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胸有大誌,不拘小節。
但實際上很孝順,在家裏常做家務,勤儉持家,不以勞動為恥。
他善於辯駁,常讀各種經書傳記。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召為校書郎,於是班超和母親也隨著來到了洛陽。由於家裏貧窮,他經常幫著官府抄書掙錢糊口。抄書時間長了,疲憊厭倦,就停下來把筆扔到桌子上,感嘆道:“大丈夫沒有什麽別的理想,就應該效仿博介子、張騫那樣在邊關外域立功封侯,怎麽能夠總是抄書磨墨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普通人怎麽知道壯士的誌向呢!”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胸有大誌,不拘小節。
但實際上很孝順,在家裏常做家務,勤儉持家,不以勞動為恥。
他善於辯駁,常讀各種經書傳記。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召為校書郎,於是班超和母親也隨著來到了洛陽。由於家裏貧窮,他經常幫著官府抄書掙錢糊口。抄書時間長了,疲憊厭倦,就停下來把筆扔到桌子上,感嘆道:“大丈夫沒有什麽別的理想,就應該效仿博介子、張騫那樣在邊關外域立功封侯,怎麽能夠總是抄書磨墨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普通人怎麽知道壯士的誌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