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關於校園文明的心得體會怎麽寫

關於校園文明的心得體會怎麽寫

最近,我們站前路小學舉辦的“道德講堂——文明禮儀在校園”活動讓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接受了壹次道德的洗禮,使我們每個人感觸頗深,感慨萬千。

古人曰:“不學禮,無以立。”在兩千年前,人們就已經很註重“禮”了。“禮”是禮儀,是律己敬人的壹種行為規範,是表達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壹個過程和壹種手段。講文明、懂禮儀,不僅是壹種個人素質和有教養的表現,還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壹個城市的體面,壹個國家的體面。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麽就不講文明、用禮儀呢?

中國,是壹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國家精神的重要途徑。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斷變化,我們這壹刻討厭別人,下壹刻往往成為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當我們身為遊客時,總是依著自己,隨地吐痰、踐踏草坪、亂寫亂畫;可我們作為市民時卻又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當我們和同學相處時,總埋怨同學“不拘小節”,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高尚的道德並不得做出驚天動地的事,而往往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我們播下壹個動作,便收獲壹個習慣;收獲壹個習慣,便獲得壹種品格:“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如果人與人之間多壹些美好的語言和行為,每個人多壹些奉獻精神,那麽,我們的社會會變得多麽美好啊!

總而言之,我覺得壹個人以其高雅的儀表風度、完善的語言藝術,良好地展示自己的氣質修養,更重要的是有道德心,講文明,懂禮儀,贏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業成功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學會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時時註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儀容儀表,以壹個樂觀積極、懂禮貌的形象去迎接新的每壹天,這樣壹定能使自己在壹個和諧的社會氣氛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身為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提高自身修養素質,爭當有道德心,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少年,以積極昂揚的態度去迎接屬於我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