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容易善待的人往往是最需要善待的人。
善待他人就是無害人之心;就是與人為善;就是成人之美。
人生在世,總得和別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實際上就是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和別人怎樣對待自己。這件事每個人天天在做,但做的情況並不壹樣。有的人做得比較自覺,有的人則比較盲目,有的人做得比較好,有的人做得不太好甚至很差。人與人友好相待,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友誼、成功、進步和幸福;人與人不能很好相待,則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個人悲劇、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這些經驗與教訓使得今天的人們有了壹個***識,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好好對待,就是人們常說的"善待他人"。在這壹***識之下,今天的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比傳統社會更重視對孩子進行待人接物方面的教育,"善待他人"越來越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為什麽要善待他人
從生活現實看--
壹個人與別人打交道,不是善待他人,就是不善待他人,沒有其他的選擇。兩相比較,無論對自己、對別人還是對社會,善待他人都是壹種比較好的選擇。實際上,除非發生了什麽特殊的情況,人們很少會無緣無故地虧待壹個人甚或坑害壹個人。所以,壹方面,人們在日常生活實踐的推動下,自覺不自覺地趨向善待他人;另壹方面,社會和文明的進步促使人們日益作出善待他人的選擇。在社會發展面臨知識經濟、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這樣的選擇更顯得重要和緊迫。今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廣度、深度、頻度和強度,與傳統的農業社會有天壤之別,也遠遠不同於工業社會,怎樣對待他人往往不但決定著壹個人的命運、壹個家庭的沈浮、壹項事業的成敗、壹個單位的興衰,甚至事關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順逆強弱,這是從人生和世界大勢來說的。
從功利的角度來說,善待他人能較好地推動人們相互之間的理解和合作,做成做好各種事情;能較好地促進人們同心協力營造壹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斷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質量;能較好地推進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所有社會成員個人的全面發展,使這"兩個全面發展"中的動力激發到最大,阻力減少到最小。
再就是從人的角度來說--
善待他人是人的本質之壹,是人的本義所在,它包括三層意思。
首先,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任何壹個人的存在,都是以別人的存在為前提、為條件的,壹個人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能存在,才能做成人,就是說,壹個善待別人的人才真正是人,才具有人的尊嚴和神聖,才在社會生活中享有人的資格與權利。所以,善待他人實際是在善待自己,是在不停地為自己創造和爭得人的尊嚴、資格、神聖和權利;是在不斷地向社會、向世界證明自己具有人的尊嚴、資格、神聖和權利。
其次,人不但是壹種物質存在,而且是壹種精神存在。人有永恒的社會追求與精神追求,希望使社會精神、人的精神、人的生活和人自身日趨完美。另壹方面,在這個追求不斷進步、不斷完美的過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困難和障礙,老百姓常說"人生有九九八十壹難",就是這個意思。人過壹輩子,無論是誰,都很不容易,人與人之間相互善待,是我們對付這"九九八十壹難"最可靠的保障之壹。所以,對人來說,善待他人既是激勵其社會追求、精神追求的動力,又是解決這個追求過程中各種困難的基本手段。
再次,善待他人是人們最主要的幸福源泉。其原因仍在於上面所說的人是社會存在、精神存在和人的社會追求和精神追求。人們追求的幸福各式各樣,世界上的幸福千種萬種,但歷史表明,能與人生***長久的是精神幸福,而真正能經得起時間篩選的精神幸福,是因善待他人有益於社會而獲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