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張籍。
原文: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白話譯文:客居洛陽城中,秋風惹人相思。想寫壹封家信,只是思緒萬端,匆匆忙忙之間,如何寫進情感?信差剛要上路,卻又被我叫往。打開信封細看,是否還有遺漏。
出處:《秋思》出自唐代張籍的《全唐詩》。
擴展資料:
《秋思》賞析:
第壹句說客居洛陽,又見秋風。平平敘事,不事渲染,卻有含蘊。秋風是無形的,可聞、可觸、可感,而仿佛不可見。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帶來無邊春色壹樣,秋風所包含的肅殺之氣,也可使木葉黃落,百卉雕零,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壹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仿佛,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於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壹封家書來寄托思家懷鄉的感情。
第三、四兩句,撇開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剪取家書就要發出時的壹個細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既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無暇細加考慮,深厚豐富的情意和難以表達的矛盾,加以時間“匆匆”,竟使這封包含著千言萬語的信近乎“書被催成墨未濃”了。
百度百科-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