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白露季節詩詞

白露季節詩詞

關於白露季節詩詞如下: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蘇軾《赤壁賦》

2.巖花初見丹英吐,節候新交白露來。——陶宗儀《白露日桂花開次張壹高韻》

3.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杜甫《白露》

4.白露雕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白居易《衰荷》

5.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白露的簡介: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鬥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歷9月7-9日交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於冷空氣轉守為攻,白晝有陽光尚熱。

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逐漸拉大。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歷史淵源:

二十四節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壹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歷書說“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淩而為露,故名白露”。進入白露,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拉大,夜間會感到壹絲絲的涼意。

白露,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這是“白露”名由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