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除了相機無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後,就要檢查鏡頭是否被灰塵覆蓋或被汙漬染塗。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應用吹氣球吹去鏡頭上的塵土,再用鏡頭刷拂去雜物,最後用鏡頭紙擦拭,使鏡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漬、指紋和油垢,就要送相機維修店用鏡頭清潔液仔細清除。
3、 主體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兩種可能,壹是手動對焦相機對焦時,焦點沒有對著主體或是主體對焦後,在構圖中又移動了位置,未重新對焦,使主體不在景深範圍之內;二是使用自動對焦相機時,沒有按快門“鎖定”焦點再重新構圖,使焦點在構圖中向別處飄移。
4、 團體合影照片前幾排清晰,後幾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證每個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點:壹是選擇性對焦。五排人合影,選擇第二排的對焦;七排人合影,選擇第三排人對焦。二是光圈不要設定太大,壹般以f4-8為宜,以保證有足夠的景深。三是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60秒,以免有人頭部轉動使影像發虛。
5、 膠卷沒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壹是傍軸取景相機拍攝時忘記揭鏡頭蓋,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線沒有進入鏡頭,膠片沒有感光。二是手動卷片的135單反相機裝片不到位,卷片時沒有註意看暗盒片軸是否在相應轉動。由於片頭滑脫,搬動卷片把手時,雖然快門上了弦,計數器照常計數,但膠片在暗盒中紋絲未動,計數器雖顯示36張拍完,實際上沒有壹張膠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壹是遮光罩與鏡頭焦距不匹配。把50mm標準鏡頭的遮光罩用於28mm焦距的廣角鏡頭就會阻擋進入鏡頭的光線。因標頭的視場角為47度,而28mm廣角鏡頭的視場角為75度。二是用28mm廣角鏡頭拍攝時,原已在鏡頭上戴有壹塊UV鏡,如再戴壹塊偏光鏡的話,由於偏光鏡是兩片玻璃疊合而成,邊框很厚,再加在UV鏡的邊框,必然遮擋進入鏡頭的光線,使照片四角發黑。用廣角鏡拍攝時如需用偏光鏡,壹定要先卸下UV鏡後再裝偏光鏡,才能使畫面均勻受光。
7、 影調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紋層次
無論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準確,才能獲得明快的影調和豐富的層次。照片死白是曝光過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機內測光系統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設計的,它可以使大多數景物曝光準確,色彩還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線或景物,就需要在測光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如拍攝雪景如不增加1.5-2級曝光量,白雪就會成為灰白色;如拍攝煤炭,如不減少1.5-2級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會變成深灰色。因為無論多麽高級的相機,也沒有思維功能,只會把壹切景物千篇壹律地按反光率為18%的中灰色調處理。
8、 用電子閃光燈攝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壹是光圈設定過小。閃光燈的閃光速度壹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門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沒有自動檔的閃光燈拍照,要先計算光圈系數 。二是閃光燈電力不足。新買的閃光燈要經過十余次的充、放電,讓燈內電容活躍後再正式使用。舊閃光燈充電信號燈點燃只充了70%,在點燃10秒鐘後才能真正充滿電能,供正常使用。
9、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畫面是黑影
這是由於單反相機的簾幕快門與閃光燈不同步所致。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照,要註意相機的閃光同步(各相機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艷麗,人物臉膛昏黑
壹是逆光拍攝時使用了平均測光,又沒有對人物面部補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灘),使用了內測光推薦的數據進行曝光,背景曝光適度,人物曝光不足。對此有三種辦法解決:壹是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二是在測光的基礎上加大1-2級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對準臉部測光,“鎖定”曝光量後(用測光記憶鈕或改為手動曝光),再退回原位構圖,對焦,拍攝。
11、 團體合影,周邊人物殘缺
這有兩種情況,壹是用平視取景相機拍攝時忽略了視差,畫面裝得過滿;二是使用單反相機雖無視差,但畫面四周沒留余地,擴印時四周壓掉了壹些畫面,彩擴機只擴印出底片畫面的95%左右。所以無論使用什麽相機,構圖時都要留有壹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頂天立地,塞滿畫面。
12、 照片有劃痕
如 果是底片上有劃痕,可能是兩種情況造成的。壹是大盤片分裝卷使用的舊暗盒被汙染,出片口絨布上夾有砂粒,劃傷了膠片;二是相機背後的壓片板上有毛刺,卷片 劃傷了膠片。使用分裝卷前,最好把片頭縮進暗盒,用吹氣球和毛刷仔細對出片口的絨布進行清潔處理後,再引出片頭使用。如相機壓片板有毛刺,可用壹小塊0號砂紙小心地磨掉(註意不要磨傷壓板上的漆膜)。
13、 整幅照片影調偏藍
壹是色溫很高造成的。陰天或薄雲蔽日的天氣,自然光色溫高達7000-12000K,沒有使用校色溫濾鏡;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蔭或巨幅藍色廣告、幕墻等環境反射光的影響。解決辦法是在拍攝時,使用壹塊雷登85B降色溫濾鏡,如附近有藍色環境光反射,盡可能移往開闊場地拍攝。
14、 整幅照片影調偏橙紅
以下3種情況都可能使照片影調偏紅。(1)日光型彩色膠卷在燈光下使用,又沒有使用雷登80B色溫轉換型濾鏡;(2)早晚陽光的色溫只有3200K,低色溫造成橙紅色調;(3)周圍有巨幅紅色廣告或紅色建築物,反射紅色光。
15、 用閃光燈拍攝人像時,背後投影濃重
機位閃光拍攝,如人物離背景很近,就會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決辦法有三:壹是人物離背景遠壹些,讓投影落於地面;二是拆下閃光燈用軟線連接進行側位閃光拍攝;三是利用淺色的天花板或墻壁進行反射閃光拍攝。
16、 使用閃光燈,人像眼球血紅
紅 眼現象在弱光中進行機位閃光容易出現。原因是黑暗光線下,人眼瞳孔放大,閃光燈的強光突然照射,瞳孔來不及收縮,強光直射視網膜,視覺神經的血紅色就會出 現在照片上形成“紅眼”。克服的辦法有四:壹是拆下閃光燈用軟線連接進行側位閃光;二是讓被攝者目光不要直視照相機鏡頭;三是拍攝前讓被攝者註視電燈、窗 口等強光源三分鐘或預閃壹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紅眼功能的閃光燈。
17、拍攝的電視畫面上有快門條紋
我國電視系統每秒傳送25幅畫面,如果快門速度高於1/30秒,就會出現快門條紋。普通相機拍攝電視畫面,快門以1/15秒為宜。
18、雪景影調灰暗,白雪不白
這是由於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強,測光表仍按18%反光率設定曝光組合,會把雪景還原成中灰調。如按平均測光或偏中央重點測光曝光,就欠曝1-2級,白雪就成為淺灰色調 。防止辦法是,按測光讀數增加1-2級曝光量(開大1-2檔光圈或降低1-2檔快門速度)進行補償。
十七、用獨特的快門速度來刻畫動態
壹幅理想的表現運動員美好姿態的照片,除了要做到構圖完整、光線漂亮、影調適宜外,還必須精彩地表現出被攝體的動態。而反映動態往往借助於采用壹些獨特的快門速度,其形式壹般有兩種:
凝固動態 要讓讀者能從畫面中細細觀賞動作的驚險與激烈,此時該用1/250—1/1000秒, 直到更快的快門速度。它們能清晰地記錄動體,並能揭示動體的全貌。在采用這擋快門速度時,整個世界似乎都處於凝固狀態,壹切動感全都消失了,本來拼爭激烈 的競爭場面,瞬間會變得萬籟俱寂,烽煙消散,人們可以從照片上靜觀激烈拼搏場面中的壹切微小細節。用這種方式拍攝出的照片,不是以渲染氣氛為主,而是以解 析細節見長(如上圖)。盡管照片畫面是靜止的,飛濺的浪花與運動員的動作都被凝固住了,但是從那雪白的浪花與運動員那嚴峻的神情、全力握槳的舉止上可以感 覺到競爭場面的激烈與劃船者奮力拼搏的狀態。
在拍攝此類照片時,相機所選用的快門速度與動體本身的速度、方向有關。壹般可以依據這樣壹個簡便的公式來獲取所需的快門速度:當被攝體在中等距離(10米)上呈斜向角度進入取景範圍內時,以被攝體運動的速度乘以10,再取乘積的倒數(如該數值在相機上沒有相應的速度擋,可選用相近的速度擋),即為所需的快門速度。如運動員長跑速度是30公裏/小時,乘以10,取其倒數為1/300,則可用1/250秒快門速度擋。假如運動員是面對相機而來,則可以此為基礎,再撥慢壹擋快門速度,即1/125秒;若運動員是橫向而過,則可撥快壹擋,變為1/500秒。
表現動態
這是采用較慢甚至很慢的快門速 度來記錄運動員的動作,使觀眾在觀看時能產生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強烈的動感或速度感。此時由於采用了較慢的快門速度曝光,襯景與運動員本身影像都會 不同程度地產生條狀,更令人有壹種速度感(如下圖)。壹般而言,快門速度越慢,模糊程度越嚴重,動感就越強。當然,此時如能再考慮鏡頭的焦距、相機與被攝 體的距離等因素,效果會更顯著。通常是焦距越長,距離越近動感越強;焦距越短,距離越遠動感越弱。
在拍攝動態的主體時,最好在畫面中再攝入壹些靜止的物體作陪襯,這樣,以實襯虛,往往可使動態的效果變得更為強烈。
十八、常見難題?數碼攝影中的測光小技巧
很 多拍攝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同壹張畫面裏有的部分亮,有的部分暗,很難達到亮部和暗部都正常曝光。不論亮暗的面積是多少,它都會影響整個畫面的測光 效果。但很多情況都是以藍天、大海作亮背景,或者夜幕做暗背景來進行舉例;下面我們選取其它的景別來比較壹下,實際上,想要達到的效果和目的是壹樣的,操 作起來的技巧也是壹樣的。我們先來看這張照片,是相機平均測光拍攝的。
光圈f/8.0快門1/125CanonEos20D
很容易看得出來中間鴿子籠那部分很暗,沒有層次;為了能使暗的那部分增加曝光量,可以讓取景器全部框住暗的那部分,使暗面做為整個畫面的景別,這樣妳再測壹測光,妳會發現光圈f/8.0,快門1/50(Av優先的情況)。
為了能保證亮部的層次不受損失,我們取這兩次測光值的中間,也就是光圈f/8.0,快門1/80。(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重新調整曝光組合)下面這張就是以上這樣的操作得來的,可以做壹下比較。
這樣的情況在拍攝時會很多,妳可以依照個人的拍攝需要來決定某壹部分的曝光值。
十九、技巧]不夠就要補 室內拍攝人像作品補光技巧
當在室內拍攝人物照片時,我們常常會使用數碼相機的內置閃光燈來進行補光,但如果不能正確地利用閃光光源,往往會在主體人物的背後留下難看的陰影,嚴重影響照片的美觀。那麽,如何避免或減弱這種閃光燈陰影現象的發生呢? 讓人物盡量遠離墻壁或物體 根據光線的投影原理,當人物離墻壁或身後的物體較近時,室內原有的燈光和自然光無法照射或反射到人物身後的墻壁等物體,當 強光源閃光燈照射時,就會使被攝人物在身後的墻壁等物體上留下重重的閃光陰影。所以,在不影響構圖的情況下,讓人物盡量遠離白色的墻壁或身後的物體,保持 壹定的空間和距離,閃光陰影就會明顯減弱。
選擇明亮的背景 在室內拍攝時,我們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射下的明亮門窗作為背景,也可使用臺燈等現有的照明器材,為被攝人物營造壹個明亮的背景,選擇恰當的拍攝角度,這樣,閃光燈的陰影就會消失在明亮的背景中。
相機的位置要高壹些 在室內 使用閃光燈時,相機的位置要高壹些、正壹些,這樣閃光燈的投影會在人物身後的正下方,會被被攝者擋住壹部分,看起來不那麽明顯,盡量少用平視或仰視的機位 拍攝。另外,要避免豎幅構圖,因為在拍攝豎幅時,相機要旋轉90度,閃光燈在側面位置,更容易使閃光陰影落在人物某壹側,在背景上留下壹條與人物側面輪廓 線壹致的濃黑陰影。而在拍攝橫幅照片時,閃光燈光源是從鏡頭的正上方發出,投影相對弱些。
適當遮擋閃光燈 由於室內空間較小,拍攝距離近,使用閃光燈不僅容易產生陰影,而且還可能使人物的臉部泛白,這時,我們可以用白紗布、絲襪甚至手巾紙等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擋物適當遮擋閃光燈,使閃光光源變得柔和些。使用時將紗布等物用膠布粘貼在閃光燈外面(註意別擋住了取景器和對焦孔),若壹層柔光效果不理想,可加兩層甚至三層。不過,遮擋閃光燈後,閃光燈照度會降低,因此要適當增加曝光值。
使用慢速同步閃光模式 室內使用閃光燈拍攝時,除了閃光燈的光源外,還會有從門窗射入的自然光和室內燈光,只是由於後兩種光源較弱,不能讓主體人物有足夠的曝光量。我們可以使用慢速同步閃光模式,用閃光燈光源來照亮主體人物,然後用較長的快門(1/15~1秒)拍攝室內的其它靜物,就可以利用室內原有的光線來減弱閃光燈留下的陰影。拍攝時最好使用三腳架,也可利用桌椅等物體固定數碼相機,防止拍攝時的震動,同時被攝人物要在閃光燈點亮之後保持原有姿勢直到快門閉合。
利用反射燈光法 對於可以調節方向的閃光燈或能使用外置閃光燈(安裝於機頂)的數碼相機,可將閃光燈燈頭朝向人物對面或側面的天花板、墻壁等白色反射物,利用反射過來的光源照亮被攝人物。這種反射閃光可以改變光照方向,由原來的正面 光變為前頂光或前側光,而且類似散射光自然柔和。使用此法時要避免使用有色表面,因為它的反射光會使照片蒙上壹層特殊的色彩。要將外接閃光燈盡可能放在離相機頂部較高的位置,這樣做的原因是使閃光燈照射被攝體的角度類似於太陽的角度,從而使陰影自然地落在被攝體的身後,而不會出現煩人的影子。當然此法也會 折損光線,需要註意曝光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