輯中?關於嫉妒?的幾篇文章,讀完它們,我想了很多很多?

 人們常常要問何為?嫉妒?,所謂?嫉妒?,就是指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的壹種心理狀態。其實嫉妒是人的壹種本性,它在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奧塞羅在嫉妒,林黛玉在嫉妒,周公瑾在嫉妒,甚至連神話故事中那些頂天立地的天神也在嫉妒。?而事實上,人人都有嫉妒他人的經歷,我們中又有誰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個從不嫉妒的人?這正如余秋雨所說的?面對嫉妒,誰也難以充當壹位居高臨下的醫生。這是我們城堡中壹種源遠流長的傳染病,已有不少人因它而瘋,因它而死,只是還留下了不少病情稍輕的人。?

 余秋雨先生在文中不僅講述了嫉妒得根源與嫉妒者得不幸,還認為嫉妒可以分為兩種:高貴得嫉妒與卑下得嫉妒。?是的,嫉妒也可能高貴。?使人耳目壹新。既然我們無法擯除嫉妒之心,那我們該如何使之降到最低程度呢?我想,關鍵使如何正確看待比自己優秀得人。周瑜之於孔明,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才使前者因嫉妒而喪命。對於比自己優秀的人,應該調整好心態,向他(她)學習,取長補短,將心中的不服化為前進的動力,而不能壹味地嫉妒,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我,盡量減少嫉妒。當今社會是壹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將來走上社會,時時刻刻都會遇到比自己優秀的對手,如何處理好嫉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這點,人們常常會有兩種表現。壹是心中不服,便埋頭苦幹,竭盡全力,非超過對手不可;還有壹種就是表面上對妳心服口服,而內心卻心懷怨恨,暗地裏拼命打小報告,非扳倒妳不可。這大概就是高貴嫉妒與卑下嫉妒的區別吧。我們當然應該學習前者,把怨恨、嫉妒藏在心中,將它當作鞭笞自己不斷進取的長鞭,腳踏實地拼搏,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而不是指望靠壹點小聰明,在別人背後捅刀以此來打倒對手。因此,我們應該嘗試壹下高貴的嫉妒,因為?它曾是壹位學者在整理另壹位學者遺稿時的永久性後悔,它曾是各處壹端的科學家冷戰結束後的無言擁抱,它曾是兩位孤獨詩人壹輩子的互相探尋,它曾是無數貴族青年決鬥前的默默托付?

 嫉妒是人之本性,壹個會嫉妒的人才是真實的人,我們應該學會高貴的嫉妒,將嫉妒降到最低程度,是它即便在破碎時也能體現壹點人類的尊嚴。?人類多壹點奧賽羅的咆哮、林黛玉的眼淚、周公瑾的長嘆怕什麽?

 我認為第二輯?關於友情?寫的很精彩,人人都需要友情,友要經風經雨,經受考驗,我們最重要的是珍惜友情。?人生在世,可以沒有功業,卻不可以沒有友情。以友情助功業則功業成,為功業找友情則友情亡,兩者不可顛倒。?說道人生,壹個人最重要的是名譽。當名譽受傷害,有的人為了名譽的純潔寧可選擇死。從這本書中,我進壹步了解到我國宋代詞人、詩人李清照原來我不知道的人生經歷。

 其實,世間的孤獨者也都經歷過友情,也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只是他們不知道鑒別與維護,不善於呵護與珍惜,最終被壹壹破碎了,以至最後孤獨了自己。

 常聽人說,人世間最純凈的友情只存在於孩提時代。這是壹句極其悲涼的話,居然有那麽多人贊成,人生之孤獨和艱難,可想而知了。那麽友情的錯位,是基於什麽理解的呢?答案來源於自身和外界的混亂。就外界來說,人們習慣用功利和商業思維來判斷友情的實用和交換原則,他們說,患難見知己,烈火見真情,似乎友情在為難之際及時出現,在經歷考驗之後才得到升華,這是對友情的苛求,但友情不是應急的儲備,也沒有接受考驗的義務;就自身來說,或許因誌趣、愛好、***同的事業奠定了友情的基礎,但人性的差異,又往往不能因為?高山?都有?流水?,因撥琴弦,都有知音。我最近壹直在思考這樣壹個問題:如果,我們長期信賴的友情竟是虛假的,而這種虛假又並不出於惡與罪,而是出於我們自身對友情本身的錯位和悖論,我們應該怎麽面對呢?

 先生回答得好啊:人的壹生要接觸很多人,不可能人人都能建立友情,因此應該有兩個或者更多層次的友情存在。?寬泛意義的友情和嚴格意義的友情?。沒有前者未免拘謹,沒有後者難於深刻。寬泛意義的友情,是人們結識、好感、愉悅的集合,它的寬度是人們全部履歷和經歷的概括,它隨人們接觸外延的擴大而不斷擴展,它與事業、地位、經歷、方位、功利聯系,沒有數量界限;嚴格意義的友情,是壹個人終其壹生所尋找的精神村落,尋找途中沒有任何功利性的路標,它是以生命來涵養的,這種友情不依靠什麽,它在本性上拒絕功利、拒絕地位和身份,只不過是相互使對方更加快樂、溫暖、自在、幸福,?都是無所求的飄落,都是詩化的高貴?。然而,這種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妳在如饑似渴地追尋,很可能友情與妳擦肩而過,妳沒有在意,或無法辨認,也許等妳驀然回首的時候,不是來得太早就是來得太遲?

 兩只螞蟻相遇,只是彼此碰了壹下觸須就向相反方向爬去。爬了很久之後突然都感到遺憾,在這樣廣大的時空中,體型如此微小的同類不期而遇,?可是我們竟沒有彼此擁抱壹下?。

 余先生至此長嘆:

 是的,我們不應該在有這種遺憾。但是隨著宇宙空間的新開拓,我們的體型更加微小了,什麽時候,還能碰見幾只可以碰壹下觸須,然後對視良久,終於緊緊擁抱的螞蟻?

 來壹次世間容易嗎?

 有壹次相遇容易嗎?

 叫壹聲朋友容易嗎?

 仍然是那句話?

 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而我,也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因為能在這麽個時空相遇,不容易。

 我常常想,如果我們上輩子就曾經相遇,那麽在上輩子我們又是如何見面的呢?在壹個平淡的下午,在兩片書頁中間那碰巧的壹次擡頭?在壹個濃重的深秋,在晃動的珠簾邊那不經意的壹次張望?如果我們不在現在這種情景下相遇,我們還會相識相知?我們也許就擦肩而過,我們的人生也許就少了這麽不濃不淡的壹筆了。因此,學會珍惜吧~!

 我喜歡讀余秋雨教授的散文,因為先生的文章文化底蘊厚實。《霜冷長河》就是先生寫出來的壹些人生筆記,有回憶,有評述,有回信,有感想,文體不拘,只是談心,讓我在任何時候都感到有壹位智者的陪伴,仿佛先生就在我身邊?。

  霜冷長河讀後感(六)

 真正的好書不是壹味說教,要人虔誠拜謁,而是要引起讀書人的思考更好的則是討論與辯駁。我很喜歡讀書或是寫字,這是壹個讓人沈澱與反思的最好時刻,今天我要推薦壹本書,壹本和讀者聊天的好書,就是余秋雨先生的《霜冷長河》。我個人是偏好於男性作家的文章的,因為他們更理性更有魄力,他們的作品是不會拘泥在文字上的矯揉和粉飾上的,他們的作品裏有人生,有世界。壹個年輕人應該看這些艱刻的文章,在滂沱的文字洗禮下,聰以知遠,明以察微。

 夜未央?浮生若夢,又豈如初見

 第壹次讀《霜冷長河》的時候我正是十八歲花壹樣的年紀還有著孔雀壹樣的驕傲和純凈。翻看這本書,壹種厚重的蒼涼感便撲面而來,也許因為它泛黃的書紙也有可能是它冷冰冰的書名,但是在看筆者的序言後我就更加確定了我的判斷。?我願意以霜冷長河的圖景為背景,來談談人生,特別是談談因經霜而冷峻了的中年人生。?筆者窮盡壹生尋找到了這條和夢裏壹樣的河流,他在等候那個季節,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

 那次讀它的時候是在壹次噩夢後,周圍壹切都是靜悄悄的,這本書讓我猶如經歷了很多人的人生,那些磨難,那些痛苦,那些醍醐灌頂的譴責與嘆息,是當時壹切安好的我無法接受的信息量。第壹次讀它,是不喜歡的,筆者字裏行間無法抑制的無可奈何是讓人窒息的。但這樣的窒息對那時白紙壹樣的我而言由比危險對於冒險家壹樣,那是無法用文字贅述的上癮。

 當時那本書是壹位長者,我聽著他的低吟淺誦,想象著自己有著同樣的感慨同時更加珍惜著自己的所得與所有。當時那本書是壹個隨記本,我只是簡單的在上面勾勾畫畫,寫寫自己由於高三的高壓而忿忿不平的感慨。當時那本書也只是壹本普通的說教書,我不懂裏面說的?壯士?名譽?嫉妒?心中的惡狼

 離開家已經有大概三年的時間了,身上還是帶著這本書,當時來上大學只帶了兩本書,壹本是《紅樓夢》壹本就是它了,只是情不自禁的帶上了。我在某種潛意識下,期待著生命中與其內容的交叉點,那時我能帶著智者的眼光俯瞰這壹切。但實則不然,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我們都在局中,又怎麽和生活博弈呢?

 書裏說關於謊言:?這簡直是壹種沒有絲毫喘息機會的苦役,就像馱著越來越重的石塊,在攀援峭壁懸崖。?

 書裏說關於嫉妒:?嫉妒的起點,是人們對自身脆弱的隱憂。?

 書裏說關於名譽:?在名譽問題上,越高貴的群落往往越脆弱,要傷害他們太容易了。?

 書裏說關於友情:?君子之交淡如水這種高明的說法包藏著壹種機智的無奈。?

 人們不願意談及事物的本質,是因為那醜惡與自身有關。在看文章的時候,我總會突然啞然,這筆者怎麽這麽了解我,我自己都不願意面對的我。書裏剖析的人物總是與生活中的人物突然吻合,這讓我學會了理解別人同時凈化自己,這本書可能真的在某種程度上讓我變聰明了。在自己生活的這三年,我面對生活夾角的時候,總會翻翻這本書,再看這本書我會和它爭辯,我把自己的想法在書上寫的密密麻麻,這是壹個年輕人與長者的對話,用年輕人張揚的火溶了那長河的冰霜。年輕人是應該有自己的主心骨的,就在這樣壹個謠言與真實無法區分的年代裏,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知道在相信壹件事情後會牽連的各種變動。

 焚明燈?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

 人總會犯錯,這本書讓我知道自己犯下了很多錯誤,就像讀《神曲》時感慨自己犯下的錯壹樣,跟著但丁下了那十八層圓環,我在心裏是在不斷懊悔的。而《霜冷長河》給我更多的不是懊悔,而是他深刻的文字如利劍直戳人心,幫助我把毒血放個幹凈,我在這樣猛烈疼痛後得到了身心的輕松?好書是可以醫心的。

 想到起點和重點,我們的日子空靈了又實在了,放松了緊迫了,看穿了又認真了。現在的我再看這本書,看到的不再是書中的無奈,應該是余先生對今後生活的壹種祈望,讓讀它的人變得睿智,讓中國人不再愚鈍。我渴望自己得到命運的垂青,在生活的歷練下讓自己能發展能創造,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霜冷長河讀後感(七)

 我讀了余秋雨的《霜冷長河》,歷史是條長河,人生是條長河,生命是條長河,情感又是條長河,這本書除寫壹些人生的感悟外,還有些回信和對壹些書的讀後感。我認為第二輯?關於友情?寫的很精彩,人人都需要友情,友要經風經雨,經受考驗,我們最重要的是珍惜友情。?人生在世,可以沒有功業,卻不可以沒有友情。以友情助功業則功業成,為功業找友情則友情亡,兩者不可顛倒。?說道人生,壹個人最重要的是名譽。當名譽受傷害,有的人為了名譽的純潔寧可選擇死。從這本書中,我進壹步了解到我國宋代詞人、詩人李清照原來我不知道的人生經歷。余秋雨對名譽引用了十七世紀英國政治家哈利法克斯的話:?從被追求的那壹刻開始,名譽就是壹種罪惡。只有那些人們能自然擁有而不必

 強求的地方,它才成為壹種美德。?

 關於友情,先生說:壹生走過了無數的城市,平時想起壹座城市,最先總是想起這座城市的風景,到最後,必然只想這座城市的朋友。是朋友,決定了我們與各個城市的親疏。我非常同意先生的結論。人們時常說,乘著年輕去奮鬥和追求自己的事業吧,但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朋友們活著。各種宏大的目標也許會壹壹消退,而友情的目標則越來越堅硬。報答朋友、安慰朋友,讓他們高興,使他們不後悔與自己朋友壹常所謂成功,除了功利性的目標以外,也無非是在意朋友們的首肯和笑聲我們或許關愛人類,心懷蒼生,並不以朋友的圈子為精神終點,但朋友仍是我們遠行千裏的鼓勵者和送別者,我們經由朋友的橋梁,向億萬眾生走去。很難設想壹個沒有朋友的人,居然能兼濟天下。

 《霜冷長河》通篇頌揚?善?,如果妳正在感受世情的冰冷,那就釋放出妳的熱量吧!縱然不能融化寒冰,那至少也能留下壹道白色的氣息,讓同樣也在寒冷中苦熬的人看到希望。如果妳正被世俗的惡濁包圍,那就奉獻出妳的愛吧!縱然不能驅散陰霾,那至少也能劃開壹道透明的縫隙,讓與妳壹同被包圍的同伴看到壹縷光明。當每顆心都在呼出熱量,當每雙手都在刺破濃霧,到那時,袍下的?斜縱然還能找到藏身之所,卻再也遇不到適宜的土壤和氣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