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樂知識:簡介中國民歌。
2、欣賞壹組民歌。
3、活動與練習
教學目標:
壹、音樂知識:通過了解中國民歌的分類,增長知識,為欣賞各地民歌做好鋪墊。
二、通過欣賞壹組不同地區風格與特點的民歌,感受我國多姿多彩的民歌內容,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欣賞不同地區的民歌。
教學難點:聽辨號子、山歌與小調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中國民歌的視聽材料。
課時安排:2節
第壹課時:
教學重點:簡介中國民歌的分類,欣賞《川江船夫號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風箏》三首民歌。
教學難點:聽辨號子、山歌與小調
教學過程:
壹、簡介中國民歌的三大類的不同特點:
勞動號子:音調鏗鏘有力、豪邁。
山歌:節奏舒緩、旋律明朗。
小調:結構規整、旋律優美。
二、欣賞壹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對歌曲所起的作用。
說說歌曲音調有什麽特點?屬於哪類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延長音較多。
說說山歌為什麽用那麽多長音
3、河北民歌《放風箏》:想壹想這首歌與剛才的有什麽區別?妳能根據歌詞內容畫壹幅圖嗎?
三、活動與練習:分組說說自己收集的有關中國民歌的知識。
四、教師小結民歌種類及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結合音樂知識進行民歌欣賞,引導學生從民歌的不同特點進行
區別、歸納。
教學難點:說出號子、山歌與小調不同的特點。
教學過程:
壹、賞陜北民歌《腳夫調》,想壹想:歌曲屬於哪種民歌類型?
二、哼唱雲南民歌《放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調特點——節奏自由、襯詞多。
三、欣賞河北民歌《盼紅軍》,想壹想:歌曲的曲調屬於山歌類嗎?為什麽?
四、隨伴奏音樂哼唱《盼紅軍》,感受小調旋律優美、結構規整等特點。
五、聽辯練習:
1、《黃河船夫曲》、《碼頭工人歌》屬於哪種類型的號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屬於哪種民歌類型?
六、活動與練習
1、妳會唱哪些廣東方言歌?
2、創作民歌:
應用1、2、3、5、6五個音創作壹首有民歌風格的歌曲。
3、教師示範再集體創作。
七、集體評議。
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