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談新農村建設中如何開發農村文化論文

談新農村建設中如何開發農村文化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進程不斷向前邁步,農村人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如何開發和建設農村文化成為壹個很重要的問題。由於現在農村文化的建設比較落後,文化形式單壹以及缺乏專業的文化建設人才等等問題,開發和建設新農村勢在必行。本文就如何開發和建設新農村提出了自己的壹些觀點。

 農村文化是新農村建設的無形的動力,不能被其他要素所取代。積極的開發農村文化,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加的文化需求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據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原動力,是促進文化發展的最基本要求。

 壹、開發農村文化的戰略背景

 1、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農村文化的建設的現狀令人很不滿意,使得農村消極文化不斷滋長,並給其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現代化和城鎮化的都市文化理念正在逐步取代農村文化。

 (1)新農村文化建設落後

 文化建設不想經濟建設壹樣可以給人看到實質性的東西,也不能給人們帶來直觀的經濟收入,所以,政府大多把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2)文化活動形式單壹

 農民由於平時忙於勞作,很少有時間參與文化活動,最多也只是閑暇時看看電視什麽的,基本沒有其他的文化活動,文化生活較單調。隨著壹些消極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湧入,使得積極地傳統文化被侵蝕,農村文化處於較危險的境地。隨著壹些消極文化的流入,農民容易被這些消極文化所毒化,尤其是壹些迷信思想,嚴重影響了個人和和社會的安定。此外,落後的農村文化,會使得農民的價值觀發生扭曲。

 (3)文化建設隊伍人才缺乏

 因為壹些歷史原因和現實狀況的限制,文化系統的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缺乏壹些專業的文化建設人才,文化隊伍的建設很不穩定。

 (4)文化產業發展滯後

 好多地方對文化產業的保護力度不夠,尤其是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還停留在較古老的保護層面上。

 2、缺乏農村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農業弱勢地位越來越嚴重,農村發展緩慢,農民增收乏力,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動力。除了這些較多因素的復雜問題外,農村文化的發展與農村經濟的發展相抵觸也是壹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越來越艱巨,要完成這些任務,最關鍵的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所以,要想讓經濟得以發展,首先要提高農民的修養和素質,這就要求將農村文化建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3、文化是經濟競爭的軟實力

 文化是經濟競爭的軟實力,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重視,他將成為壹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很多企業能夠取得競爭優勢,大多是依靠自身的企業文化。雖然我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相當的豐厚,但是隨著日趨加快的社會發展步伐,文化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擁有的壹些文化資源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步伐,來不及轉化為文化競爭力。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是發展的阻礙力量,同時又是發展的希望和前景,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後方力量。農村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農村要在穩定中找尋發展的機會,開發出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農村文化,提升我國農村文化的實力,增加國家的競爭力。

 二、開發和建設農村文化

 1、加強政府的作用

 開發和建設農村文化是各級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也是建設社會不易新農村的必經之路。要加強政府的作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觀點出發,對農村文化建設需高度重視。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政府的.重要日程,將其融入到經濟發展的規劃中,將其考慮到財政預算中,將其作為幹部升遷的考核指標。到文化工作出現倒退的地區,要采取責問制度。

 (1)加大文化開發建設力度

 政府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布局,進行專項撥款用於公***文化設施的建設。此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融資,通過融資的形式實現文化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同時還規劃好新建文化設施以及現有文化設施的工作,使得文化設施發揮最大的功能。

 (2)加強政府的管理工作

 政府部門要根據農村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抓好農村文化活動,發揮文藝工作者的作用,將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呈獻給農民,此外,還要充分挖掘專業的人員,並對壹些有潛力的人員進行培養,是他們成為文化活動建設的支柱,讓他們進入農村對農村文化活動進行相關的指導工作。 同時,還要鼓勵人們開展壹些有意義的活動,加大群眾的參與力度,有效地抑制惡俗文化的傳播,開發健康的農村文化活動。另外,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壹些低俗的消極的行為,比如對壹些參與者進行處罰。

 (3)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質

 首先要規劃和正對農村文化隊伍,要根據不同的崗位選取相應的人才,同時要鼓勵壹些高校畢業生進入到基層進行文化方面的工作。其次,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西區壹部分高素質的人才,對壹些有技能的藝人或文化,可以采取破格錄用的方式。對現有的人員進行培訓,確定各自的工作職責。

 (4)發展特色產業

 政府可以培育和法陣壹些特色產業,同時要講壹些特有文化和現代文化結合在壹起,使得特色文化產業得以發展。

 (5)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

 由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進行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要重視對其的保護和開發,並對其投入壹定的資金,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人的培養。

 總的來說,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著文化的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進步,發展農村文化已是必然需求。

 2、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

 我們要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將農村文化建設作為重點,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和文化場所的建設,使得農村文化服務的網絡得以全面構建。

 3、改革文化管理體制

 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能夠有效地提高文化服務的能力,政府需要積極地探索對現行文化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措施,激發文化設施的發展潛能,使得文化設施更具活力。此外,政府應該引入壹些經濟投入來參與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同時,為文化設施引入市場化運作的功能,對壹些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和創新。文化部門要緊抓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采用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的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4、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

 我們要加強農村文化隊伍的建設,並制定壹些文化事業發展的保障措施,選擇有效的方式,發展壹批專業的農村文化隊伍,並通過壹定的培訓使得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對文化隊伍中的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並堅持持證上崗的政策。壹方面鼓勵壹些相關藝術專業的畢業生來從事農村文化建設,壹方面面向社會招聘,招收壹批專業的人才。此外,還要大力的培養文化骨幹,將活躍農村文化和傳承民間文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使得群眾基礎更加穩固。對工作優秀或作出貢獻的農村文化工作者采取壹定的獎勵措施,使得農村文化的發展建設保持在壹個良好的氛圍之中。

 5、融入社會力量

 我們可以鼓勵社會力量來支持農村文化的建設,開展壹些與農村文化相關的活動,把農村文化建設融入扶貧機制,建立和完善壹些相關的文化援助活動。積極地引導社會力量對農村文化事業進行捐助,以保證壹些文化設施的建設。

 三、總結

 總的來說,發展健康有益的農村文化,及時農民的願望,又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大家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同致力於農村文化的開發和建設。農民需要文化的熏陶同時文化也需要農民,農村文化是原生態的文化,更具有民族性。加強農村文化的建設,要根據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把社會的要求和群眾的需求聯系在壹起,切實把農民有需求的以及政府能夠創造條件做到的事做好。

 參考文獻:

 [1] 吳未;劉永強;謝嗣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發展問題——以江蘇省為例[J];小城鎮建設;2009年01期

 [2] 冼惠梅;鄉鎮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公***服務職能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