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修復和合成是現代才有的技術,用現在的話說叫PS。不過,我們很難想象壹位大清總督竟然會栽在壹張PS照片上,為此他還被慈禧太後革職遣送原籍。而這位總督便是晚清大名鼎鼎的岑春煊,陷害他的人名氣更大,是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
岑春煊、袁世凱都有壹個官場綽號,岑春煊為?官屠?,是專門彈劾官員的高手。袁世凱為?民屠?,是屠殺民眾的劊子手。加上張之洞的?士屠?,剛剛湊齊了晚清三屠。正是有了這三個屠戶,晚清官場多了些刀光劍影,顯得格外熱鬧。
這?三屠?中,張之洞和袁世凱兩人曾切磋過,但都是點到為止,彼此出招不狠,互相傷害也不大。相對而言,岑春煊和袁世凱之間,交鋒就很激烈,壹個是降龍十八掌壹個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過,岑春煊功力不及袁世凱,最終被打成重傷。
袁世凱的聲望是後來才起來的,早在庚子動亂後慈禧回鑾那會兒,他們兩人都還是屬於壹個量級的。袁世凱當時是直隸總督,曾春煊是兩廣總督,都是位高權重。雖然直隸總督更勝壹籌,但從領導重視的角度來看,岑春煊在慈禧的心目中反而更優於袁世凱。
因為慈禧西逃的時候,曾發布懿旨讓各省督撫勤王護駕,眾督撫們大多持觀望態度遲遲不肯出兵。岑春煊卻燒起了冷竈,帶了壹千多人去勤王,這讓慈禧十分感動。後來慈禧回京後,便將岑春煊視為心腹,很快升任兩廣總督。不久,慈禧還有心讓岑春煊接任直隸,只是時機不成熟,最終沒能如願。
岑、袁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次慈禧要將他們對調更是觸動了袁世凱的利益,因此他更是懷恨在心,欲報這壹箭之仇。雖然直隸總督沒有當成,但慈禧還是將岑春煊調入京城擔任了郵傳部尚書,這讓袁世凱十分不爽,讓這麽壹個對手整日在朝中指手畫腳,早晚要出幺蛾子。
因此,袁世凱花了150萬兩銀子買通內監,使出了溫柔的壹刀,他誇贊岑春煊是大清第壹幹將,兩廣是革命黨的根據地,除他以外沒人能鎮得住。慈禧壹聽覺得有道理,岑春煊上任不到20天,又屁顛屁顛的回到了廣東。
對於岑春煊慈禧是信任的,也想著力培養他。不久,慈禧調他去雲貴,本來此舉是為了歷練他,以便將來派上大用場。可岑春煊沒有領會慈禧的心意,賭氣不去。慈禧轉而調他去四川,他也不去,雖然沒有直接抗命,但卻從廣東來到上海遲遲不動身。這壹磨蹭,給了袁世凱絕好的機會。
難不成袁世凱是想以岑春煊抗命不遵為由彈劾他嗎?要是放在以往,抗旨確實夠得上殺頭,可這會兒卻沒有這個殺傷力。大清朝此時已是茍延殘喘,朝廷威信大為下降,官員討價還價是常態,從上至下都是這個態度。何況岑春煊又是慈禧紅人,僅憑這壹點根本不能置他於死地,搞不好刀鋒還會彈回來,傷了自己。因此,袁世凱選擇觀望,並對下壹步進行謀劃。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致命絕招就藏在上海。當時,維新派余孽康有為的弟子梁啟超正好也在上海,袁世凱就此做起了文章:他弄來壹張岑春煊的照片,再弄來壹張梁啟超的照片,請了高手,將兩人合成壹張照片。這張照片到了慈禧手裏,岑春煊即便不死也要脫層皮。
果如袁世凱所料,慈禧對康、梁早已是恨之入骨,得知岑春煊和梁啟超打成壹片,這讓她如何受得了。最終懿旨下達,處分的結果是:?如瞿相之例?。瞿相是指瞿鴻機,他曾任軍機大臣深得慈禧賞識,後來也是上了袁世凱的套,落得開缺回籍的下場。
這不,岑春煊步了瞿鴻機的後塵,回家抱孫子去了。擠走了岑春煊,袁世凱在朝廷中幾乎是壹家獨大,也為他日後的崛起掃清了障礙。然而這壹切,都是因為壹張PS照片,此舉不僅拍死了壹位總督,也改變了大清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