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指名道姓不禮貌
“名”和“字”是兩碼事
《禮記·檀弓上》篇中規定:“幼名,冠字。“幼名”意思是名是幼年用的,壹般是孩子出生三個月後,長輩給取名。“冠字”意思是說字是成年後才有的。《禮記·曲禮上》篇中又規定:“男子二十,冠而字。等長到二十歲,要舉行成年禮,也稱“冠禮”,成人之後就要受到尊敬,不能再直呼其“名”,因此要取壹個“字”。
直呼“姓氏”也很不禮貌
《儀禮·士冠禮》中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意思是尊重父母為他取的“名”,因此只能在尊長之前稱“名”,其他人則要稱“字”。《顏氏家訓》中說“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用“字”來表其德行,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
“姓”作為父系的名號,直呼其“姓”即是不尊重對方父親的無禮行為,因此向別人詢問“姓”時,要用“尊姓”“貴姓”的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