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鼓舞是瑤族的傳統舞蹈。
瑤族長鼓舞有多種表演套路,或專門表現造屋動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動植物有趣的形態。瑤族長鼓舞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
2008年6月7日,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聯合申報的瑤族長鼓舞經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Ⅲ-60)。
舞蹈特色
長鼓在瑤語中稱為“公”,瑤族長鼓以兩鼓對接,中腰較細,可以握持,兩端各以羊皮面覆蒙鼓面。瑤族長鼓舞有多種表演套路,或專門表現造屋動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動植物有趣的形態,舞蹈動作矯健粗獷、生動活潑、神奇怪異、充滿想象力。
按表演形式分,瑤族長鼓舞包括“盤古長鼓舞”“鑼笙長鼓舞”“桌臺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等多種類型。按表演人數分,它又包括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表演中,鼓的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也有“高樁”“矮樁”之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瑤族長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