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求人寫壹篇歷史大國崛起的讀後感

求人寫壹篇歷史大國崛起的讀後感

----在不同的時期,只有那些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確戰略判斷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  中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曾經創造過舉世矚目的輝煌,也有近代壹百多年任人宰割的辛酸史,幾千年來,多少文明古國從盛世走向沒落,又有多少新興的國家後來居上,獨領風騷。當前的中國應該是個太平盛世,然而這壹繁榮怎樣才能長盛不衰,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呢?結合老師第二單元的授課,認真研讀了《大國崛起》,真是深有感觸。  《大國崛起》以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九大國的興衰為主線,剖析其興盛的背景和原因,並通過大國崛起探究其對世界歷史及整個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展示了九國通過不同方式、在不同時期內完成的強國歷程,既體現出各自鮮明的不可重復的時代特征和民族個性,同時也探討了某些相通的規律。在中國全力爭取和平崛起、大國復興的戰略發展時期,這些在國土面積,人口和中國相比只能算做小國(美國除外)而綜合國力卻是當之無愧的大國,他們的崛起之路對我們有什麽借鑒作用呢?我認為其中關鍵因素在於:  --思想解放是大國崛起的源泉。“牛頓的力學理論開啟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大門”。英國正是有了牛頓的力學和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等思想文化的進步,才有了大國的崛起。德國,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位傑出的哲學家,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等,無論是思辨化的哲學還是先驗邏輯化的思想,都對德國社會的影響至深,奠定了德國大國之路的社會群體意識的基礎。俄羅斯,在斯大林統治的前蘇聯時期,開展了壹場以消除文盲、大力興辦中等職業教育為核心的文化革命,這場文化革命對前蘇聯的工業改革、經濟建設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直到今天完備的教育制度依然對俄國社會起到重要影響。縱觀各大國的崛起,都有其理論觀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進步,這吹響了大國崛起的進軍號角。  --社會變革是大國崛起的根本。各大國的崛起都經歷了種種陣痛,為了政治民主而進行的國內社會的變革和戰爭及兩次世界大戰造就了大國的崛起,這是不爭的事實。在荷蘭,人們先是通過與統治者談判的方式進行了政治鬥爭,然後是通過贖買的方式取得了城市公民自治權,最後又以聯邦自治的方式取得了民族國家主權,從而完成了能夠支持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創新的政治制度變革。在英國,人民成功地通過《大憲章》,將國王與公民的權利進行了重新劃分,確立起了議會體制下的君主立憲制度,日本步其後塵。在法國,則通過數次變革,創造了***和國體制。在美國則形成了國會體制下的邦聯制度,在蘇聯是中央集權的政治協商制度等等。可見社會革命是帶動歷史前進的火車頭,人們要求實現民主政治正是大國崛起的強大推動力。  --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途徑。 1609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歷史上第壹個股票交易所,又成立城市銀行、財政銀行和兌換銀行合而為壹的銀行,比英國早100年。更重要的是,荷蘭人創新了當時的資本流轉制度,發明了被稱"想象中的貨幣"的銀行信用。由此,不論是興建公***事業,還是招募雇傭軍、裝備船隊,國家從來不缺錢花。這大大增強了當時荷蘭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其成為全球17世紀最初的經濟大國。18世紀的英國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促使其進行制度創新以擺脫危機。1849年,英國廢除《航海條約》,開放航運市場,結束貿易壟斷,建立自由貿易制度;同時,開始建立私有土地產權制度以及中央銀行金融制度等。通過制度創新和工業革命,英國在18世紀多次走出危機,從蕭條走向繁榮,也極大地增強了海上軍事實力,成為當時的世界經濟大國。19世紀,德國實行全民強制義務教育,優先發展科技,建立勞工保險和保護國內幼稚產業的社會經濟制度;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改革,建立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吸納西方先進經驗,發展義務教育、先進科技、工業和貿易;美國在獨立戰爭以後廢除農奴制度,以國家立法鼓勵專利,創新發展工業,贈地給居民發展農業,鼓勵地方興辦大學,發展教育,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改善居民福利,保障人民經濟安全等,創造性地建立了工業、貿易、金融和社會保障制度。這些國家都通過制度創新超越當時最強大的英國而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制度創新,成為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科技發展是大國崛起的基礎。500年間,從航海技術開始,全球經歷了以蒸汽化、電氣化、信息化為代表的三次工業大革命,這些科技的發明創造及推廣運用,是大國崛起的重要因素。荷蘭憑借平底船成為“海上馬車夫”,英國靠著蒸汽機的發明橫行世界大洋。正是因為深諳技術變革的重要,美國近代以來,壹直刻意采用重大技術項目拉動社會發展的戰略,無論是“阿波羅登月”、“星球大戰”、“信息高速公路”,現在的“千艦計劃”“壹小時打遍全球”,本質上都是以此搶占世界新技術的制高點。日本、德國以小國之軀在二戰中橫行世界,靠的是在技術基礎上的國家實力,其在戰敗基礎上的復興,也是憑借現代技術。事實完全可以證明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沒有科學技術就沒有大國的崛起,因此重視科學,重視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識。美國有4000所大學就足以說明教育和科學技術在大國崛起中的顯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是大國崛起的動力。人立於世,不可沒有骨氣;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立於世,則不能沒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壹個國家的脊梁,是壹個國家在歷史的變遷、國與國的競爭中永不落敗、永不消亡的支撐和動力。民族精神是壹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壹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壹個國家,沒有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於世界強國之列。德國和日本發動的世界大戰,對人類文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這壹切將永遠受到世界各國人民譴責;大戰結束後,德國和日本在其已成廢墟的國土上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這壹切又令世界各國對它們刮目相看。但我們在譴責和驚嘆之余,是否看到了德意誌民族和大和民族積極上進的民族精神呢。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國崛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自強不息和秀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為大國的崛起譜寫了壹幕幕新篇章。 聆聽歷史是壹種偉大的智慧,回望大國風雲,讓歷史照亮我們未來的行程。在當今的國際格局之中,中國大國崛起的道路,永遠不會壹帆風順;民族復興的道路,永遠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國際風雲變化將把世界帶向何方,但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對於我們,壹個有著五千年輝煌與文明的古國,壹個在近代不斷受到列強蹂躪和瓜分的弱國,壹個崇尚光榮與夢想的民族,除了大國崛起的道路,我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