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聲嘆氣、鼻息如雷、屏聲息氣、擲地有聲、天籟之音、靡靡之音、呼天號地、聲嘶力竭、怪聲怪氣、振聾發聵。
1.唉聲嘆氣?[ āi shēng tàn qì ]?
釋義: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例句:他壹邊無精打采地踱步,壹邊~。
2.擲地有聲?[ zhì dì yǒu shēng ]?
釋義: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出處:《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3.聲嘶力竭?[ shēng sī lì jié ]?
釋義:嘶:啞;竭:盡。嗓子喊啞,氣力用盡。形容竭力呼喊。
例句:孩子~地哭喊著,蹬踢著雙腳,小臉漲得通紅。
4.振聾發聵?[ zhèn lóng fā kuì ]?
釋義:聵:天生耳聾,引申為不明事理。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例句: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5.屏聲息氣?[ bǐng shēng xī qì ]?
釋義: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形容恭敬畏懼的神態。
例句:只見兩三個丫頭都在那裏~,齊齊地伺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