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童年作者簡介高爾基

童年作者簡介高爾基

《童年》作者是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高爾基出生於壹個木匠家庭。年幼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壹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面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

長大後他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還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意大利卡普裏島。1913年,高爾基從意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

十月革命後,高爾基出國療養。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壹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斯大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壹定的距離。

擴展資料:

高爾基的創作對美國進步作家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尤其是他創作中的“個人的社會活力”(指個人變革自我、變革社會和變革自然的創造力〉主題與“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題,以及處理這類主題的藝術風格,更是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在劉易斯的《巴比特》對“刻板的市儈”的描繪中,可以看到與高爾基的《苦悶的王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傑克·倫敦和德萊賽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到高爾基諸多方面的影響。

高爾基充滿革命激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的作品,為中國廣大讀者所喜愛,教育和鼓舞我國人民為消滅剝削制度和建設新社會而鬥爭。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瑪克西姆·高爾基