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過去農村過春節都有哪些習俗?我就知道像吃餃子,放鞭炮,看電視等。

過去農村過春節都有哪些習俗?我就知道像吃餃子,放鞭炮,看電視等。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當春節的腳步踏入千家萬戶,說到過年就不得不提春節習俗。俗話說,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各不相同的人文風俗都體現著鮮明的區域特點,下面就讓我們壹起盤點富有特色的農村春節習俗吧!壹起來了解壹下。

1、掃塵

在農村裏,到臘月二十四這天,就會全家人壹起打掃房子,全家人壹起把整個房子裏裏外外都打掃幹凈,打掃幹凈來迎接新年。還記得小時候,就會和大人壹起打掃房子,當時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為知道要過年了。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除陳布新”的意思,希望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

2、扭秧歌

扭秧歌拜新年是陜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俗稱“沿門子”。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拜年,首先謁廟、敬神,祈禱壹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後挨門逐戶拜年。秧歌隊每到壹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

3、行花街

行花街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農村春節期間逛花市是廣府地區春節前夕規模最大的壹項傳統民俗,流行於珠三角、香港、澳門等地。迎春花市壹年舉行壹次,每年由春節前年廿八開始,至年初壹淩晨結束,寓意是祥和美好。

4、擺“九龍盤”

贛州農村春節前制作臘貨,如:香腸、牛肉幹、臘肉、板鴨、腌鴨腿、豬舌、豬肝等,將臘貨蒸熟、切好、擺盤,拼成贛州人春節招待客人的“九龍盤”,從大年初壹壹直擺到出元宵。“九龍盤”是贛州人們淳樸的象征,寓意著吉祥如意、年年歲歲有今朝和對未來的期許。

5、 “迎老爺”

這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民俗祭祀文化活動,潮汕人稱神仙為老爺。每年年初,潮汕農村地區都有迎老爺的風俗,就是將神像從廟裏請出來,到村子裏遊行,在壹個地方舉行拜祭儀式,然後再送回神廟安放。"迎老爺"是各村裏的青壯年會擡著八擡大轎,擡著老爺走遍村裏的大街和小巷,遊行隊伍龐大,隊伍由標手(扛標旗),牌手(舉牌),轎夫,樂手組成。"迎老爺"是代表著村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全村平安的美好願望。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農村過春節的習俗了,妳們家鄉有哪些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