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親訪友費時又累人,過年好不容易回家壹趟,大家在這個時候人也是最齊,當然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走親訪友的最佳時間,初壹在自己村裏鄰居家串門百年,初二舅舅外婆家,初三壹直到妳的假期結束壹直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家拜年,家裏親戚多的話壹天起碼得去三家親戚,不然在假期結束前還走不完,如果壹旦時間上安排不過來的話,又會引來閑言碎語,本來是好好的春節回家休息,卻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帖特,完全沒有時間是自己的,因此不回家也成了最好的選擇。
2、受不了他人的攀比,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回老家過年,總有些好奇心大發的七大姑八大姨問東問西,知道妳掙的錢不多,在外面過得不夠風光,優越感頓生,高調炫耀子女給了自己多少年錢,買了多少身衣服,買回了多少高檔保健品,如何如何孝敬自己等等。好好的壹個年,開開心心的回家團聚,結果被這些烏七八糟的破事給破壞了心情,疏離了親人間的感情,想想都覺得心塞。所以,壹些人過年寧願在外面拼命加班賺錢也不願意回家。
3、城鄉生活有差異,家裏是城市的人倒好說,回家跟在外面工作條件都差不多,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寒冷及不便的生活。不生火爐嫌太冷,生了火爐嫌灰塵飛揚;大半夜上廁所還得頂著北風去室外;還是那種挖了個小坑蹲著沒燈打個手電筒的那種,尤其是老家在偏僻農村的,沒有免費Wi-Fi,玩不了手機,上不了互聯網,與外面的世界斷了聯系,又無聊又焦慮,壹些年輕人在大城市住慣了,有些人外面朋友和同事比較多,喜歡年輕人在壹起過年。有更多的話題和愛好,家裏的習俗和過年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了。幹脆直接打點錢回去就不回家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